荆芥防风是散寒的吗(感冒了风寒风热分不清)

南宋时期,河南有一户姓郑的人家,母子二人由于兵荒马乱而流落到苏北,一路上饱受饥寒。一日,母亲突然病倒了,周身麻木疼痛,急得那十来岁的儿子悲啼不已。这时,一樵夫路过,见状甚为怜悯,就将二人领回了自己的草房,将自己采来的野菜每餐省下一些给母子俩充饥。其母见樵夫每日劳作,只得半饱,心里很过意不去,便叫儿子跟着他一起上山采野菜。就这样连吃了几天野菜,母亲的病竟日益好了起来。

樵夫见此,很是惊异:“野菜没有治疗的功效啊,难道小孩采挖了其他的东西?”

荆芥防风是散寒的吗(感冒了风寒风热分不清)(1)

于是他便去翻看孩子篮里的野菜,还真发现了一种孩子采错了的野草根,状如萝卜。“难道就是这种野草根能治病吗?”

樵夫试着用这种野草根给其他人治病,果然很有疗效。因为这种野草根既能治痛风,又能抗伤风,还能防治伤风、头痛、发热等症,人们便以“防风”命名之。

荆芥防风是散寒的吗(感冒了风寒风热分不清)(2)

防风

中药防风,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主产于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疼的功效。现代研究证实,防风有解热、抗炎、镇静、镇痛、抗惊厥、抗过敏的作用。防风新鲜汁对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抗菌作用,煎剂对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防风辛温发散、气味俱升,以辛散祛风解表为主,虽不长于散寒,但能胜湿、止痛,且甘缓微温不峻烈,故外感风寒、风湿、风热表证均可配伍使用。如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辩感论》)、玉屏风散(《丹溪心法》)。

荆芥防风是散寒的吗(感冒了风寒风热分不清)(3)

防风

防风辛温,功能祛风散寒、胜湿止痛,为较常用的祛风湿、止痹痛药。如蠲痹汤(《医学心悟》)。防风能祛风止痒,可以治疗多种皮肤病,其中尤以风邪所致之皮疹瘙痒较为常用,如消风散(《和剂局方》)、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

防风既能辛散外风、又甘缓能息内风以止痉。如玉真散(《外科正宗》),将防风与天麻、天南星、白附子等祛风止痉药同用,以治疗风毒内侵、贯于经络、引动内风而致肌肉痉挛、四肢抽搐、项背强急、角弓反张的破伤风证。

荆芥防风是散寒的吗(感冒了风寒风热分不清)(4)

荆芥

有味中药与防风颇为相近,这就是荆芥。中药荆芥,唇形科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河北、湖北。荆芥味辛、微温;归肺、肝经。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功效。荆芥辛散气香,长于发表散风,且微温不烈,药性和缓,为发散风寒药中药性最为平和之品。如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银翘散(《温病条辨》)。

荆芥与防风均辛、微温,温而不燥,长于发表散风,对于外感表证,无论是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还是风热感冒,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等,两药均可使用。同时,两药也都可用于风疹瘙痒。但荆芥质轻透散,发汗之力较防风强,防风质松而润,祛风之力较强,为“风药之润剂”“治风之通用药”。

荆芥防风是散寒的吗(感冒了风寒风热分不清)(5)

荆芥

《食疗本草》中载:荆芥“辟邪气,除劳,传送五藏不足气,助脾胃”;“通利血脉,发汗,动渴疾"。荆芥的花也可入药,即中药荆芥穗,是荆芥的干燥花穗,性味功能与荆芥相同,但发汗之力大于荆芥,药力较强,很多用于感冒的中成药里都能见到它的名字。

荆芥防风是散寒的吗(感冒了风寒风热分不清)(6)

荆芥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