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之死的真正的原因(韩信之死谁的功劳最大)

“功高自弃汉元臣,遗庙阴森楚水滨。

英主任贤增虎翼,假王徼福犯龙鳞。

贱能忍耻卑狂少,贵乏怀忠近佞人。

徒用千金酬一饭,不知明哲重防身。”

——《却过淮地吊韩信庙》李绅

韩信之死的真正的原因(韩信之死谁的功劳最大)(1)

历史上的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秦末乱世,群雄并起,韩信投奔项羽,却不得重用,后又投奔刘邦,成为汉王麾下骁勇战将。在楚汉之争中,韩信屡获战功,成就卓越,刘氏江山的创立,其功不可没。韩信是“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神帅”。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尽管对西汉建立贡献巨大,韩信依旧未逃脱兔死狗烹的命运。

韩信之死的真正的原因(韩信之死谁的功劳最大)(2)

众所周知,韩信死于吕后、萧何之手,刘邦并未参与其中。有人认为,关于韩信之死,刘邦并不知情。笔者觉得,纯属无稽之谈,若无刘邦授意,吕后、萧何绝无胆量谋杀开国功臣,事后所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可控的。且通过翻阅史料,可知韩信确有谋反动机,刘邦是极为清楚的,至于他怎么做的,一会咱们逐步了解。

韩信谋反之事泄露,源于有人告密,否则的话,吕后绝无先发制人的机会。说到告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便有了独特的告密文化。至秦朝时,告密文化被写入法律条文中,可见,始皇帝是支持告密的。尴尬的是,并无人响应这一条文,后来即不了了之。汉朝的建立,告密文化再次复苏,而韩信,则是新朝建立后,第一位死于告密的功臣。

韩信之死的真正的原因(韩信之死谁的功劳最大)(3)

韩信简直就是为战争而生,天生擅于领军作战,精通军事理论,这是他的优点,同时,也是缺点。上天总是公平的,给了韩信军事天赋,必然会留下相应的缺点以作制衡,不懂得政治之道,便是韩信最大的缺点。他头脑极富军事谋略,遇战必胜,在乱世年代,犹如战神临世,锐不可当。

但若是和平时期,韩信的一身本领则沦为无用,甚至是一种隐患,至少在刘邦看来是这样的。

汉高祖刘邦,从一介布衣闯荡,至击败项羽建立汉朝,这一路走来有过太多艰辛。换言之,他对得之不易的江山颇为爱护,任何对江山产生威胁的人,都要坚决清除,哪怕是开国功臣。人性如此,一旦尝到权欲甜头,是不愿将其归于他人的。历代诛杀开国功臣的君主不在少数,原因很简单,即:兔死狗烹。

韩信之死的真正的原因(韩信之死谁的功劳最大)(4)

大业已定,昔日同生共死的部下没有了利用价值,反而,可能对新江山存在威胁,开国君主自然要打压削权。韩信是个军事天才,却对政治一窍不懂,但你也不能说韩信有勇无谋,相反,其谋略与胆识不亚于历史上任何名将,可人无完人,终究逃脱不了命运的安排。

江苏淮阴,是韩信出生的地方。乱世年代,群雄争夺天下,流氓却欺行霸市,韩信经常碰到这种事情,向来避而远之。他不喜欢惹事,可能与其幼年经历有关,韩信小时候,父母便离开了人世,失去至亲的小韩信,从那时起,就成为了周围流氓的欺负对象。

若说他的军事才能,同样离不开幼年经历,别的小伙伴成群结队玩耍,唯有他整日待在院中研习兵法,兵法熟悉后,韩信就觉得自己可以当将军了,常以棍当剑四处炫耀。在这样的背景下,韩信被几个流氓盯上,肆意羞辱,这就是后来的“胯下之辱”,对于他来说,是内心的一种蜕变。

韩信之死的真正的原因(韩信之死谁的功劳最大)(5)

秦末时期,各地起义势力反抗秦朝统治,当时较为有名的就是刘邦、项羽。韩信认为项羽勇猛善战,势力最强,便选择了投奔。然而项羽并没有看出韩信的军事能力,将其分配到粮库当站长。这怎么能干呢,韩信觉得项羽不识人才,便转投刘邦。

结果,刘邦同样没有看上他,只给了一个无关紧要的职位。偶然一次,萧何与韩信交谈期间,发现面前的这个年轻人想法独特,有着非凡的见识。自此,韩信留给萧何极深的印象。不过当时楚汉战争爆发,萧何也没来得及向刘邦推举韩信。

楚汉战争初期,刘邦不是项羽对手,败战连连,手下将士军心涣散,每日逃跑者不计其数。颓势之下,韩信自叹不得重用,也随之逃跑,萧何得知后,忙驾马追回。后来,在萧何推荐下,刘邦命韩信为将,至此,他终于登上楚汉之争的舞台,尽情追逐自己的儿时壮志。

韩信之死的真正的原因(韩信之死谁的功劳最大)(6)

公元前202年,已为齐王的韩信率领三十万大军兵临垓下,将项羽部众围困在内。某夜,项羽率领八百战骑突围,逃至乌江方向。韩信指挥汉军拦截,最终于乌江旁困住霸王项羽。项羽面对绝境,悲从心中来,遥想昔日,他率领八千江东子弟征战天下,何等意气风发。

时过境迁,戎马尽半生,最终,还是落得惨败而归,望着身边仅存的十几人,项羽万分悲愤,这种巨大落差摧毁了他的精神,最终,在一番厮杀后,项羽自刎而死,悲壮结束了传奇一生。项羽身死,刘邦最大的心病消除了,仅剩的反抗势力不足为惧,可以说,天下已然归于刘家。

许多原本忠于项羽的势力,也在其死后归降刘邦,随着汉军的南下推进,汉室江山已有雏形。值得一提的是,鲁国不愿降汉,因为,他们不相信项羽已死,最后,刘邦把项羽的人头拿出,鲁国方才开城归汉。

在汉军与鲁国对峙期间,刘邦带领一个小队,趁韩信不备,潜入其军营,拿走韩信的官印与兵符。丧失兵权,韩信这将军之名已然名存实亡。刘邦挺会挑选时间,早不来晚不来,偏偏选鲁国归降后。显然,鲁国的收复,预示着天下一统。

韩信之死的真正的原因(韩信之死谁的功劳最大)(7)

此时,在刘邦眼中,韩信已无用处,自然要收回他手中的兵权,不过,又怕韩信情急谋反,只能选择偷潜拿官印。

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启示:

一、刘邦在与项羽作战时,就已经对韩信生出猜忌之心。但当时韩信并无谋反事实,刘邦却先发制人,这说明他生性多疑,按此分析,其他功臣必然也受到了猜忌。

二、韩信虽然骁勇善战,精通军事谋略,却并不会管理军队。否则堂堂军营重地,又岂能让刘邦一行人偷偷潜入?更何况,刘邦进入的可是韩信营房,里面放有官印、兵符,如此重要的物品,难道无人看守?

韩信之死的真正的原因(韩信之死谁的功劳最大)(8)

汉朝建立后,刘邦广封功臣,韩信因功劳甚大,被封为楚王。封地就在韩信的家乡,用刘邦的话说,那里韩信熟悉,治理起来方便。尽管韩信侯爵加身,刘邦并没有给他分配军队,引起韩信不满。本就是天生为战而生,封王却不给军队,这是哪门子道理?相当于老虎拔下两颗牙,搁谁都不满。

可是,不满归不满,日子总得过,韩信在楚王位置上坐了四个月,还没有适应就迎来了祸事。当日,圣旨紧急召见群臣入宫。大殿之上,刘邦面色铁青,望着殿下群臣,冷声道:“有人揭发楚王韩信意图谋反,你们觉得如何应对?”

此段是司马迁所载,从中可知,韩信谋反一事,最初是被人告发,且刘邦已经知晓谋反一事,那么,又是何人告密?司马迁并未给出答案。

韩信之死的真正的原因(韩信之死谁的功劳最大)(9)

根据后世推论,告密者确有其人,并非刘邦蓄意设计。但转念一想,韩信刚在封地上任不久,无兵无将,他有何资本谋反呢?当然,我们是觉得韩信没有谋反的实力,但刘邦不这么想,其一他是新汉皇帝,皇位还没坐热,就传出有人要夺他的位子,刘邦必然会万分警惕,扼杀任何威胁。更为要命的是,这谋反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刘邦提防已久的韩信。

告密者上报韩信谋反,似乎知道刘邦与韩信的矛盾。

早在楚汉之争时,刘邦被楚军围困,危急之下,命韩信率部前来营救。谁知韩信不慌不忙,反倒以此要挟刘邦,称:“救人可以,但我需要你下令将占领的齐地送给我”,这段话就是韩信当时的态度,可见,韩信为人跋扈成性。刘邦听后咬牙切齿,但在性命攸关下,还是答应了韩信的要求,把齐地送给他,最终,韩信才率兵解刘邦之围。

韩信之死的真正的原因(韩信之死谁的功劳最大)(10)

此事之后,二人的隔阂算是彻底出现,也是从这刻起,刘邦坚定认为韩信有谋反动机,平常对其提防万分。

眼下有人告密韩信谋反,不管别人信否,至少刘邦是相信的。殿下群臣经过讨论,也认为韩信恃功自傲,数次跋扈行事,有极大动机谋反。既然都认为韩信谋反,那接下来想必就发兵征讨了吧?还真不是,要说西汉谁最能打?自然是韩信,无论是大臣还是刘邦,都没有把握对付韩信。

强攻不成,唯有智取,最后在大臣的建议下,刘邦谎称云梦巡游,让韩信前来拜见。韩信虽有疑心,但又不敢不去,最终被伏击擒获。但抓了韩信后,刘邦又反悔了,他不愿背上“诛杀功臣”的骂名,最后,考虑到韩信功大于过,又将韩信释放,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韩信被贬为淮阴侯,有名无权。

韩信之死的真正的原因(韩信之死谁的功劳最大)(11)

本以为危机就此过去,然而没多久,又有告密者现身,向朝廷揭发韩信欲要谋反。与上次不同的时,这次的告密者留下了名字,叫做栾说。据传栾说的哥哥是韩信身边的舍人,即我们理解的家臣,但因为一些小事,韩信将其哥哥囚禁,并声称严刑伺候。栾说得知后,前往探望哥哥,二人在会面时,他的哥哥把韩信谋反之事说出,栾说为了救出哥哥,特向朝廷揭发韩信。

第一次无名之人揭发,韩信并未受到严惩。其后,栾说现身,进行第二次揭发。

他告密时,恰好碰到阳夏侯谋反,刘邦率军北上亲征,京城内只有吕后、萧何坐阵。栾说知晓阳夏侯与韩信合谋之事,眼下阳夏侯已提前起兵,就是说,韩信将会紧随其后。时间紧迫,他等不及刘邦回京,再次入宫揭发,把韩信谋反之事报告给了吕后。

吕后得知后,急忙找到萧何,二人商议一番后,决定用计诱杀韩信。当日,汉宫对外公示,谎称北方叛军已平,召群臣入宫庆贺。可怜的韩信毫无戒备,就这样轻装进宫,最后被擒至钟室杀掉。吕后如此干净利落的动手,说明刘邦私下与她讨论过除掉韩信之事。

韩信之死的真正的原因(韩信之死谁的功劳最大)(12)

韩信死后,刘邦又喜又叹,喜的是大患已除,恶人由吕后、萧何当了,他也落得清静;叹的是韩信与他总归出生入死过,在刘邦心中,对于韩信还是存有私人情感的。像第一次擒获韩信,他并未选择杀掉,难道真的怕背上“诛杀功臣”的骂名?

笔者觉得未必,他只是不忍下手,随意找个理由放掉。

从始至终,韩信并未公开说过谋反之事,司马迁认为韩信确实与阳夏侯商讨过谋反之事。笔者觉得,若韩信有动机谋反,也是迫于打压而反抗,并非早已萌生造反想法。后世对于韩信之死多感惋惜,若他在任齐王时,能够选择自立山头,凭借他的能力及麾下军队,足够与刘邦、项羽三足鼎立,甚至有希望夺取天下。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韩信终究是死了,至于有没有谋反,则成为了历史中的重大谜案。

韩信之死的真正的原因(韩信之死谁的功劳最大)(13)

现今的韩信墓地有三座:

一是,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南焉乡高壁村的高壁岭山的“山西韩信墓”;

二是,位于西安市灞桥区新筑镇新农村的“陕西韩信墓”;

三是,淮阴的“江苏韩信墓”。

韩信纪念馆位于淮安市,景区占地10万平方米取意八卦,是古代建筑艺术与历史文化的有机结合,既再现秦风汉韵,又展示韩信文化遗迹,让您感受历史文化的沧桑,领略一代英雄韩信的盖世武功。大门上“韩信故里”鎏金大字是百岁老人陈立夫99岁高龄时所题写的。

参考资料: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韩信墓》、《却过淮地吊韩信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