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人生最大的学问(博学的人不一定多才)
一、只要解心。心明白,书自然融会,若心上不通,只要书上文义通,却自生意见。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需要在心上解释。这就是说,内心理解了书上的文字,自然就会融会贯通,如果在心里不理解,只去理解书上的文字,相反只会使人有种牵强附会的感觉。
所以说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博览群书和真才实学是两回事儿。所谓的博学之人,可能只是他所读的书比较多,接触的知识面比较广,但这并不见得他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够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当一个人能够博览群书,还能够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慧,真正的理解书中知识的含义,通过所学到的知识来,清楚的认知自己内心所追求的东西以及良知。如果看了很多的书,却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这种做法是没有一点实际效果的。倒不如你读一本书,理解了其中的含义,这要比前者强很多。
二、凡饮食只是要养我身,食了要消化。若徒蓄积在肚里,变成痞了,如何长得肌肤?后世学者博闻多识,留滞胸中,皆伤食之病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诉人们,饮食只是为了补充身体的营养,吃了就要消化,如果把吃的东西全部积存在肚子里,就会成为一种病患,这怎么能够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呢?在孔子和孟子之后的学者,博闻多记,把知识全部装在自己的肚子中,这些情况都是患了吃而不消化的疾病。
人们在日常中所学知识的过程,就好像是吃饭一样。吃了中午饭,等到中午饭消化之后才能吃晚饭,这样不至于把食物积留在胃中,导致自己生病。读书也是这样,读完一本书就要理解其中真正的含义,真正理解了之后,就能够应用在实际生活当中,成为自己的智慧。如果你只是把书中的文字记在了心里,却不懂得去理解这些,这样的话,即使你读再多的书,也只是徒劳无功。徒有其表,华而不实。
三、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
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当我们同别人一起探讨学问知识的时候,也必须依据他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进行讨论。这种道理就像是我们种了一棵小树,刚刚发芽,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给它浇少量的水去灌溉,等到小树苗长大了一点,再给它多浇一点水,等到树长大了之后,浇水的多少就要根据树的大小来衡量了。
比如说这棵小树苗在刚刚发芽的时候,我们给他浇整整的一桶水,这样会把他的根泡坏,根腐烂了,这个小树苗可能就会死掉,这样是没有一点好处的。
因此,当我们与别人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和探讨的时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人一口吃不成胖子,感觉他所能领悟的能力,一点一点的给他灌输这些,学问知识,这样他才能更好的领悟,如果你在极短的时间内,需要让他领悟很多知识,那这样无疑是在蚍蜉撼大树。
如果大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想要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可以关注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