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山隔水的思念不断(山水隔不断的关爱)
“‘跟好人交朋友,你的花儿会盛绽’(维吾尔谚语)。去年年底,咱们新疆派出的新疆籍务工经商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组来到了南昌,带来了自治区党委对我们的关怀和许多新指示,我认真听取并学习,思想觉悟有了很大的提高。您儿子现在已被南昌市民宗局评为‘重点培养的少数民族代表人士’。”阿卜杜拉·吾拉西木在家书中写道。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走出家乡,外出务工经商。为了引导和促进新疆籍人员有序务工经商,推进新疆籍务工经商人员与当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自治区派驻新疆籍务工经商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组到全国多个省区市。
仅2017年1月至4月,我区有1000余名少数民族到江西省务工。江西省各级统战、民宗部门高度重视,将其视为“送上门来的援疆工作”,用心做好服务管理工作。自治区驻江西省新疆籍务工经商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组(以下简称驻赣工作组)和江西省各级统战、民宗部门的同志们就是阿卜杜拉信中所称的好人。
温暖来自故乡
“以后你的店要按照企业化管理,统一店名店貌、员工培训,咱们争取把‘新疆阿布拉江烧烤王’打造成南昌的新疆特色餐饮品牌……”6月18日,驻赣工作组党委书记、组长杨晓伟为阿卜杜拉未来事业的发展谋划着。
杨晓伟来到了江西后,与阿卜杜拉结对认亲。“驻赣工作组到来后,我觉得心里很踏实。”阿卜杜拉点开手机里的文件说,“工作组经常给我发一些宣传民族团结、树立新疆人良好形象方面的学习材料,让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阿卜杜拉说。在赣新疆籍务工经商人员中的每位党员、务工领队及经商带头人都进入了驻赣工作组建立的“党建”“我爱我家”“民族团结一家人”等微信群。
与阿卜杜拉一样,在江西省九江市经商的如则麦麦提也因驻赣工作组的到来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他到九江二十多年,一直做着烧烤和干果生意,诚实守信,守法经营,在当地群众中口碑很好。“我店里有30多名新疆籍员工,这些年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驻赣工作组来后,经常找我和我的员工们谈心,为我出谋划策,现在我的店就像个温暖的大家庭,员工们更团结了,与左邻右舍也相处得很融洽。跟着好人学,错不了。”如则麦麦提说。
五月底,如则麦麦提将写有“诚实守信热情服务”的一面锦旗送到了驻赣工作组办公室,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暖风从赣江畔吹来
南昌市是“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2万余人,新疆籍维吾尔族群众4100多人。为确保少数民族群众在江西能够“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南昌市民宗部门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构建特殊需求保障机制。
现宰、现串、现烤、现卖是新疆阿布拉江烧烤王餐厅的特色。除了阿卜杜拉的餐厅,很多新疆特色烧烤餐厅为了保证羊肉新鲜,也都需要用当天现宰的羊来做烤串。“以前很多烧烤餐厅都当街宰羊,影响市容环境不说,因为缺少检验检疫把关,顾客也觉得不放心。”阿卜杜拉说。为此,阿卜杜拉联合同乡们,向南昌市民宗局递交了一封联名信,希望考虑在南昌市兴建一座清真牛羊肉屠宰厂。
2014年8月,南昌市启动全市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健全清真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快清真牛羊肉屠宰厂建设,完善清真牛羊肉定点销售设施。
去年年底,由南昌市统战、民宗、农业、环保、国土、财政、商务等部门通力合作兴建的集饲养、屠宰和销售一体的清真牛羊肉屠宰厂投入使用。
如今,阿卜杜拉的餐厅门口挂着一张红色标识牌,上面写着“本店羊肉通过市政府定点屠宰检疫,请放心购买”。“用屠宰厂供应的羊肉待客我很放心,客人也吃得安心,店里的生意也比以前好了。”阿卜杜拉说。
近年来,南昌市通过多种措施扶持清真餐饮企业,有效保障了清真食品的新鲜和安全供应,敞开大门,让少数民族务工经商人员“进得来”。
心手相连共话未来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出门在外、人地生疏甚至存在语言交流困难的少数民族同胞过得好不好,一直是江西省各级民宗部门及驻赣工作组最关心的问题。
“‘进得来’只是第一步,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我们不仅要让少数民族务工经商人员‘进得来’,更要让他们能够‘留得住’‘过得好’。”南昌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民族处处长涂绪盛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了让少数民族务工经商人员发展得好,南昌市民宗部门及驻赣工作组,积极搭建就业创业平台,拓宽就业渠道,为少数民族务工人员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我在南昌摆了5年的烧烤摊,现在有了自己的店面,我也当上老板了。”说起自己从流动摊贩“华丽转身”成为老板,来自墨玉县的希尔穆海麦提一脸自豪。2008年,希尔穆海麦提来到南昌,在老乡的帮助下,摆起了烧烤摊。由于时有占道经营,他的摊子经常受到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的“光顾”。2013年,南昌市在红谷滩新区开辟出几个店面,在民宗部门的帮助下,希尔穆海麦提顺利地租下了两个店面,实现了他进店当老板的梦想。
据统计,今年5月,到江西务工的新疆籍人员总计1272人,其中来自洛浦县的务工人员有886人。江西成了洛浦县外出务工人员的主要输入地,为此,洛浦县还在南昌市设立了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站。
为了给务工人员的工作、生活有序提供保障,确保务工人员群体的稳定,驻赣工作组与洛浦县驻南昌市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站对接,共同协商,制定出了“洛浦模式”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方法。
阿卜杜艾力·阿卜杜合力力和妻子4月底从洛浦县来到南昌,如今在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他们就是“洛浦模式”的受益者。“我俩每个月工资加起来有七千多元,在这里吃饭、坐车都有补贴。双语老师每天教我们说汉语,车间里的师傅教我们技术,上班不到一个星期我就当上了班长,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阿卜杜艾力高兴地说。
穆合塔尔·阿巴拜克是洛浦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洛浦县驻南昌市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站站长,“‘洛浦模式’是指企业与洛浦县直接签订用工协议,再由县领导带队,组织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每50名务工人员配备一名指导老师、一名双语老师,此外还配有随队医生及厨师,大家一起入驻企业。驻赣工作组给我们统筹谋划的‘洛浦模式’受到了企业的欢迎,现在企业已向我们提出延长用工期限的要求。驻赣工作组来了,我们的务工人员也有了主心骨,各项合法权益也得到了保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