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堪称诗圣的诗(杜甫被尊为诗圣)
今天继续欣赏杜甫的诗,其中有一首被誉为“盛唐五律第一”;有一首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这也奠定了杜甫的诗坛地位,被世人尊为“诗圣”。
一、“古今七律第一”——《登高》
崔颢的《黄鹤楼》被宋朝的严羽捧为“唐人七律第一”,对此,明代的胡应麟很不服气,他说杜甫的《登高》“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
赏 析
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即公元767年。这时,距离安史之乱的发生,已有十二年之久。按说,安史之乱早已平定,国家应该恢复太平才是。事实上,国家内忧外患,国内有地方军阀乘时作乱,国外有吐蕃伺机入侵,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本来,杜甫在好友严武的帮助下,过上了相对安定的生活。可严武死后,杜甫失去依靠,又辞了官职,便只好离开成都草堂,准备回到故乡。回家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杜甫本来身体就病弱,再加上舟车劳顿,很难吃得消。好在路过夔州(重庆奉节)时,夔州都督对他照顾有加,于是,杜甫便长期滞留在夔州。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日子,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望无边落木、滚滚长江,听西风呼啸、高猿哀鸣,顿时百感交集,写下这首《登高》。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是一个工整的对仗句,先以凄紧的风声和哀啸的猿声领起,侧重渲染夔州特定环境下的氛围,接着再以清水、白沙、飞鸟等意象,来绘出一幅精美的图画。
颔联两句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落木萧萧下”的景象,一年一度,周而复始,它代表着时光的流逝、生命的消逝;“长江滚滚来”的景象,亘古不变,代表的是时间的无涯、宇宙的永恒。对比之下,人是多么的渺小,生命是多么的短暂。在如此短暂的生命中,一个人如果能够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也不算虚度年华;如果他一生碌碌无为,眼看着理想破灭,却无能为力,该是多大的悲哀啊。
颈联的情感十分复杂深沉。诗人漂泊在外,离家万里,面对萧瑟的秋景,心中更加悲怆;这时的他已经到了暮年,体衰多病,无依无靠,其中的况味,想必只有一个“悲”字勉强可以概括了。“万里”、“百年”在这里一指距离之遥,一指年岁之大;“悲秋”、“多病”,一写心情之沉痛,一写身体之衰弱,可谓是身心俱疲。“常作客”、“独登台”,则把诗人飘泊无定的一生写得极其简练。总的来看,诗人为乡思之愁中添上了孤独失意的内容,增入了悲秋苦病的情思,融进了人生迟暮的感叹。此外,这两句中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有相互呼应的作用,好像是说诗人的悲愁,就像萧萧而下的落叶,像滚滚而来的江水一样,难以消除,难以阻挡。至此,情与景得以完美融和。
尾联承颈联而来,点出自己白发增多,身体日渐衰弱而不能饮酒的状况。因为时事艰难,诗人止不住为国家忧愁,以至于生了满头白发。如今正值重阳节,诗人登高却不能饮酒,借酒消愁也成了奢望,那满腹的愁苦,他只有一点点地咀嚼。诗人指出,他“繁霜鬓”、“潦倒”的原因在于时事“艰难”,表现出忧国伤时的情怀。
二、“盛唐五律第一”——《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
赏析
此诗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为“盛唐五律第一”。是杜甫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重庆奉节)携带妻儿、乘舟出峡,到岳阳所作,在《登高》之后。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反映了其关心民生疾苦的风格。
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写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
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联总结。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诗人屏弃眼前景物的精微刻画,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茫茫,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