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便血是上火吗(健康科普堂正确认识肛门发出的危险信号)
便血是指血液从肛门排出,粪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黑便)。便血只是一个症状,不是一种疾病,严格讲消化道任何部位出血,都可引起便血,如口腔、胆道、胃肠道及肛门。但便血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如结、直肠及肛门病变。那么一旦出现便血可能是得了什么病呢?健康科普堂邀请沈阳市肛肠医院肛门病五病区副主任医师季成春博士分别从便血的不同特点及伴随症状来认识这一危险信号的含义。
一、便鲜血
便鲜血多为急性出血,血液流出血管后很短时间就经肛门随粪便排出,或便后直接流出。流出的血液外观类似外伤出血,时间稍久后可以凝固成血块。
1.内痔。各期内痔均可引起便时或便后出鲜红色血,一般为粪便或便纸染鲜血,严重可出现便后滴血、喷血,无痛,间断或反复发作。
2.直肠息肉。为无痛性大便出鲜血,儿童多见。排便时出血,排便结束后停止,量多少不等,一般血液不与粪便相混。低位直肠息肉便后可脱出肛门外。
3.肛裂。出血方式为粪便表面一侧附有血迹,不与粪便相混,或仅有便纸染血,出血较多的患者可有便后滴血。其明显的特点是伴有便时及便后肛门撕裂或刀割样剧烈疼痛,便后疼痛可持续几十分钟或几小时不等。
4.外痔。一般不易出血,炎性外痔或血栓外痔破溃后可出现肛门流血,与排便无关,肛门处有肿物,疼痛,表面可见皮肤溃口。
5.肛管癌。便时出鲜血,肛门有坚硬的肿块,早期可能无痛,晚期可有疼痛。
6.肛门外伤或肛门异物。如意外尖锐物体刺入肛门或吞入鱼刺、枣核、贝壳等异物卡在肛门口时,可引起疼痛、便带鲜血,如感染可有脓血。
二、脓血或粘液血便
即排出的粪便中既有脓(黏)液,也有血液。脓(黏)液血便是指粪便与粘液脓血混合一起排出。常见以下疾病:
1.直肠癌。血色较新鲜或暗红色,粪便中可有黏液,往往血液、黏液、粪便同时存在,互相粘染,而不完全混合。可伴有大便形状及排便习惯改变及明显的直肠刺激症状,便次增多,里急后重。
2.结肠癌。随病程延长逐渐出现大便出血,多为含有脓液或黏液的血便,血色较暗,可与粪便相混。
3.非特异性炎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发作时常有黏液便或脓血便,粪便与粘液、脓血完全混合,同时伴有左下腹痛或下腹疼痛,每日可便数次至十数次。
4.肛门周围脓肿破溃。常有肛门内或肛旁溃口流脓血,与排便无关,可伴有明显的疼痛及发热等症状。
5.肠道感染性疾病。可有粘液脓血便,伴有明显的里急后重,发热及乏力,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病等,通过粪便查找病原体明确诊断。
三、黑便又称为柏油便,大便呈黑色或棕黑色。为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常见食道、胃、十二指肠及胆道出血。如果出血量较少,且出血速度较慢,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排出的粪便即为黑色;若出血量较多,在肠内停留时间较短,则排出的血液呈暗红色或紫红色;出血量特别大,常伴有呕血。另外黑便也可见于食用动物血液制品、肝脏或服用某些药物如铁剂、铋剂及碳剂等。
四、隐血
少量或微量消化道出血不会引起粪便颜色改变,仅在粪便隐血试验时呈阳性,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溃疡、炎症及肿瘤。便隐血试验可检测粪便中的少量或微量血液成分。肠息肉(癌)的早期粪便隐血可呈现阳性,定期进行粪便隐血检测是结直肠肿瘤筛查的重要途径。
五、其它便血伴有皮肤、黏膜或其它器官出血现象者,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及其它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那么如果您一旦发现自己便血了,可一定要重视了,即使是良性疾病,长期便血也会引起贫血,将对身体各个器官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如果是恶性疾病就会威胁生命了,所以一旦身体发出便血的危险信号,请您及时到医院相关科室就医,以免贻误病情,悔恨终生。
【本期专家】
季成春,沈阳市肛肠医院肛门病五病区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理事、辽宁省肛肠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委员会青年委员。从事肛肠专业10余载,擅长肛门、直肠周围各种疾病,如混合痔、肛瘘、肛周脓肿、肛裂、直肠脱垂、肠炎、便秘及肛周肿瘤的诊治,对肛肠科疑难杂症亦颇有研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