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如何自测血压(高血压的分级标准是什么)

现在这个时代,不管是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高血压仿佛已成为一种常见疾病据相关报告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于2019年已超2.45亿,这是多么令人感到震惊的数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高血压如何自测血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血压如何自测血压(高血压的分级标准是什么)

高血压如何自测血压

现在这个时代,不管是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高血压仿佛已成为一种常见疾病。据相关报告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于2019年已超2.45亿,这是多么令人感到震惊的数字。

高血压虽然不会给我们带来致命的风险,但如果血压一直升高,就会导致血管爆裂,从而造成血栓,除此之外,高血压也会诱发出心脑血管等疾病,而这些疾病就会危及到我们的生命安全。

高血压通常按照一、二、三级来分类,级别越高,风险越大,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些级别的具体数值

传统高血压分级(未服用降压药之前)

一级高血压:140/90——159/99mmHg

二级高血压:160/100——179/109mmHg

三级高血压:大于180/110mmHg

《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中显示诊断高血压的标准是≥140/90mmHg,如果按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来说,通常140/90mmHg就可以被诊断为一级高血压,虽然这是一个临界值,但如果不控制,就会继续恶化,但如果只要稍加控制就可以恢复成正常的级别。

经过修改后,我国现在的高血压分级有所改变(未服用降压药之前)

一级高血压:140/90——159/99mmHg

二级高血压:大于160/100mmHg

相信大家会发现,高血压的分级少了一个三级,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是因为当患者自身血压达到180/110mmHg的时候,已经属于很严重的状态了,此时再采取补救措施就晚了,所以为了让大家对血压更加警惕,便将三级取消了,因此血压只要高于160/100mmHg就属于二级高血压

但其实有些高血压患者,并不是高血压,这就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高血压误诊

自身因素

一般在运动后,我们的血压会处于偏高的状态,如果此时进行血压测量,便会造成误诊,因此我们应该避免在运动之后测量血压,除此之外,情绪波动过大、例如大悲、大喜等,都会造成血压的升高,除了以上两点之外,如果在测量血压之前,我们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也会造成数值有所偏差。

天气因素

我们的血压会随着天气的温度改变,这就是“热胀冷缩”。例如天气寒冷的时候,就会导致血压升高,而天气暖和的时候,血压则会下降,但如果出现高温天气,可能也会引起血压的升高。

仪器的问题

高血压的测量仪器一般分为电子血压计和水银血压计,通常电子血压计会因为袖套穿戴错误出现误诊,而水银血压计的操作较难,就更加容易导致测量出错,例如袖套放气太快造成血压数值出现偏差。

测量高血压应该注意哪些呢?

(1)一般测量血压,不建议在同一天进行三次血压测量,因为可能会有上文所说的各种因素,造成当天血压高,因此应该在不同日期,每天进行三次高血压测量,才可以去最终的进行确诊是否患有高血压。

(2)在家测量的血压数值,只适合高血压患者自己进行日常观察,正常情况下,如果想要确诊高血压,最好交由专业的医生进行测量,以免由于自己的操作不当,造成高血压误诊。

很多人刚确诊了高血压,就开始着急吃药控制血压,虽然要控制,但是却并不一定要吃降压药,如果初期血压较稳定的话,不用吃药也是可以的,很多人患有高血压,很大一部分也是因为自身的生活方式不规范造成的。

例如现在很多人喜欢吃一些高盐、高脂肪的食物,但其实高血压患者应该多吃粗食纤维类食物,这样对控制高血压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帮助,除此之外,如果想要很好的控制高血压,就要减少盐分的摄入,正常每人每天摄入量不因超过5g。

所以如果患上高血压,也不必感到过度担忧,只要将饮食合理化,并且平时适当地运动,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高血压恶化,还可以有效降压。

但由于高血压患者越来越多,因此市面上也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降压药,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选择,不知道哪种效果好,也不知道哪种适合自己。

一般选择以及服用降压药,应该注意这几点

①保证安全性的同时,也可以保护肾脏、肝脏等器官

②不会让身体因为药物而产生副作用

③有效减少并发症风险的同时还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④服用方便,每次服药后,降压效果的维持时间较长

⑤切记不可以胡乱用药、也不可随意停药

很多高血压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一旦血压降到140/90,就会停止服药,对于患者来说,其实并不是降到140/90就没有后患了,还需要根据自身情况以及咨询医生后,来决定是否停药后者减少药量。

总而言之,服用降压药之前,一定要在医生专业的指导下,进行药物选择,切不可盲目增加或降低药物的服用,以免给身体造成危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