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为什么没有接受后天教育(天才VS伤仲永同样是神童)

hello,大家好!我是日光海岸,来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们来叨叨一个话题:假如你有一个被人称作是神童的孩子,你会对TA实行怎样的教育?

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特殊的人群:他们从小就拥有在某些方面异于常人的惊人天赋,并且为人所知。这些人我们称为“神童”。我们惊叹于他们这方面的天赋,他们的父母家长也是很受人注目,估计也是非常骄傲的。

伤仲永为什么没有接受后天教育(天才VS伤仲永同样是神童)(1)

那么拥有一名神童,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对于他们的教育,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最近,我在豆瓣的推荐下,看了一部关于神童教育故事的电影《天才少女》。看了这部电影后,我又想起了初中时学过的一篇也是类似神童教育方面的古文《伤仲永》。

同样是对神童方面的教育,一部电影、一篇古文,三个家长不同的教育观,结果却并不一样。

今天,我们就来结合这两个例子,来聊聊关于神童教育方面的话题吧!

1、神童的教育,无论是不注重引导还是采取高压政策或者放养教育,重要的是怎样才是神童最想要的

首先来讲讲电影《天才少女》,这是一个讲述拥有异于常人的数学天赋,比同龄人早熟有自己主见的七岁小萝莉玛莉,她的舅舅与外婆因对其教育的不同看法而产生争夺抚养权的故事。

伤仲永为什么没有接受后天教育(天才VS伤仲永同样是神童)(2)

《天才少女》的主角玛莉,因为拥有异于常人的数学方面惊人天赋,而被老师、学校甚至被其外婆所知。

外婆伊夫林曾经是一名数学方面有所成就的人,却因为嫁人而放弃了自己的天赋,所以为了实现自己曾经的梦想,发现了她的女儿黛安也有这方面的天赋后,便采用各种高压政策手段,剥夺了黛安应该拥有的快乐,导致黛安最终抑郁而自杀身亡。黛安在临死前,把玛莉托付给其弟弟弗兰克,她希望玛莉能够过上正常快乐的儿童,不要像她那样悲惨。

弗兰克目睹了这起悲剧,为了完成姐姐的遗愿,也不想玛莉重蹈覆辙姐姐一生的悲剧,他答应了黛安的请求,也藏起了自己的锋芒,从原来是大学教授的助教变成一个没有稳定收入的修船工。他与玛莉在物质条件并不算太好的环境里生活,只为玛莉创造拥有一个无忧无虑快乐的童年。但却因为没有稳定收入,没有办法买钢琴,没有办法提供好的学习条件,甚至无法进入专门为天才儿童开设的学校学习。

而他在学校老师、校长发现玛莉的特别之处后,和她们沟通时就讲过自己的期望。但是,最终还是被学校暗地里和在波士顿的外婆通了电话。外婆知道了外孙女这样的天赋后,就想把未竟的事业让外孙女玛莉来完成。于是,两人之间展开了争夺抚养权的大战。

伤仲永为什么没有接受后天教育(天才VS伤仲永同样是神童)(3)

在这里,我们就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

与方仲永的父亲只为求金钱名利不注重教育,导致“神童”方仲永最后被埋没不同的是,玛莉的舅舅与外婆倒是对玛莉的成长教育很重视的。

玛莉的外婆物质条件自然比弗兰克要好很多,她完全可以给玛莉创造很好的物质条件,但是她却是一个非常强势爱命令的人,她在其女儿黛安身上所用过的高压招术,现在全用于玛莉身上。但是自小有主见的玛莉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她虽然喜欢有这样丰厚的物质条件,但是她更喜欢与弗兰克在一起生活。尽管后来,弗兰克不得已把她送到寄养家庭里,不过到了最后,他发现再次发生了类似黛安当年那样,各种各样的家教围绕着玛莉,他后悔了,于是通过两人的对质,最终成功地夺回了玛莉的抚养权。

伤仲永为什么没有接受后天教育(天才VS伤仲永同样是神童)(4)

弗兰克在这方面就有所懂得。但是他的教育是不是就是完美无缺的呢?也不是的!

他知道玛莉是神童,但是他认为玛莉应该要过得像一个普通的孩子,有着孩子正常的童年。

只是他忽略了一点,玛莉人虽小,但却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孩子。

玛莉知道自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孩子。她面对老师提出的简单计算问题,她不屑一顾并嗤之以鼻,她小小年纪就已经看懂了高深的数学理论。她喜欢数学,对数学保持着很大的热情,也曾经想过有一天,要让自己的照片被所有人知道。她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她在家研读高深的数学理论,也是她自愿的。她也有像普通孩子一样正常的心理需求和正常的情绪。

但是弗兰克的一些做法,对她来说就是一个低幼的折磨。他所采取的“压抑天赋”教育方法,也并不见得是个好方法。如果不是玛莉外婆的出现,他也不会因此而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到了最后,玛莉的外婆最终知道了黛安的死因,经过痛定思痛,两人最后达成了协议,最终找到了一个适合玛莉的教育方式平衡点。

其实,对于神童的教育,无论是哪一种教育方式,最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个性需要,成绩固然重要,但是人格的培养更重要。

2、如何正确看待并且正确引导神童健康地发展,避免神童悲剧的屡屡发生?首先应当想到的是,神童毕竟是人是孩子,而不是满足家长个人虚荣心的物品

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悲哀就在于,对于神童过于各种标签化,各种吹捧,各种神话。而有些神童的家长更是因此开始骄傲,以孩子为荣,把孩子当成炫耀邀功请赏的工具。在这个社会上,神童被神话一般地存在,却忽略了他们本质是一个孩子,而不是物品和工具,因此而造成了各种悲剧的产生。

方仲永的父亲便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天才少女》里玛莉的外婆也是一个例子。

这也让我想起了曾经被誉为神童的一些悲剧例子。

伤仲永为什么没有接受后天教育(天才VS伤仲永同样是神童)(5)

谢彦波,年仅12岁就进入了中科大,18岁就开始读博士。但是因为不懂得如何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有传闻称,他曾经拿着菜刀威胁过他在美国的博导诺贝尔奖获得者安德森,与博导反目,导致博士学位泡汤。

宁珀,也是很小进入了中科大,但是却因为环境等方面的缘故,他不能够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最后也落了个出家为僧的唏嘘结局。

……

方仲永在幼年时,有一天哭着要文房四宝,并要来后当场写下了一首诗,之后这惊人的天赋就被所知和发现了。可是,仲永的父亲却因为外界的各种邀功请赏金钱利益诱惑,为了所谓的各种炫耀,没有培养仲永学习,导致了最后“泯然众人矣”的悲剧。

神童悲剧的背后,是一群像玛莉的外婆、方仲永的父亲这样充满着不断膨胀野心和虚荣心的家长,把神童当作炫耀的物品和工具。而社会上神童的教育,也促使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在不断地期许,也让他们忘记乃至忽略了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曾经有人说,如果不改变教育的方式和理念,有多少神童就会有多少的悲剧产生。

《天才少女》与《伤仲永》,三个家长所选择的不同教育方式,对玛莉或者仲永的结局都是不一样的。这两个关于神童方面的教育做法,对于我们每个家长每个教育者来说,都是非常生动的教育课。我们都希望孩子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不管是普通的孩子还是神童,要想悲剧不再被屡屡发生,《天才少女》和《伤仲永》都能给予我们深刻的教训和思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