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朗特三姐妹是哪个国家(勃朗特三姐妹可以将我碾碎)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一家人同时在文学史上成名的情况。比如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三袁(袁中道、袁宏道、袁宗道兄弟三人)等。其实,外国文学史也同样存在这样的一家人,比如——勃朗特三姐妹。
如果你不知道这三姐妹,也一定知道《简·爱》和《呼啸山庄》。在她们三姐妹的作品中,可以发现,几乎所有人际关系在本质上都是权力之争,而且这种冲突通常表现为一种施虐和受虐。
本期10件事,关于英国著名文学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的《勃朗特姐妹:权力的神话》——一本解读三姐妹的书。
2016年,夏洛蒂·勃朗特诞辰200周年,由BBC制作的传记电视电影《隐于书后》公映后,勃朗特热再次席卷全球。其实早在1975年,西方当代文学理论与文化批评界的领袖人物特里·伊格尔顿就在他的代表作《勃朗特姐妹:权力的神话》中,以当代人的眼光,将三姐妹的经典作品置于英国社会最富张力的历史时期中进行重新解读。
勃朗特姐妹传记电影《隐于书后》剧照,由BBC出品
在《勃朗特姐妹:权力的神话》中,伊格尔顿从小说文本和勃朗特姐妹所生活的历史背景与家庭环境出发,详细解读了勃朗特姐妹几部为人所熟知的作品——《简·爱》《呼啸山庄》《谢莉》《教师》《维莱特》《艾格妮丝·格雷》。他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勃朗特姐妹的小说和她们所处的社会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勃朗特姐妹生活于18—19世纪之交的英国,浪漫主义时代已近尾声,工业资本主义时代即将开始,工业革命正在她们家门口如火如荼地展开,大规模的劳工运动也就此复兴。时代的更迭在她们身上留下明显的烙印,使她们成为矛盾又怪异的“激进保守派”:“对异见者既同情又恐惧,对当局既心存不满又满怀敬仰”。
勃朗特姐妹传记电影《隐于书后》剧照,由BBC出品
伊格尔顿恰如其分地分析了三姐妹作为中低阶层在转型时代特有的摇摆立场:
她们是自由的反叛者,又是浪漫的保守派。
通过《勃朗特姐妹:权力的神话》,伊格尔顿试图切入的不仅仅是英国从田园牧歌向工业资本过度的特殊历史,更是身于时代更迭期、隐于经典神话背后的伟大女性。
关于这三位隐于书后的女性,关于《勃朗特姐妹:权力的神话》,还有更多你不知道的事 :
《权力的神话》于1975年在英国首次出版时,这种把作品放到作家生活的历史背景中去解读的眼光还是十分先锋的,哪怕是对经历过1968年巴黎文化运动的年轻人而言,本书的先锋性、前沿性也犹如政治疾风中的一芥稻草,引起轩然大波。
1988年再版时,这本书引起了更多读者的关注,女性主义者们开始批判伊格尔顿忽视了勃朗特姐妹的性别特征。伊格尔顿曾坦言首版忽略了女性主义视角、种族和族裔问题。由大方出版的《勃朗特姐妹:权力的神话》为英文原著的30周年纪念版,收录了伊格尔顿写于不同时期的三个版本的导言,从中,读者亦可窥见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脉络。
勃朗特姐妹传记电影《隐于书后》剧照,由BBC出品
勃朗特姐妹并非英国人,同许多其他为英国文学史做出杰出贡献的作家一样,她们是爱尔兰人的后裔(这一族裔背景始终影响着勃朗特姐妹的身份认同)。伊格尔顿在书中犀利地指出:数百年间,爱尔兰人不仅得向英国人交赋税、送牛肉,还得把自己最好的文学作品拱手献给英国人。王尔德、康拉德、叶芝、乔伊斯、艾略特……那些英国文学中的翘楚根本不是英国人。
伊格尔顿认为,在勃朗特姐妹的小说里,几乎所有人际关系在本质上都是权力之争,而且这种冲突通常表现为一种施虐/受虐模式(夏洛蒂作品中尤其如此)。顺从、驯服和掌控,控制的快感和受控的愉悦:这些在《简·爱》《维莱特》《谢莉》和《教师》中都能找到明显论据。
1996版《简·爱》剧照
夏洛蒂·勃朗特把学校生活描述为“痛苦的枷锁”,从她们进入罗海德学校起,她们就与牧师家庭充满想象、自由自在的生活发生了创伤性的决裂,进入一种教条僵化、束缚严苛的规训中。这一关键转折不断出现在她们的小说中,成为一种无法抹去的精神断裂。
勃朗特姐妹一度计划创立一所自己的学校,如此,她们便可以不屈从于任何人,反而让那些权贵恭敬地将自己的女儿送来求学,但这个计划最终由于缺乏资金和人脉而宣告失败。
勃朗特姐妹传记电影《隐于书后》剧照,由BBC出品
在19世纪的英国,当家庭教师可能是贫苦的智慧女性唯一的出路。成为家庭教师意味着她们将作为“仆佣”加入她们所向往的那个阶层——虽然在文化层次上高人一筹,却不得不低眉顺眼地做事。三姐妹在身体上进入了“精神”归属的阶级,却又在这个阶级中感受到低人一等的卑微感。
三姐妹生活的年代曾发生过一场惨绝人寰的大饥荒——爱尔兰土豆大饥荒。大饥荒发生于1845年至1850年,由于英国政府的不作为,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人口锐减了将近四分之一。虽然多数文学作品对这一史实保持沉默,但这场大饥荒在勃朗特姐妹的作品中却留下了蛛丝马迹。
利菲河畔纪念土豆大饥荒的雕塑
三姐妹最广为流传的肖像出自她们的弟弟布兰威尔之手。布兰威尔才貌双全,是一位被文学史长期忽略的高产作家。
三姐妹的肖像,右一夏洛蒂,中央艾米莉,左一安妮
布兰威尔·勃朗特自画像
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版《简·爱》时特意采用了男性化的笔名。《简·爱》席卷欧洲之后,小说因体现了女性反叛精神而被当时的保守派诟病、攻击,与此同时,也因小说中提倡了“性别平等”和“独立精神”,夏洛蒂得以成为引领时代女性精神解放的先驱。
特里·伊格尔顿凭借广博的学识和独树一帜的批评风格,成为全球文学爱好者的神圣偶像,中国粉丝和网友们戏称他为“一锅炖”。他最著名的作品《文学理论导论》是全球范围内的文学入门必读经典。
特里·伊格尔顿
了解关于这本书的更多事......
复制下方购买链接到浏览器,进入购买页面
amazon/dp/B07PVN3KZ9/ref=cngwdyfloorv2_recs_0?pf_rd_p=db4e96ef-5fc1-47f8-92b2-b9a5e737b326&pf_rd_s=desktop-2&pf_rd_t=36701&pf_rd_i=desktop&pf_rd_m=A1AJ19PSB66TGU&pf_rd_r=6HRED1TA6P45YTKGW9HE&pf_rd_r=6HRED1TA6P45YTKGW9HE&pf_rd_p=db4e96ef-5fc1-47f8-92b2-b9a5e737b326
[英] 特里 · 伊格尔顿 著 高晓玲 译 中信出版·大方 2019.3
插图来自网络
封面图丨《隐于书后》剧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