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而自由但无处不受束缚(人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前文说到,人性复杂的主要原因是我们不断试图把自己不想要的“坏”切割并投射出去,能直面、处理并适度整合“坏”,是人性成熟的一个标志。

一岁前婴儿心理发展有两个心位,一个是偏执分裂位,一个是抑郁位。

处于偏执分裂位的个体,为了保护“好”的部分,会把“坏”就是被摧毁的体验和想象分裂并投射出去,有恐惧,没有内疚;

抑郁位意味着整合,看到自体和客体都有好有坏,容易让人觉得不痛快,但人的现实功能增强了很多。

你可以好,也可以坏

有段时间,武老师又重温了一次电影《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电影里面张三丰的形象让人觉得很是痛快。

例如灭绝师太打了张三丰的弟子张翠山的太太,也就是张无忌的妈妈殷素素,让张三丰看到后,二话不说猛扇了灭绝师太一通耳光,还扣留了她的倚天剑。

在这份痛快中,有偏执分裂的感觉,灭绝师太被刻画的很是无理,是一个迫害者的形象。这个时候来了一个全能神一般的高手,也就是张三丰狠狠的报复了她这个坏人,是会让人觉得爽快。

电影中的张三丰形象,与金庸的小说不同,与中国经典故事中的圣人更是不同。

金庸小说中的圣人,例如郭靖和洪七公,面对“西毒”欧阳锋这种坏到底的狠角色,也是心慈手软,各种包容,不知道你感觉怎么样,反正武老师是感觉难受。

他觉得在这份难受,是因为看到坏人什么招数都使得出来,而好人,特别是圣人却被牢牢限制,主这里面似乎包含着意思是“好人,你就只有好;坏人,却可以可着劲坏”。

比起这部电影,他觉得好人必须只能好的味儿,更像是停留在偏执分裂位,也也可以说是更幼稚。

武老师看吴伯凡老师在他的《吴伯凡 认知方法论》中讲王阳明,说他有“古今第一完人”之称。

在武老师看来,王阳明是非经典的中国圣人。因为经典的中国圣人,很容易看上去像是只有善行,至少常常被我们刻画成这个样子。

而王阳明是一个完整的圣人,他行善时不犹豫,玩阴谋诡计时也干净利落,在这方面他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听着就让人觉得心情很爽快。

人生而自由但无处不受束缚(人无往不在枷锁之中)(1)

例如,王阳明在江西做巡抚时,当时江西有很多土匪,这些土匪很厉害,王阳明最初发动剿匪时,不是扑了个空就是中埋伏,原因很简单,官兵中有人和土匪勾结。

王阳明想出了一个对付这些内奸的方法。他突然发布命令,说要什么时候去剿匪,却一直按兵不动,最后也没发出开战的消息。

这是他虚发的消息,而在发消息前,他派人看住各级官吏,当内奸去给土匪通风报信时,就被抓个正着。

这些人王阳明一个都没杀,而是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再对他们的家庭成员表示了关心,最后这些官员乖乖地做了双面间谍。

在剿匪时,王阳明对土匪进行了无情的智商碾压,他从来不与敌人正面交锋,也绝不按常理出牌,最后把土匪们都折磨疯了。

在小说《明朝那些事儿》中,作者当年明月给王阳明做了一段概括,说道:

公正地讲,在日常生活中,王巡抚的确是一个正直忠厚的老实人,可到了战场上,他就立马变得比最奸的奸商还奸,比最恶的恶霸还恶。

到了最后,土匪们熬不住了,干脆一起来投降,王阳明先是笑纳,但等他们真的投降后突然杀了其中几个人。

因为他早就查清楚,玩投降是土匪们的常见策略,等一有机会他们就会造反。杀了这几个爱闹事的土匪首领后,这些土匪团伙也就基本瓦解了。

其实,武老师认为不能说王阳明是“一个正直忠厚的老实人”,因为他不只在剿匪时有充分的两面性,在政治斗争中他也不是“善茬”,几乎从来没落过下风,一直能将形势控制在自己手中。

做好人时毫不犹豫,下狠手时也干净利落,而所做一切,都可以促进善的一面,这就是将“好与坏”整合的一种至高境界吧。

而其实这种“你可以好,也可以坏”的整合,大人可以一开始就教给孩子。

这样的说法,也许你听着会觉得难以接受,因为孩子不难道不就该是天真无邪地单纯吗?教孩子可以适当干坏事,这怎么可以?

这当然可以,因为不止王阳明会遇到土匪,孩子也会遇到坏人,如果让孩子任何时候都保持着天真无邪,那就伤害了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人生而自由但无处不受束缚(人无往不在枷锁之中)(2)

例如孩子可能会面临性骚扰甚至性侵犯时,就非常需要这种自我保护的能力。

武老师听到不少故事,当遭遇性侵扰的孩子向父母寻求帮助时,很多父母竟然好像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甚至好像是不知道孩子会遭遇性侵扰这样的事情似的。

这些父母就是陷入了一种可怕的简单中。现在有一些教孩子如何应对性骚扰的手册,上面说,你可以对这些伤害你的大人撒谎,可以骗他们。

武老师觉得这一点是有效的,因为孩子看起来太弱小,大人们会对孩子失去警惕心,孩子是可以利用他们的弱小,而成功地骗到大人。

不过,当孩子能骗其他大人时,那必然也意味着,孩子有可能骗父母,那么做父母的,是否能接受这一点呢?

武老师曾多次听到一些大人对他说,他家孩子常常撒谎,他们怎么教育,甚至打骂孩子,都改变不了孩子撒谎的这个习惯。

他请这些大人举一些具体的例子,然后问他们,在这些例子中,如果你的孩子一开始就对你讲真话,你能接受吗?

他们愣了一会儿说,接受不了。既然接受不了孩子说真话,那为什么要求孩子还必须对自己讲真话呢?

健康的心智,是“我既可以a,也可以负a”,这意味着整合和灵活,相对分裂的性质是“我只可以a,不可以负a”,而最有问题的心智是“我既不可以a,也不可以负a”。

当父母既接受不了孩子撒谎,又接受不了孩子真诚时,就是将孩子逼入了“你既不可以a,也不可以负a”的矛盾中,这种矛盾在心理学中叫“双重束缚”,在很多严重的精神疾病中都可以看到。

双重束缚,是1956年英国心理学家葛雷格里·贝特森提出的关于精神分裂症病因的理论(Double bind theory)。

他认为在人们相互沟通的时候,一个人同时在交流的不同层面,向另一个人发出互相抵触的信息,而对方必须做出回应,但不论他如何反应,都会得到否认或拒绝,容易使人陷入两难境地,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就是这种痛苦的表达。

后来这一说法在诸多领域都获得了应用,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当这一要求里含有矛盾的信息,让对方做和不做都不对的时候,就是双重束缚了。

人生而自由但无处不受束缚(人无往不在枷锁之中)(3)

很多精神疾病的病人都有被双重束缚的经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常会有分裂的感觉,内心常处于冲突的状态,自我认识和对世界的认识也多是模糊、不清晰的,常常伴有情绪和思想的混乱。

被双重束缚的孩子,最难受的是无望与发狂,被撕扯着,因为孩子无论怎样反映都是错的。

再说说真诚这件事。一直以来,武老师就是一个超级真诚的人,他在读金庸的《天龙八部》和《倚天屠龙记》时,就觉得段誉和张无忌身上的那份真诚,实在太像他了,即便面对很可怕的敌人时,都做不到撒谎。

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他和他的咨询师探讨了这份真诚后,找出了一种可能的答案:这是和妈妈相在相当程度上共生在一起,而在共生关系中,彼此都要绝对真诚,否则共生关系就被破坏了。

后来,他不断思考自己的这份过度的真诚,他还想到了一种不那么舒服的答案:顺从。

他觉得这里面的意思是,你看我完全坦坦荡荡的,我什么都可以袒露给你,你不用提防我,你不用害怕我,我绝对不会把我的攻击性施加在你身上。

可是他真的那么坦荡那么无邪吗?绝对不是。他一样有自恋、性和攻击性这些动力,一样渴望金钱。

但是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把这些人性中复杂的东西屏蔽出了他的意识,而把这些最普通的人性压抑到潜意识中,因此他可以做到那样的坦荡。

例如此前的课程中,他说当他非常坦荡地和他分析师谈他的收入和名声时,他认为他就是再说客观事实而已。

在他的分析师一再提醒下才意识到,其实他是在和他之间构建“谁高谁低谁更厉害”的关系,但是他完全把这种竞争意识给屏蔽掉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这种看似简单的人,却在潜意识中构建了无比复杂的迷宫,相反像王阳明这样在现实世界中无比复杂的人,却有最简单的心灵。

王阳明的境界太高,不过在现实中,武老师也见过几位知行合一的人,他们都是经营企业家,他们从来都是想干嘛就干嘛,绝不压抑,人生畅快至极,没有任何遗憾的事。

同时,据他所知,他们也没有干什么出格的坏事。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做梦。

这就是“真人无梦”,因为一直按照内心去活,所以没有必要把心灵内容压抑到潜意识中来。本来,他认为这是开悟的人才会有,没想到企业家中也有人达到了这种地步。

人生而自由但无处不受束缚(人无往不在枷锁之中)(4)

他想“你可以好,也可以坏”这种表达其实远远不够,更好的表达是“你可以展开你的任何一种人性”,它们本来就是超越了“好坏”的,这也是最好的整合。

总结

1.你可以好,也可以坏。做好人时毫不犹豫,下狠手时也干净利落,而所做一切都可以促进着善的一面,这是将“好与坏”整合的一种至高境界。

2.健康的心智,是“我既可以a,也可以负a”,这意味着整合和灵活;相对分裂的心智是“我只可以a,不可以负a”最有问题的心智是双重束缚,也就是“我既不可以a,也不可以负a”。

3.你可以展开你的任何一种人性,它们本来就是超越了好坏的,这也是最好的整合。

思考

其实我看着也觉得不舒服,小时候看电影电视剧也会有这种疑惑,为什么要那么多次放过、包容坏人?尤其是警匪片,看到警察各种束缚,而坏人可以各种放肆。

学了经济学理解了警匪片的逻辑,学了心理学理解了第一个逻辑。

我想到了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做梦,梦是愿望的实现,也就是其实我心里有很多欲望,很多想要的,没有办法正常的表达出来或者得到,所以需要通过梦来表示。

为什么之前没有呢?可能因为之前我活得比较简单、单纯,所以就没有接触过复杂的世界,等我真正觉知才发现,原来我自己也是一个世界。

学完这篇文章,我突然感觉好心疼自己。我的成长环境就是,只许a不许负a。我又想到了公司的生存逻辑:不强大就去死。瞬间感觉,我好难呢。

但庆幸的是,我还有选择,还有腾挪的空间。每个人都同时具备了好与坏的人性,没有绝对的圣人,道德的高地往往寸草不生。愿我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谢谢你的欣赏,观点来自《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对于本文内容你有其他观点吗?欢迎留言和我一起探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