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管理最有效的方法(标杆管理课题辅导)

《资治通鉴》:“夫取果于未熟与自落,不过晚旬日之间,然其难易美恶,相去远矣!”

标杆管理最有效的方法(标杆管理课题辅导)(1)

曾经辅导过一家家纺的行业龙头企业,公司亮点无疑很多。企业家有胆识创业,能抓住行业机会发展壮大;通过学习外部标杆企业,形成了独有的多品牌、多渠道全产业链经营模式,满足不同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全方位占有市场。

标杆管理最有效的方法(标杆管理课题辅导)(2)

只是当企业进入成熟期时,管理思路仍停留在销售导向的思路。表现在,没有配合公司新战略规划转型,各品牌事业部仍然片面追求短期考核成绩,调整后的矩阵式组织导致了管理的复杂性,而组织架构的变化导致流程不清晰、制度执行力差,多品牌多渠道的内部协同作用大大减弱。

标杆管理最有效的方法(标杆管理课题辅导)(3)

针对企业现状,企业寻求了各种方式,最终引入标杆管理,在取得了一定效果后,由于对标杆管理的理解与宣贯不足、各品牌负责人专注于业绩提升并未积极参与标杆管理等,导致进入标杆项目的创标建模阶段时,对标杆管理产生了一定的质疑。

标杆管理最有效的方法(标杆管理课题辅导)(4)

张老师作为项目辅导师,是一名心理与管理跨业者,非常能理解来访者进行心理咨询时的防御,为此咨询师会采取各种手段减少他的阻抗,比如认真聆听,听到他话之外的弦外声,找到其话语背后的真实含义。

为其制定方案时,也一定会考虑其拥有的资源,比如其个人自我认知、家庭支持等等,给出的建议一定是基于来访者角度的,结合咨询师个人自己角度,通过帮助提升其自我认识、提供技术手段,助其自助。

同样的在管理咨询方案制作上,也是追求落地可操作性。认真聆听给出诊断建议是第一步,其后互动加强了解是第二步;最后一步是配合企业现实,动态调整方案,使得方案一定有企业内部能配合的资源。

毕竟,方案落地,需要方案与企业家、部门负责人、员工认知能力与认知程度相匹配,标杆管理的普及性需要与激励政策、内部企业文化的宣贯等相配合。

标杆管理强调全员参与,期间标杆辅导师与企业不同层级人员的互动尤为重要。标杆管理定期评估各级员工对标杆管理的认知程度,采取相应的辅导与培训,绝不给一年级的员工上了三年级的课。原因如下:

首先,标杆管理作为一种长期的辅导,对参照西方美式管理所形成的严格层级的企业管理有一定的冲击,要求改变参与人的原有认知是首要。

其次,掌握了书本知识,人人都可以会的,但实际操作时的那种微妙,可意会不可言传,得自己体会积累,亲自通过课题实施,才能体会的到。

最后,企业必须意识到全员参与到标杆管理,接受标杆思想与标杆管理模式,绝不是短期的快速见效的事实。如果缺乏了耐心,片面追求业绩,也就偏离了标杆管理的本质,在没有形成标杆文化氛围、标杆管理思维没有完善、以及标杆人物不够典型时,就试图提炼要素、制定行动方案显然是不明智的,拔苗助长的。

正如《资治通鉴》:“夫取果于未熟与自落,不过晚旬日之间,然其难易美恶,相去远矣!”这句话很值得玩味儿。关于辅导方案时机的选取,即取果未熟还是自落,因为辅导的策略不同,被辅导人能力不同,关于其分歧也自然存在。

标杆管理最有效的方法(标杆管理课题辅导)(5)

我们实践下来,更倾向于:耐心等待果熟将落之时,因为这是更符合人性认知的策略,在这过程中,管理层可与员工、标杆辅导师们同频互动,树立标杆氛围,培养标杆人物,掌握标杆思想,制定标杆方案、提炼对标要素,通过各环节互动培养直到果熟蒂落才是正果,而我们辅导时一次只解决一大类问题,要有耐心。一个个来,一步步来,才是一种解决之道。

标杆管理最有效的方法(标杆管理课题辅导)(6)

培养标杆管理氛围,沉住气,一个个来,不渴求一口气解决所有问题。

标杆管理最有效的方法(标杆管理课题辅导)(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