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

你知道么?在无锡,共有31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受到保护和修复的先民遗迹、工商文明遗址,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也见证了它如今的热闹繁华,等着你去了解……

数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

01 / 寄畅园 /

※ 推荐理由:无锡第一处全国文保单位。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1)

无锡 / 寄畅园

◆寄畅园又名“秦园”,园址在元朝时曾为二间僧舍,名“南隐”、“沤寓”。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后裔、弘治六年进士,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的秦金,购惠山寺僧舍“沤寓房”,并在原僧舍的基址上进行扩建,垒山凿池,移种花木,营建别墅,辟为园,名“凤谷行窝”。

02 /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

※ 推荐理由:这是“中华游圣”徐霞客及其家族活动的见证和遗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重大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2)

江阴 / 徐霞客故居

◆位于江苏省江阴市马镇南旸歧村。徐霞客(1587-1641)是明代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故居是江南地区传统民居的代表,对于研究江南地区(太湖流域)民居建筑的特点和建筑技术工艺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03 / 国山碑 /

※ 推荐理由:此碑是江苏现存最古老的封禅碑之一,碑文书法亦具有重要价值。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3)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4)

宜兴 / 国山碑

◆国山碑,位于宜兴善卷镇著名旅游景点善卷洞上的国山上,故此得名。国山碑为中国历史上最早记录地震的石碑,也是中国留存至今的极为稀罕的三国时期石刻之一。1988年前后,宜兴市有关部门对国山碑亭和附近环境作了整理修葺,供人们参观。

04 / 薛福成故居近代建筑群 /

※ 推荐理由:200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5)

无锡 / 薛福成故居

◆薛福成故居建筑群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健康路西侧,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薛福成故居始建于1890年,建成于1894年,保存下来的建筑有160余间,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整组建筑气势雄伟、特色明显,体现了清末西风东渐的时代特征,填补了中国建筑史上的空白,有“江南第一豪宅”之称。

05 / 骆驼墩遗址 /

※ 推荐理由: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6)

宜兴 / 骆驼墩遗址

◆骆驼墩遗址位于宜兴市新街夏姜村唐南村。其主要遗存距今约7000至5000多年。考古学家认为其是太湖西岸重要的历史地理坐标,它的发现推动了太湖西岸文明起源的研究。同时确立了太湖流域新石器文化新的文化类型——骆驼墩文化类型,填补了环太湖史前文化研究空白,对于研究太湖流域乃至长江下游史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06 / 宜兴古窑址 /

※ 推荐理由:对宜兴窑址的考古确证了宜兴是仅次于南京的六朝考古重点区域。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7)

宜兴 / 古窑址

宜兴窑址位于江苏省宜兴市洑东乡张桥村。自古被称为龙窑。文物主要为唐中后期窑址遗存。现存有窑头及中段部分,窑炉烧制青瓷,结构坡度陡、垫座高。其产品主要有双系罐、碗、钵、盘等,双系罐具有越窑风格。其中从春秋、六朝到明清时期的墓葬群,具有较高的文物研究价值。

07 / 鸿山墓群 /

※ 推荐理由:鸿山墓群的考古发掘成果被评为“2004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8)

无锡 / 鸿山墓群

◆鸿山墓群是位于无锡市鸿山镇东部,北依太伯渎,南靠九曲河,东接漕湖与苏州相望。在鸿山遗址约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大型土台、土墩约118余座。

08 / 泰伯庙和墓 /

※ 推荐理由:面阔五间,进深大架,单檐歇山顶,翘角飞檐。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9)

无锡 / 泰伯庙和墓

◆泰伯庙和墓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区东郊。泰伯,商末周国王长子,为让贤奔吴,居住在梅里(今梅村)。泰伯庙在梅村镇,俗称让王庙。原庙规模大,清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兵火,仅存大殿,为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建。

09 / 惠山古镇祠堂群 /

※ 推荐理由:惠山镇祠群保护范围广,祠堂建筑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10)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11)

无锡 / 惠山祠堂群

◆无锡惠山祠堂群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区的西部,东临京杭大运河,西依惠山寺,祠堂群核心分布区面积0.3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03平方公里。至今仍保存着祠堂建筑4.7万平方米以及自唐代至民国时期的118处祠堂建筑及一些明确的祠堂遗址。

10 / 东林书院 /

※ 推荐理由: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12)

无锡 / 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废。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兴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

11 / 昭嗣堂 /

※ 推荐理由:是目前江苏省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选料最珍贵,历史最悠久,文物价值最高的一座明代楠木建筑。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13)

无锡 / 香楠厅

◆昭嗣堂,又称香楠厅, 位于无锡硕放街道。系明嘉靖七年(1528)进士曹察所建宅第,乾隆十三年(1748)曹氏后人将宅改为家祠,名“昭嗣堂”。

12 / 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 /

※ 推荐理由:2006年6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14)

无锡 / 天下第二泉

◆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位于无锡惠山古镇惠山脚下锡惠公园内。因僧人惠照在此居住,故名惠山泉。惠山有九龙十三泉,二泉最负盛名。泉分为上池、中池、下池。

13 / 阿炳故居 /

※ 推荐理由:仍保持着原状的小阁楼,雷尊殿旧址及其他附房也大都保持着原状。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15)

无锡 / 阿炳故居

◆阿炳故居,位于江苏省无锡旧城区的中心,崇安寺步行街内,即为原雷尊殿道馆,阿炳不仅出生于此、逝世于此,而且其传世名曲也大都创作于此。

14 / 荣氏梅园 /

※ 推荐理由:江南名园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16)

无锡 / 梅园

◆荣氏梅园为民国时期无锡著名民族工商业人士荣德生抱着“与众人同乐开创园囿”的宗旨择地、“小桃园”故址,创建的江南名园。

15 / 京杭大运河 /

※ 推荐理由:京杭大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17)

无锡 / 京杭大运河江南段

◆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16 / 阖闾城遗址 /

※ 推荐理由:为春秋时期城池遗址,是扼守太湖北部的军事站略要地。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18)

无锡 / 阖闾城遗址

◆阖闾城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雪堰镇城里村与无锡市胡埭镇湖山村之间,始建于周敬王六年 (公元前514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时间。

17 / 大窑路窑群遗址 /

※ 推荐理由:大窑路的古窑群是研究我国古代砖瓦历史的博物馆。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19)

无锡 / 大窑路窑群

◆大窑路窑群遗址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为明朝至清朝的砖瓦窑遗址,是中国古代砖瓦的重要原产地之一。现残存有40余座,较为完整的不到20座,极其珍贵,窑群遗址博物馆的设立正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遗存。

18 / 惠山寺石经幢 /

※ 推荐理由:惠山寺经幢是江南地区现存较为完整的佛教石刻艺术遗物。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20)

无锡 / 惠山寺石经幢

◆惠山寺石经幢,在无锡惠山寺古华山门内两侧,南侧为唐陀罗尼经幢,北侧为宋大白伞盖神咒幢,两幢中间相距10米。幢身高大,形体华丽,雕刻精美,显示出晚唐时代的雕刻艺术风格。为研究我国古代佛教艺术和无锡地方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19 / 小娄巷建筑群 /

※ 推荐理由:无锡市中心一处有近千年历史的江南民居古街坊小娄巷,目前无锡闹市区仅存的历史街区。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21)

无锡 / 小娄巷

◆历史上小娄巷名人辈出,是公认的江南才子巷,自宋以来,先后培育出1位状元、13位进士、15位举人,有古代的兵部尚书也有当代的两院院士、著名高校校长等等。

20 / 无锡县商会旧址 /

※ 推荐理由:民国早年风格,这类建筑目前在锡已留存不多。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22)

无锡 / 县商会旧址

◆始建于1915年的无锡县商会旧址,坐落在前、后太平巷和汉昌路的三角地带。主体建筑为两幢清水砖外墙、青红色相间的仿西式大楼,正面有砖雕罗马柱,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外观式样呈典型的民国早年建筑风格。

21 / 秦邦宪旧居 /

※ 推荐理由:完全保存着原状,面阔三间,硬山顶,面积约89平方米,呈晚清江南民居风格。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23)

无锡 / 秦邦宪故居

◆秦邦宪故居位于无锡市崇宁路 112号内。秦邦宪(1907一1946),字则民,一名博古,无锡人,中国共产党中央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22 / 茂新面粉厂旧址 /

※ 推荐理由:这里生产的“兵船牌”面粉当时享誉全国,还曾远销英、法等国及南洋各地。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24)

无锡 / 茂新面粉厂旧址

◆茂新面粉厂是民族工商业先驱荣宗敬、荣德生等于1900年筹资创办的,是荣氏家族创办得最早的企业,原名保兴面粉厂,后改称茂新面粉厂,又更名为茂新第一面粉厂。

23 / 佘城遗址 /

※ 推荐理由:一座规模不小的从夏至周时期古城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25)

江阴 / 佘城遗址

◆佘城遗址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江阴云亭镇花山东侧,其建筑和使用年代距今约3500—3100年。先后有两次发掘。长方形的城址总计面积近40万平方米。城墙相对高度有6米左右。出土有陶豆、陶釜、石、箭镞、石戈等文物200多件,部分尚属完整。

24 / 兴国寺塔 /

※ 推荐理由:几经兴废而古塔尤存,距今已有一千年的历史。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26)

江阴 / 兴国寺塔

◆坐落在江阴市区南街和中山南路相交的西侧。始建于北宋太平天国(976~983)年间,原为太平兴国教寺的七级浮图,俗称“兴国寺塔”。

25 / 适园 /

※ 推荐理由:陈家花园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27)

江阴 / 适园

◆江阴适园位于江阴市区南街,占地七亩有余,为邑人陈式金于清咸丰四年(1854)就宅旁隙地所建。

26 / 黄山炮台旧址 /

※ 推荐理由:素有“江海门户”、“锁航要塞”之称。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28)

江阴 / 黄山炮台旧址

◆黄山炮台旧址位于江阴市黄山风景区。黄山炮台又称江阴要塞,自古为军事要地,包括沿江的君山,肖山、长山及对岸的八圩港等处炮台。这里构筑了炮台群体工事,炮道、藏兵洞、弹药库有12座,另有了望台1座、机枪哨3处、联络所3间、总炮台指挥所、隐蔽部遗址等。

27 / 刘氏兄弟故居 /

※ 推荐理由:一座具有江宅特色的清末建筑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29)

江阴 / 刘氏兄弟故居

◆刘氏兄弟纪念馆是江阴市人民政府为纪念中国现代文化名人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而利用刘氏后裔捐赠的祖籍故居改建的。刘氏兄弟纪念馆位于江阴市西横街49号,它坐西朝东,前后二进十间三庭院,距今约有150年,与古兴国塔、文庙南北呼应,浑然一体,构成江南古城的一个游览区。

28 /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

※ 推荐理由: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群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30)

江阴 / 要塞司令部旧址

◆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位于市区最繁华的人民路步行街东侧,不仅有精美绝伦的石雕、砖雕、木雕、灰雕集中西建筑艺术之大成,还有深邃的文化内涵。这座建筑系民国初年由江阴近代实业先驱者、爱国民主人士吴汀鹭先生所建,现已修葺一新,免费对外开放。

29 / 西溪遗址 /

※ 推荐理由:新石器时代遗址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31)

宜兴 / 西溪遗址

◆西溪遗址位于宜兴市芳庄镇溪东村西溪自然村,于1984年文物普查中发现,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宜兴市文管会分别在2002年进行试发掘,2003年进行第一阶段主动性正式发掘, 共清理出13座建筑遗迹、28座灰坑、150余件石器、陶器、玉器、骨器以及大量石料、陶片标本等文物。

30 / 蜀山窑群 /

※ 推荐理由:蜀山窑烧制的陶瓷品种繁多,几乎涵盖了明清时宜兴窑的所有品种。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32)

宜兴 / 蜀山窑群

◆位于宜兴市丁蜀镇蜀山的东南至西北方向山麓。蜀山窑在宜兴各窑中连续烧造时间最长,从明代中期一直到1966年,有近500年之久。许多器物的釉色、造型和纹饰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比利时皇家博物院以及南海沉船上的出水紫砂、均釉陶器物风格一致,纹饰相同。

31 / 周王庙及碑刻 /

※ 推荐理由:江南屈指可数的唐碑

国家宝藏遗址一览表(细数无锡的31处国家宝藏)(33)

宜兴 / 周王庙

◆周王庙,又称英烈庙、周孝侯庙,座落在宜兴宜城镇南大街东庙巷底,是奉祀晋代改恶从善、射南山虎、斩长桥蛟之周处的庙宇。明代宜兴人蒋如奇所刊刻的《净云枝》残帖10余方,也移入庙中。是为纪念晋平西将军周处而建的专祠。

来源:无锡市文广旅游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