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马思特最新摇杆(图马思特TCA飞行摇杆三件套开箱)
外设是一个笼统的概念,飞行摇杆则是归属其中的一个细分领域。然而,当你仔细观察这个细分领域时,你总会发现:细分之下仍有细分,花样之中仍有花样。就比如图马思特空客TCA飞行摇杆三件套,它就是这样一款产品,它不仅包含了飞行摇杆的常规功能,更从外观和功能定位上与特定机型靠拢,这让它在竞品行列中展示出明显的特征。
拆箱的过程就不多做介绍了。关于这三件套的参数和功能,包装上虽然标注得明明白白,但不妨让我们就着实物边说边看,这才更有感觉。
外型方面,这三个套件简直就是从A320真机驾驶舱里抠出来的。假如你留心包装上的细节,会发现上面有一组和原件的对比图,而它们就是按照那个尺寸和感觉1比1来还原的,配色也使用了相似的青蓝。当然,细节上总有差别,但即视感已经相当强烈了。
体积方面,摇杆的尺寸是225x195x195(cm),节流阀和扰流板/襟翼分别是145x170x255(cm)。假如没有后面这个“二合一”,而只有一个单独的节流阀,那它和摇杆放在一起看还是挺单薄的(摇杆就会显得特别大)。但这套设备的特殊性也体现在这,就是这个地方是有定制空间的,你可以像我这样加装扰流板/襟翼套件,也可以再加一组节流阀,组成四引擎的完全体,那整个操作部的体积就很壮观了。
三个套件都是塑料外壳,这一点没什么可说的,就是用指关节弹一弹,能回出清脆声响的那种材质。至于重量,官方数据,摇杆部的重量是920g,节流阀和扰流板/襟翼分别1300g,说白了也就是2斤 5斤,7斤左右的一个总重。当然这只是账面数字,飞行摇杆毕竟不是手柄,不用抱在手里玩,所以适手与否不能光看重量,还要加上防滑垫的效果。对于图马思特这套TCA模拟摇杆来说,这一点是完全无需担忧的。不管是摇杆部还是节流阀的推杆,它在桌面上放置的时候是非常稳定的。哪怕你把推杆的阻尼调到最大,也不会在使用时出现脚底抹油的情况。
下面来单独介绍一下各个部件的特点。作为空客定制版本,它的细节和特色还是蛮多的。更巧妙的是,它在保留这些特色的基础上还留出了足够的弹性空间,让你可以定制操作习惯。
首先来看摇杆。其实不看配色而只看版型,它和之前那个T16000是极为相似的。方型底座大立杆,左右对称12个实体按键,正中还有一个可推拉的迷你节流阀——如果你没有独立节流阀,它就可以用作替代。当然,像我这样攒齐一套的,也就基本用不着它了。
不看不知道,这套TCA空客定制摇杆在精度上相比于T16000又有了一些成长,分辨率值达到16384x16384。数字的增幅没有那么明显,但也可以说是消费级摇杆中的一个不得了的高度。实际操作时,两者拥有几乎同样的手感,任何角度的推拉、Z轴的扭转都十分顺畅,不会感觉到摩擦和钝点,默认力度不轻也不重,非常舒适。
摇杆上的掌托现在是一个标准的正方形,没有往左右突出的额外面积。这应该是一个为左右手体验保持一致的设定,更换左右手和主副驾时不会有差异感。更换左右手模式的方式也很便捷,只需拨动框体底部的实体按键即可。
掌托正面还有一个不起眼的按压式开关,它的作用是锁定Z轴。像我这种驾驶时比较容易因为紧张而吃劲的人,这个功能就很有必要,因为再怎么小心翼翼,你推动摇杆的时候也难免会连带着横扭过去,彼时它对应的(假如是)垂直尾翼发生偏转,就可能影响到正常的飞行状态。
杆子上的按键样式还原度很高,黑红两个按键以特殊形制位列左右,看上去很有原件的感觉。当然,苦力帽也是一样的。假如你还有更多的DIY需求,在这里也可以对可拆卸式按钮进行更换。包装内附赠了额外两个对称的按钮,依习惯而定,你可以将两边都撞上红键或者黑键。
按键的手感方面,这与之前的产品保持了一致。12个功能键就不提了,扳机的手感也是那种类似鼠标一样的键程很短的风格。需要注意的是节流阀这里,它和独立节流阀一样是有反推档位的,拉到最低时会触发按键,这点不仔细感受很容易被忽略。
总的来说,TCA空客版摇杆在提升精度、调整细节和更换造型的前提下,总体上保持了此前T16000的优秀手感。在具有简易节流阀的基础上,哪怕你只有这么个单独的摇杆,也可以获得50%的模拟飞行乐趣。而要想获得另外50%,就得看看这套节流阀和扰流板/襟翼套装了。
应该说,对于飞行模拟类游戏来说,独立节流阀本身并不是一个多么新鲜的配件,但要算上这外加的扰流板和襟翼套装,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们可以先来概括一下这组套件的作用。实际上就像之前说的,哪怕你没有这组套件,光有一个飞行摇杆,也不是不能玩。但我们买这些外设的目的,无非是要获得更好的沉浸感,是要“把自己扔进驾驶舱里”。而飞行摇杆是组成这幅意象的碎片,独立节流阀也是,扰流板和襟翼套件更是。这些碎片越多,覆盖的功能越全面,就可以让你获得越丰富的沉浸感。
关于如何组装节流阀和扰流板襟翼套件,这一点我们放后面再提,先来看看这个组合体覆盖到了哪些功能。
首先,节流阀本身是双引擎设计,面板上有两个引擎的独立开关,油门推杆也是分体式的。之前提到过,这个套件也可以组“四引擎完全体”,再加一个节流阀,将它和现在的节流阀组装在一起,就可以模拟四引擎控制台了。包装中默认附带了四张引擎编号贴纸(我这里没有贴),可供自行标注。当然,没有第二个节流阀也不影响四引擎的使用,你可以通过设备底部的拨片随时切换1&2或3&4引擎组。
引擎开关下方是发动机模式旋钮,这个没什么可说的,反馈音舒服得像打了个响指。在它旁边是两个报警灯——理论上应该是,不过在这里并没有灯光效果,只是两个普通的快捷键,考虑到这个黄金位置,也许可以设置一些常用功能。
再来看两侧的扰流板和襟翼面板。如图所示,左边扰流板上的这两个按键无需多做介绍,非常之形象,直接就是一个轮状拨杆,用来放出或收回起落架;下面的则是模拟5个档位的自动制动模式旋钮。
右手边襟翼面板上同样有一个极为形象的按钮——“PARK BRK”,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手刹”了。上面那个白色旋钮是配平用的,这功能估计大多数玩家用不太到。左边这个圆形黑色按键没什么特殊含义,可以看做一个位置不错的自定义快捷键。
推杆这边,四个推杆的作用顾名思义,节流阀控制油门,扰流板和襟翼各司其职,在起飞或降落的时候打开,控制升力和阻力。有这么个实体推杆去控制幅度,感觉比键盘可是要强太多。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四个推杆都是分段式设计,有固定的卡位。但如果你不习惯,也可以通过底部的螺丝环来调整,让它们变成无级档位。
如果你对手感有要求,或重或轻,也可以通过框体前面的螺丝孔来调节,增加或减少阻尼感。这里默认应该是中等级别,我个人喜欢那种吃劲的感觉,所以往上拧紧了点。
说到推杆,最值得一提的当然是节流阀。在“减推/爬升”的分段式基础上,它在末段加入了“反推位”的设计。反推位有一个卡扣,这一点设计得非常好,你平常推就是正常的推,往后拉的时候是拉不进反推区的。如果要进入反推区,就需要手动抠住推杆上的卡扣,然后才能继续拉。拉进反推区后也不用一直抠着,因为它会自动卡主。等你想离开反推区的时候,直接往前一推,卡扣就会自己合上。
这里有一个不起眼但又非常实用的小细节,推杆侧面有一个解除反推区的小旋钮。当你抠住反推的卡扣,将这个旋钮旋转到“O”的位置,那么卡扣就会一直卡住。这个时候节流阀上就已经没有了进入反推区的那道门槛,你可以一推到底。很多空客之外的机型会用到这一点,而实际上这个细节也是为了消解产品本身的特色,以彰显广泛的适用性。
另外一个关于节流阀推杆的小细节是推杆上的孔洞。一开始我没想到这上面留两个孔洞是什么意思,直到我拿出包装里附赠的那个螺丝杆,才想到要把它插进去。如图所示,你可以用螺丝杆将这两个推杆串连在一起,这下就可以一齐移动了。
关于安装,其实这方面也无需多言。毕竟类似的外设现在都走傻瓜式路线,基本上不用说明书也能看明白。比如扰流板和襟翼的组装,只要看看它们的后背就明白了。
这里实际上是通过桥接的卡扣连接在一起的,只要把有一把螺丝刀就可以轻松搞定。值得一提的是,扰流板和襟翼组件没有独立供电,需要通过下方的Sata线和节流阀连接。而节流阀则相当于一个中枢设备,不仅可以连接扰流板和襟翼,也可以通过前方的TFRP接口连接脚舵。
一切就绪后,我们可以将设备连接在电脑上进行调试,或直接进入游戏中去更改按键映射。以微软飞行模拟为例,作为在支持列表中的设备,你一插上就会自动调用默认按键方案。虽然无需对固定功能进行特别调试,但有一些依个人习惯而定的改动还是得手动来。比如我就喜欢直接把摇杆上的侧键设置成地图和自动驾驶,而前面提到的一些位置不错的按键也可以按习惯调用。
我在调试软件中看了一下(自己数难免有偏差),这套飞行摇杆 节流阀 扰流板/襟翼的套装,一共加起来有48个可用按键。刨除一些定位无争议的固定按键,也起码有近30个可以按个人习惯调试。这个数量足以覆盖到绝大多数常用功能,绝对够用。
实际上,当你将这样一个外设看作氛围道具的时候,实体按键也是最好的点缀。当然,我这套设备也不算十全十美,如果再配上个脚舵和大尺寸曲面屏就更好了。毕竟玩飞行模拟的外设,最渴求的莫过于沉浸感。能为这份坐在驾驶舱里的感觉添砖加瓦,“外设”两个字才能实现符合其字面意义的价值。而归根究底,这套图马思特TCA摇杆就是这么个设备。如果你也需要为驾驶过程中的沉浸感添砖加瓦,那么它也许可以成为你的助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