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亩产粮食是多少(955斤3个全国第一辽宁粮食亩产为何这么高)
12月6日,2021年全国粮食产量“成绩单”出炉。辽宁省作为粮食主产省,以507.74亿斤的成绩,刷新了粮食总产量的历史纪录,全国粮食主产省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细看这份“成绩单”,有一个数字引人关注:辽宁省的粮食亩产955斤,居全国第三位,在粮食主产省中排名第一位,对比去年亩均增产71斤,增加量及增幅均居全国第一位。
亩产955斤,缘何能摘得3个全国第一?其背后是一整套“组合拳”做支撑。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辽宁省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深切把握粮食安全规律,不断细化、实化粮食安全战略,赢得了粮食丰收的主动权。
藏粮于地——“望天田”成了“丰收田”
“今年玉米亩产达1800斤,每亩比往年增加了180斤至200斤,多亏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在铁岭市昌图县老城镇胜利村,阳宇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忠华说,还是那些地块,还是那些种法,增产的主要原因归功于地力水平的提升。
农业,以土而立。尤其是大田作物,产出的多少,与黑土地的滋养休戚相关。
为确保“好地打好粮”,辽宁省积极推进藏粮于地战略,制定出台了《黑土地保护实施方案》,实施黑土地保护示范区建设110万亩,在17个典型黑土地区重点县实施有机肥还田280万亩,综合运用农艺、农机、生物等措施,示范推广黑土地保护利用综合治理技术模式,有效提升了黑土地的质量。
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新建“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375万亩,突出“集中连片、整村推进”,重点支持粮食和油料主产区,优先在“两区”、制种田、典型黑土区和永久基本农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生产高产稳产的基础。同时,实施保护性耕作850万亩、农机深松整地480万亩,鼓励引导生产者,特别是新型经营主体采取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深翻整地等用地养地结合的措施,保护耕地质量,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辽宁省还积极开展耕地轮作试点,重点推行薯类、杂粮杂豆、大豆与玉米、花生等作物轮作模式,引导各地合理安排种植结构,实现用地养地相结合。
藏粮于技——“体力活”成了“技术活”
科技,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农业的生产方式。
“今年选了200亩地种植‘辽粳168’这个水稻品种,辽宁省农科院的专家在关键节点进行技术指导,确保了每亩地保守增产200斤。”沈阳市辽中区潘家堡镇黄旗堡村种植大户马吉彬头一年“尝鲜”新模式种植新品种,就得到了“大甜头”。
行走于辽沈大地,“镐锄镰犁”“看天吃饭”逐渐成为历史,越来越多的新农人用上了好技术,种出了高产田。
辽宁省积极开展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围绕水稻、玉米、薯类等品种,集中力量、集聚资源,突破关键技术瓶颈,集成组装示范推广区域性、标准化技术模式,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增效。选择基础条件好、增产潜力大的县开展整建制示范,落实全国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县8个,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粮食生产水平的提升。辽宁全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稳定在6000余万亩,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
围绕粮食稳产增产目标,组织开展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联合攻关,加快培育高产高效、绿色优质、抗病抗虫、节水节粮、宜机宜饲优良新品种,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今年以来,我省审定通过玉米、水稻等主要作物新品种312个,遴选推广优良品种88个,制定发布水稻基质育苗等主推技术44项,辽宁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100%。
科技“装满”了粮仓,我们的“粮袋子”牢牢抓在了自己手中。
做优服务——“小农户”融入“产业链”
今年辽宁省的粮食生产成绩单上还有一抹亮色,那就是辽宁省用占全国3.01%的播种面积生产了全国3.72%的粮食,这再次充分说明,增加粮食产量的根本出路还是要提单产、要效益。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外,辽宁省还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推进粮食生产托管服务,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小农户,“链”到现代农业生产链条上,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
“铁牛下地,镰刀下岗,我们农民也可以当甩手掌柜。”李忠华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自家合作社经营的1.5万亩土地,采取全程机械化方式,耕种省时省力,增产还有空间。
今年以来,辽宁省精心组织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季节农机作业,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农机化生产调度管理,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保障机耕、机播、机收有序开展。围绕水稻机械化收获、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等薄弱环节,推动农机农艺品种集成配套,让机械化发挥出大效率。
加快推进粮食生产托管服务方面,辽宁省以粮食作物为主、油料作物为辅,探索整村(组)、整地块、全环节的托管经营模式,与保护性耕作、农机深松整地等农机作业项目接续实施,提高粮食作物生产全环节的服务能力,吸引更多小农户参与生产托管,促进生产托管服务规模化。
辽宁,黑土地愈加优渥,金扁担成色更足。
来源:辽宁日报
编辑:韩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