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儿最新评价(解析老炮儿的世界)

老炮儿最新评价(解析老炮儿的世界)(1)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俞吉吉

“一码归一码”是成语,意思是一件事归一件事,不能混为一谈。

在最近热映的《老炮儿》中,“一码归一码”成了电影主人公老炮儿常念叨的一句话,这是他的处世原则,也是他心中丈量道德是非的一把“规矩”之尺,更是整部电影的核心价值观所在。

老炮儿的“一码归一码”讲道义。遇到偷了钱包的小偷,老炮儿让他拿走钱包里的钱,但一定要留下身份证,告诉他盗亦有道。

老炮儿的“一码归一码”讲尊严。兄弟“灯罩儿”摆煎饼摊与片儿警发生冲突,故意撞坏了警车车灯,他垫钱赔偿,但一定要为“灯罩儿”讨回一个耳光。

老炮儿的“一码归一码”讲正义。儿子被打成脑震荡,自己手握对方父亲贪污受贿证据,面对金钱诱惑,老炮儿不为所动,去颐和园约架只为儿子报仇,行前将受贿单邮寄给中纪委,果断举起反腐大旗。

老炮儿的“一码归一码”讲对错。儿子刮擦小飞的车不对,作为父亲的他东拼西凑10万元如期赔偿。

老炮儿的“一码归一码”讲信用。朋友“话匣子”借8万元给老炮儿赎回儿子,老炮儿硬是把房契交给她做抵押。

作为老北京胡同里提笼遛鸟、无所事事的老混混(“老炮儿”在北京话里的意思),老炮儿字典里的“一码归一码”多少有点武侠小说中“江湖”的影子,一是一,二是二,对是对,错是错,说一不二,一身侠气扑面而来。

但老炮儿的江湖并非一团和气的江湖,他的江湖有棱有角,也有温度,是一个由道义、情义、信誉、是非对错、仁义、正义和尊严堆砌而成的“规矩”世界,用他在电影里的话说,就是“理儿”。

片中以小飞和老炮儿的儿子晓波为代表的年轻人,则秉持着不同的处事哲学,多少有一些急功近利、不讲“规矩”的社会缩影:

以小飞为首的官二代玩飚车,聚众绑人、打人,还打骂老炮儿,仗势欺人,无视法律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面对父亲受贿单落他人之手,晓波被打成重伤住院,小飞想合二为一,以金钱利诱,息事宁人。

小飞喜欢武侠,也重侠义,但他的江湖是无理的,也是自我和稚嫩的,几番“交战”后,小飞终被老炮儿的“理儿”感化,说服父亲以老炮儿的方式——“茬架”解决恩怨,儿子晓波则开启了“聚义厅”酒吧,接手父亲坚守的规矩,两代人的价值观得以统一。

电影是基于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在这里,它展现了一场价值观层面上传统对现代的交锋,追念了信守然诺、重义轻生的古风,呼吁了仁义、道德的回归,也对物欲横流、人情味日益淡薄、价值观日渐缺失的现象发起了挑战。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在社会层面是制度、法规,好比硬件,在个人层面则是道德和诚信,好比软件,规矩分布于从生活到工作的里里外外和从家到国的方方面面,软硬件缺一不可,只有一个步调协同前行,才可画就真正的“方圆”。

事实是,社会在一个又一个的加速度中突飞猛进,市中心的地标建筑在你争我抢中越盖越高;从火车到动车,再到高铁,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经历了从速度到面貌的一次次巨变;通信网络也迎来4G时代,互联沟通上了新台阶,随之而来的是,都市人的生活圈越来越小,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情味越来越淡,人心开始越走越远。曾经昂首挺胸的走路姿态为紧盯手机的“低头”取代,曾经一家有难、大家帮忙的融洽邻里关系为水泥钢筋下“各扫门前雪”的冷漠包裹,也催生了“路怒”族、“碰瓷”党等新群体和“跑路”“手机诈骗”“表哥”等新名词,冲击着原有的价值体系。

那么,身为现代大都市的一员,这份老底子的规矩又该如何重拾起来呢?

在我看来,首先要有规矩可循。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诚信体系是前提;其次是懂规矩,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最后才是守规矩,遵纪守法,恪尽职守,遇到违法乱纪、超越道德红线的事,像老炮儿一样果断举报。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诚实守信,明辨是非,伸张正义,重情重义,按照老炮儿的“理儿”来就是一码码算,一码码合计,无论身处何处,身居何位,尊严不能丢,别人不给,自己要有;对错要分清,对的坚持,错的改正;信用要牢守,哪怕亲人挚友也要一板一眼;情义不能弃,兄弟有难当鼎力相助;与人为善,200元救济街边贫困学子,受骗也认,自家“聚义厅”的酒30当20的卖,图个义字。

只有人心恪守规矩,行为才能中规中矩,社会才能井然有序、和谐稳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所以,当我们的脚步随着时代向前快速迈进时,请让我们的心在“一码一码”间放缓脚步,时不时回头看看,别忘了来时的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