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棣到底是谁的兄弟(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篇篇经典,翩翩《诗经》不学诗,无以言

棠棣到底是谁的兄弟(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1)

《诗经》

和我一起朗声而读

棠棣到底是谁的兄弟(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2)

1

棠棣到底是谁的兄弟(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3)

小雅·常棣

那郁李的花朵,

花萼花托相连。

当今世上之人,

不如兄弟情深绵远。

死亡丧乱恐怖,

兄弟无比挂怀。

平原洼地聚散,

只有兄弟寻找挂念。

鹡鸰飞在山原,

兄弟救急救难。

虽然也有好友,

危急时刻只剩喟叹。

别看兄弟家中争斗,

面对外侮敌忾同仇。

虽然也有好友,

再多也难出手相救。

丧乱已经平定,

家中一片安宁。

即使同胞兄弟,

不如异姓朋友热情。

摆好餐饮杯盘,

畅饮美酒酩酊。

兄弟济济一堂,

祥和欢乐和睦亲朋。

妻子儿女融洽,

仿似琴瑟和鸣。

兄弟亲密凝聚,

欢乐祥和情深意浓。

和谐你的家庭,

快乐你的家人。

细细探究思量,

兄弟情谊确实如此鲜明。

2

棠棣到底是谁的兄弟(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4)

棠棣到底是谁的兄弟(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5)

棠棣到底是谁的兄弟(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6)

棠棣到底是谁的兄弟(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7)

棠棣到底是谁的兄弟(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8)

《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这是一首关于兄弟的诗。其中的“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和源自《周易·系辞》的“兄弟同心,其利断金”都是最早的赞美兄弟感情的名言警句。

兄弟之间的关系实在微妙得很。“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这说的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这又说的是“亲兄弟明算账”;“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这又分明像是苏轼、苏辙兄弟的“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兄弟情感真的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一个家族之中,兄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儒家“修齐治平”思想中“齐家”一环兄弟关系占据着重要的比例。儒家提倡孝悌,悌道正指的是敬重兄长。

为什么把敬重兄长提高到如此的高度呢?这恐怕和嫡长子继承有关,这种宗法制度的确立不仅保证了王位的顺利继承,也对普通家庭的继承制做了规范。长兄如父,他的话不是圣旨就是家法,听也得听不听也得听。

当然我们希望长兄都是仁厚长者,都有着做兄长的风范,希望弟弟都敬爱兄长,恪守悌道,家家户户都能“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然而,事与愿违的例子实在不少,“煮豆燃豆萁”说的是兄弟,“玄武门之变”说的是兄弟……历朝历代,几乎每一个帝王手上都沾着兄弟的鲜血。道德从来不会因为地位而自行崇高,而它的虚伪性有的时候恰恰和地位成了正比。

这首《常棣》据说是周公的作品,之所以写成恰恰是因为管叔、蔡叔和霍叔的“三监之乱”。没有外侮,兄弟却阋于墙了,怎么办?普通百姓人家顶多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罢了,帝王之家却往往势不两立必须拼个你死我活出来。

所以,如此看来,与其说《常棣》是先人对兄弟情深的赞美,倒不如说是对兄弟阋墙的警示啊。

国学|传统|文化|课堂|

棠棣到底是谁的兄弟(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