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苏轼天涯何处无芳草全诗(天涯何处无芳草)

引言

宋词,作为与唐诗并称双绝的一种文学体裁,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熠熠生辉的一颗明珠。

始于南朝梁代的词,在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之后,终于在宋朝这样一个“华夏民族之文化造极之世”演成为了人人口中的“宋词”。而在宋词的题材之中除却了伤春悲秋、离别愁绪,更多的则是民间喜爱的风花雪月故事。可以说,词的发展能在宋朝臻至巅峰,无疑是与当时经济、文化的繁荣息息相关的。

讲解苏轼天涯何处无芳草全诗(天涯何处无芳草)(1)

而正是得益于宋词的这种亲民,又不失高雅的特点,也让宋词延传千年而不衰。即便是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斥着多元文化的时代,人们也从不缺少对宋词的喜爱。他们喜欢柳永词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对恋情的执著;喜欢李清照词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隽永回味无穷;喜欢欧阳修、辛弃疾等等,不胜枚举。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在多元文化充斥的今天,一些诗词(包括宋词在内)在这种广泛的传播之中却存在被讹传的事实,更是以致古诗词本身的意境大改。一如现在的网络金句“我有一壶酒,可以慰风尘”之中,“壶”乃是错用,韦应物原诗中用“瓢”字。虽然只是一字之别,但这一字之别却让诗人的本意有了天壤之别。

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首宋词,也是被讹传的典范之作。说起“天涯何处无芳草”这句名句,相信很多朋友都会脱颖而出地说出下句“何必单恋一枝花”,这句话如今也被用以劝勉男女之间没有必要死守,不必单恋。

讲解苏轼天涯何处无芳草全诗(天涯何处无芳草)(2)

单从意思解释上,“何必单恋一枝花”一句似乎也能说通。但是,事实上作为一个文采斐然的大家,一个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代表人物的大家,苏轼并没有这般浅薄、直白。他的这首《蝶恋花·春景》之中,不仅“天涯何处无芳草”句清新秀丽,通篇也更是堪称千古名篇。

苏轼其人

苏轼,作为一位才华灼灼的文人,所留给我们后人的名篇佳作可谓是不计其数。而他的豪迈词风,也是人尽皆知。

这位仕宦四十载,却有四分之三时间都在被贬谪的才子,面对生活从来不缺少勇气。在黄州,他写下“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写下“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写下前后赤壁赋;即便是身在儋州(今海南)这样的烟瘴之地,他还是淡然地写下“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

可以说,苏轼这样的生活态度,值得我们后人学习铭记。当然,作为一个人,苏轼的一生之中也从不会缺少儿女情长。

讲解苏轼天涯何处无芳草全诗(天涯何处无芳草)(3)

与王弗之间,夫妻相敬如宾,情投意合,可奈何终是难以携手同白头。王弗27岁便溘然辞世,这也让苏轼写下了那首千古第一悼亡词,一句“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便已让人难以自拔。与王闰之、王朝云亦是感情深笃,可奈何人之一生,总有生死离别,概莫能外。

而这首《蝶恋花·春景》的写作背景,据《冷斋夜话》等典籍所载便是苏轼被贬惠州时期的作品。

适时苏轼年近花甲,又遭逢贬谪惠州这等偏远之地,心中之愁闷自然难解。于是,便在此期间写下了这首“婉约风格”的伤春之作。

讲解苏轼天涯何处无芳草全诗(天涯何处无芳草)(4)

赏析

在这首词之中,苏轼开头便描写了暮春时节的景象,杏花凋零,枝头也唯有那小青杏。而接下来,苏轼画笔一转,将燕子、绿水环绕入景。

这样一来,一副暮春的景致便已经勾勒得惟妙惟肖。但在这幅画卷之中,少了花朵的点缀,就连树上的柳絮也已经是越来越少了,又不免让人觉得有一丝丝的美中不足,有了一丝的不舍。

可接下来,苏轼却说到“天涯何处无芳草?”春色将逝,自然让人不舍、感伤,可芳草青绿,不又是别有一番境界吗?

这样的一句“自勉”之语,不禁也让人眼前一亮。要知道,这可是一个被贬谪了几十年的才子啊!苏轼的旷达可见一斑,而且在这句话之中苏轼巧妙地借用了屈原《离骚》中的“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一句,也可见其功力。

讲解苏轼天涯何处无芳草全诗(天涯何处无芳草)(5)

下阙之中,苏轼转笔写到:墙里的女子在荡秋千,这欢快愉悦也自然令墙外的行人心绪难平。但就在这种墙外的眷顾与墙内女子的淡漠之间,这笑声终究是渐渐消弭,“多情却被无情恼”。

在这首诗里苏轼写了春景的清新秀丽,写了爱情的片段,但却又与一般的爱情词不同,虽然有相思哀怨的“多情被无情恼”之句,但苏轼更是凭借一句“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将自我的那种旷达彰显得淋漓尽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