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写作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弥补写作的缺陷)

文学写作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弥补写作的缺陷)(1)

01

你写,对方读,或者对方写,你读,这就是写作的最大缺陷。----粥左罗

一方写,一方读,这难道不是“写与读”应该的共存方式、交流方式吗?

新媒体运营专家,写作课讲师粥左罗为什么认为这是写作的缺陷,且是最大的缺陷呢?

曾几何时,手机办理套餐时,注重的是通话时间、短信数目;现在最看重的指标就是流量,其他次之。

只要流量足够,就可以兼容所有的沟通方式。流量可以变成文字、对话、图片、视频、表情、红包等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灵活便捷、这样的双方沟通的交流方式早已深入人心。

在新媒体时代面前,曾经神圣经典的文字写作,其缺陷也逐渐浮出水面,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单向沟通”。

因为文字只有写完后,才可以发表出去,这样的文字表现特点,形成了“写与读”两者之间的单向关系,什么时候也不能够像谈话一样,说者可以随时根据听者的状态调整谈话内容。

文学写作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弥补写作的缺陷)(2)

首先,你无法像老板给员工下达指令一样,要求读者怎样,文字对面无论是谁,都不喜欢被安排、被指示、被命令、被通知。

其次,你的读者不是非要配合你。文章被推送到读者面前,他有完全的行为决定权,读与不读,赞与不赞,关注与否,留言与否,全在一念之间。

最后,传播的准确性不够,文章发出后,即使是发现了问题,也不能够及时修改,因为读者一旦觉得不爽,他就不会继续读完这篇文章,转而去阅读其他文章。

所以说,文字的单向性就成为了它的缺陷。

文学写作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弥补写作的缺陷)(3)

02 见招拆招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写作从形式上注定了它的单向沟通,我们无法左右发表后文章的走向,却可以左右写作时的心态,也就是说用“双向沟通的心态写作”。

首先,采用平等的姿态、分享的口吻

写作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作者没有智力优越感时,才能给读者创造阅读愉悦感。

发表在新媒体的文章,尤其是普通的写作者,注意不要以说教的心理写作,要以分享的口吻完成。

试想一下,以下两口吻,哪一个更容易被接受?

“你懂了吗?”,“你明白这个意思了吗?”

“我表达得清楚吗?”,“请问,我刚才说明白了吗?”

即便是小孩子也不愿意被说教,更何况是我们,更何况是业余时间阅读的文章呢?所以文章表情达意的用词细节,一定要注意,不要让读者产生不悦的感觉。

文学写作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弥补写作的缺陷)(4)

其次,寻找对象感、创造聊天的感觉

写作的时候,要时刻想着读者的状态,找到一种和他对话的感觉,避免使用生硬的文字。

反思我前两天的一篇文章《幸福不远,就在“迪香式微笑”中》,推荐量和阅读量都非常低。

原本我是被“迪香式微笑”与幸福的关系吸引了,有感而发写出的文章,本意是想分享一下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调整生活状态提供一个参考。为了增强可信度,文中第二部分引用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过程,第三部分使用了事例,但从文章阅读情况来看,很多读者都没有读到第三部分就结束了阅读。

可见,文词有对象感和聊天感了,读者就会产生舒适感和欲望感,从而完成阅读的全过程,这其中哪个关节出了问题,阅读就会嘎然而止。

文学写作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弥补写作的缺陷)(5)

最后,写作过程中注重调动读者的参与感

发表出的文章不同于日记,是要给读者看的,只有读者读了,才会产生写作的价值,切记自嗨,自顾自地陶醉。

为了调动读者的参与感,可以改变一下文字的表达方式,比如提问,用问题牵引住读者思维,产生一种参与的乐趣。这种提问可以在文中,也可以在评论区出现。

我有一位书友,常常在文章的评论区提一些问题,每次看到这一句简短的问话时,就仿佛他站在我面前提问一样,有一种不忍心拒绝的感觉,于是我每次也跟着问题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相信部分读者,也会在看到问题时停顿一下,不论答与不答,这个停顿就是一种参与方式。

综上所述,尽管写作是单向性的,但我们却可以用双向沟通的心态来写作,从而调动读者的参与感。

#笑薇读书营##读书笔记##社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