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奖每年都有吗(有人称梅花奖是霉花奖)

梅花奖的全称是“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1983年进行了首届评比,当时就叫“梅花奖”,从第十四届开始,主办单位改为中国文联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具有了行政性质。自第十一届起增设二度梅,自第十七届起增评民间职业剧团的演员,自第十九届起增设梅花大奖。

梅花奖目前是我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两年一届,旨在表彰在表演艺术上取得突出成就(按,这是艺术门槛)的中青年戏剧演员(按,这是年龄门槛)。由于年龄的限制,像赵燕侠、李世济、童芷苓、杜近芳、李玉茹、吴素秋、梅葆玖、李和曾、谭元寿、冯志孝、方荣翔、李长春、徐玉兰、王文娟、李默然……这些当年还活跃在舞台上的戏剧名家是不在评选之列的。

可见,梅花奖获奖演员的表演艺术水平并不是整个戏剧届的最高水准,而是限定在一定年龄范围内的。

梅花奖每年都有吗(有人称梅花奖是霉花奖)(1)

宋丹丹

1993年,梅花奖的评选出现了有违反公平原则的丑闻,这届的“梅花奖” 在十天之后又增加了四位获奖者(多年后有公开发表文章中说这确为一些评委徇私舞弊所致),以至于当年的获奖者中国人艺的话剧演员宋丹丹(那时她尚没有与英达离异,其公爹英若诚时任文化部副部长)发表声明拒领梅花奖,成为了轰动一时的新闻。

宋丹丹的声明说明了拒领梅花奖的原因:“为保全我心中艺术追求的神圣和人格、戏德的清白,我决定拒绝接受这一被玷污了的‘梅花奖’。”当年的梅花奖被玷污了,有人称梅花奖为“霉花奖”。此事件虽去今已29年,但观众对梅花奖的质疑之声似乎从未间断过。以下摘录了三条各地网友最近对梅花奖推荐及评选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现象所进行的针砭,其内容都与我所观察和亲闻的现象能够相互映证:

梅花奖每年都有吗(有人称梅花奖是霉花奖)(2)

注:此照片与内容无对应性

京、越、昆、梆、秦腔、黄梅……合在一起如何比较?评委又是如何区分而确认?梅花奖得主,人人都是“梅花香自苦寒来” 但不知含金多少?含水又多少。评委对各剧种技艺掌握多少,未敢盲猜,但很佩服评委的博学和胆量,也对获奖者的荣誉不敢轻信。

很多观众都认为梅花奖的含金量今不如昔,确实!如,现在每届仅戏曲演员梅花奖的评选名额就达15名,门槛自然降低,不低凑不齐数。再举一例,如,天津的李莉当年遗憾落选,康万生可能都未获得过推荐资格……,近几届中部分获奖演员的表演水平可超越或比肩李莉、康万生否?

梅花奖是什么,就是有一百万,再有关系,你就成功了。

某直辖市,参选梅花奖演员需要举办个人演出专场,需要自付25万费用,这是我的亲闻。

梅花奖每年都有吗(有人称梅花奖是霉花奖)(3)

李妮和孙路阳为评剧伉俪

连上台的机会都没有怎么得的梅花奖?

当年北京剧协推荐三人参选梅花奖评选资格,中国评剧院的花旦演员李妮撰文在网上公开质疑北京剧协的公正性,指出其中有一个几乎没演过戏的昆曲教师入选,多数入选演员的表演水平都不及其爱人孙路阳(评剧魏派花脸演员),而孙路阳却未被推荐。

我相信,上述几种情况肯定是个案,但它对梅花奖信誉的影响却不可掉以轻心。熟语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道理就在于此。

梅花奖对于戏剧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功不可没,公平公正和艺术的纯粹性是其最大的价值,否则,成为“鸡肋”就不会是多么遥远的事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