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官方方言绵阳话(四川方言之绵阳三台话)

四川官方方言绵阳话(四川方言之绵阳三台话)(1)

一、语音

三台县方言属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北方语系中四川方言区的分支 ,基本 词汇和语法与普通话大同小异 ,语音差异稍大。

一、声 调

调类。 一般分阴平、 阳平、上声、 去声等 4 个调类 ,古人声字都归入阳平。 塔山 区、 富顺区和石安区的高堰、金鼓等乡至今仍保留着入声 ,为 5 个调类。 调值。三台与普通话调值比较如图示:

四川官方方言绵阳话(四川方言之绵阳三台话)(2)

二、声母

四川官方方言绵阳话(四川方言之绵阳三台话)(3)

三、韵母

四川官方方言绵阳话(四川方言之绵阳三台话)(4)

四、三台方言音声、韵与普通话对照表

四川官方方言绵阳话(四川方言之绵阳三台话)(5)

还保留着入声声调的地区,常把有些带 è韵母的音节发音为 ei韵母的音节。如: “遮”读作“zei 1”,“扯”读作“cei 3”,“奢赊”读“sei 1”,“蛇”读“sei 2”,“社”读“sei4 ”,“舍”读 “sei 3”。 城区、南路、 西路和南路的部分人,对 h、f 两个声母同 u 带头的韵母相拼的音 节,常相混淆。如下表:

四川官方方言绵阳话(四川方言之绵阳三台话)(6)

西 平 全 区和 古 井 的进 都、 万安等乡 的口音 没有“u”音, 凡带“u”的音 节都读 作“i” (衣) 音。 把“鱼”读作“vi 2” (移); 把“安居 区”读作“安基欺”; 把“许玉娟”读作“洗意 坚”; 把“选举”读作“显己”; 把“全军”读作“钱金”。 进 都乡 的少数人 有把“u”读作“u” 的。 如把“女”nu 读作“n u”; 把“须”xu1 读作“xu 1”。 全县农村多把“去”q u 4读作“qie 4” (切 4 )。

安居 区、 新生 区的部分乡 的口音里常有 g ua 3 (寡) 音,表示“过”或“了”的意思。 如:“吃过了”说成“吃 g ua3 (寡)”,“走 了”说成“走 g ua3 (寡)”,“打了”说成“打 g ua 3(寡)。

向阳区靠射洪的乡 ,口音里 没有“er”音,把 er 都发音为“e 〔o〕”。 如:“儿子 (er 2 zi)”读作“e2 zi”;“二十 (er 2 si 2) 读作“e 2 si 2”;“而且” (er2 qie 3 ) 读作“e 2 qi3”。

四川官方方言绵阳话(四川方言之绵阳三台话)(7)

第二节 词汇 句法

基本词 汇 ,如天、 地、 人、 男、 女、 猪、 看、 走、 打、 非 常等 ,与普通话基本一 致。 但也有许多具有地方特点的词汇。

一、 名 词

词尾常带“子”。 如: 羊子、 蚕子、 梨子、 树子、 杏子、 桃子、 房子等。 词素重叠 (有的带“儿”)。 如: 㮟㮟(ká) ——角落。 脚脚 (juo) ——沉渣。 拷拷 (káo 2) ——玉米糊糊。 抽抽—抽 屉。 嘎嘎 (gá 3 ) — —猪肉。 拐拐 (g uái 3 ) ——泛 指鸟。 皱皱 (zo ng 4 ) ——皱纹。 洞洞儿——小洞 儿。 架架——背心。 虫虫儿——虫。 塌塌 ——地方。 根根儿——根。 棒棒儿——小棒。 坑坑儿——坑。 包包儿——衣裤口袋 等。

有地方特点的称呼。 如: 丁丁邦儿 (蜻蜓)、 瓜娃子 (傻子)、 蚕妞妞 (蚕蛹)、 摸 哥儿 (扒 手)、 偷油 婆 (蟑螂)、 操妹儿 (时髦女子)、 拐乖阳 (杜鹃鸟)、 蜞蚂子 (青 蛙)、 灶鸡子 (蟋 蟀)、 腰 杆 (腰)、 倒拐 子 (胳臂 肘)、 砣子 (to 2 zi) (拳头)、 二天 (指以后)、 抄手儿 (馄饨) 等。

二、 动 词

读音与普通话相同 ,但意义不相同的动词,见下表:

四川官方方言绵阳话(四川方言之绵阳三台话)(8)

读音、用字不同,意义相同的动词 (有的音还没有现成的汉字),如下表:

四川官方方言绵阳话(四川方言之绵阳三台话)(9)

三、形容词

四川官方方言绵阳话(四川方言之绵阳三台话)(10)

四川官方方言绵阳话(四川方言之绵阳三台话)(11)

还有些形容词前或后带上附加成份,显得非常生动,形象,很富于表现力。 如: 邦 紧、 抿 ( m in1 ) 甜、 稀溜耙、 白卡卡、 邦老、 滂臭、 稀耙 烂、 溜尖、 浇或焦耙 湿、 焦 千、 溜 耙 、 贼呵呵、 焦咸、 冰浸 (qin4)、 懑秋秋、 稀脏、 蒙 ( m o ng 1 ) 细、 稀乱、 黢 黑、 蔫梭梭、 怄粗粗等。

四、 量 词

物量词。 根: 一 根蛇、 两根树子、 三根蚕子、 几根领带 ,普 通话多用“条、 棵、 株”。 匹: 一匹山、 三匹瓦、 五匹砖 ,普通话多用“座、 片、 块”。 摞: 一摞票子、 一摞 纸。 普通话用“沓、 叠”。

动量词。 道: 上几道菜、 看几道书,表示遍、 次。 下 (ha4 ) 表示次、 回 ,如“打 他几下”、“下下都是我倒霉”。

五、 代 词 人称代词的特殊用法。 如: 别个、 恩 (en2 ) 拉、 恩 (en4 ) nia 1 ,表示别人、 某 人。

指示代词有: 这阵子、 那会 (her) 等说法。

疑问代词不同说法有: 哪个、 啥子、 啷个、 咋个等。

六、 句法特点

动词加“得有”加宾语句法。 如: 你带得有火柴吗? 我揣得有钱。

询问句中用“得不”或“得不得”,答“得”或“不得”句法,相当于“能不能”、“会不会” 的意思。 如: 我来得不? 你来得; 这饭还吃得不? 还吃得; 衣服我穿得不,你穿不得; 他得不得来? 不得来;他得不得受处分? 可能不得。

动词加“得来”或“不来”加宾语的句法,表示“会”或“不会”。如:他做得来花;我摆 不来架子;你钓得来鱼吗;他吃不来烟等。

动词后加“倒”表示“着、 了、到”等意思。如: 他埋倒脑壳看书; 他说倒说倒就走 了;我听倒听倒就睡着了;把牛吆去拴倒了等。

动词后加“起、得起、起在、倒起”表示“着、 上、能…成、持续着”等意思。如:睁 起眼睛说瞎话;把门关起;材料今天写得起不? 他现在耍起在;你先走倒起等。

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带上“很了”、“惨了”或“崭了”作程度补语。表示程度。如:怄 很了要得病;他把别个整惨了;这几天他耍崭了。

西北路一些乡常在句末带 上“讲”,表示说、 说了和疑问、惊奇、惋惜的意思。如: 他吃了讲;他病好了讲;他去过了讲;他看过了讲;他就死了讲;他不去了讲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