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道德经的几个方法(不明白这几个问题你永远读不懂道德经尤其最后一个堪称明道的根本)

时间回到8年前,2013年5月19日,在第十九届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之际。

曾仕强教授应灵宝市市委、市政府邀请,来到函谷关,在当年老子写《道德经》的地方,盛大开讲:道德经的玄妙。

就像千年以前奔走游说列国的孔子,不辞辛苦的告诉每一个国王为政的道理一样,耄耋之年的曾教授依然神情矍铄,思路清晰,洋洋酒洒。

如何看懂道德经的几个方法(不明白这几个问题你永远读不懂道德经尤其最后一个堪称明道的根本)(1)

两个多小时的演讲,曾教授谈古论今,旁征博引。

他说,两千多年来,中国的读书人大多读孔子所代表的儒家的书,熟读《论语》的人,比了解《道德经》的人多之又多,老子留给中华民族的财富不应该被淡忘。

他谈论道的奥秘、人生的规律、处事的原则、灵魂的定位、人生的使命与责任、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回答了很多人心存疑惑的“老子为何在函谷关著经”以及现代人读重读《道德经》的意义。

如何看懂道德经的几个方法(不明白这几个问题你永远读不懂道德经尤其最后一个堪称明道的根本)(2)

今天,【那一年这一天】教授纪念专栏,让我们沿着教授的足迹,一起学习当天曾教授函谷论道。

现在我们来到老子当年写作《道德经》的地方,就是函谷关。

我们应该做三件事:

第一,想象一下当年老子为什么非要 西出函谷关,他一定有他的道理。

第二,他为什么骑牛,还要倒着骑,这不很奇怪吗?

第三,他写《道德经》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

如果我们明白这些事情之后,再来读 《道德经》,应该会跟老子的思想更加贴近。

1

老子为什么要西出函谷关

老子在鹿邑长大,到过很多地方,见识非常广博。

后来还被礼聘到周王朝的京城,也就是洛阳,担任相当于现在的图书馆馆长的职务。因此他对一切事情都了如指掌。

当年洛阳兵荒马乱的时候,老子就感觉到,这个图书馆馆长很难当下去

书不是被烧了,就是被抢了,或者被偷了,他甚至连工资都没有。

大家都往四方八面逃命,他也在想自己该去哪里。

老子看见水流的方向,发现我们中国的水,都是自西向东流。

有一句话大家非常熟悉,叫作一江春水向东流,因此,他就想到,我们中华文化的源头,一定在西方。

现在的考古也证明,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从西北慢慢向东南发展的,这是事实。

所以,老子就决定往西走。

当时洛阳要往西,唯一的路,就是函谷关。

函谷关在当时非常有名,有名到只要讲到“关”,大家就认为是函谷关,否则就是没有常识的表现。

如何看懂道德经的几个方法(不明白这几个问题你永远读不懂道德经尤其最后一个堪称明道的根本)(3)

2

老子为什么要倒着骑青牛

老子倒骑着青牛慢慢往西走,我们就很疑惑:老子为什么要倒着骑牛呢?

其实很简单,当他从洛阳一路走过来的时候,发现本来很平坦的地面,越往西越不平坦,越有丘陵起伏。

他就知道自己离开故乡越来越远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回来,到底还能不能回来。

在这种心情之下,老子虽然骑在牛上,可不断地往后看,一直往后看。

所以他给尹喜的第一印象,就是倒着骑牛的。

我讲的这些都跟《道德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学问,是从象开始的,有什么样的象,就会想出什么样的道理。

3

老子写道德经时心情怎么样

后来老子发现,函谷关的领导,名字很奇怪。

尹喜,尹就是欢迎的迎,喜就是天大的喜事,表示他是抱着一个很诚恳、很恭敬的心,把老子的到来,当作一件天大的喜事。

所以,当尹喜跟老子要求,既然要离开故里,总得替我们家乡的子弟,留下点东西的时候。

老子会想:这是不是一个巧合,还是天意所在?

其实在当年,老子就已经很有名气了,很多人都在跟他学习,又在这种盛情难却的情况之下,他毅然答应了尹喜的要求。

而且,老子当年在这里,看到函谷关三个字,也是非常喜欢的。这个关把一条很险的道,含在山谷里面。

他感觉很好,在这里写下《道德经》,意即把《道德经》永远含在这个谷里面,永恒存在。

但是老子在写的时候,感觉到自己的责任很重大。

他毕竟是个思想家,要么不写,要写就是讲千古不变的道理。

如何看懂道德经的几个方法(不明白这几个问题你永远读不懂道德经尤其最后一个堪称明道的根本)(4)

4

老子想通过道德经表达什么

我们今天说,老子写五千字,实际上只写了一个字,就是“道”。

但是,道并不是老子首先发现的,应该追溯到伏 羲氏。

伏羲氏知道,一切一切都有一个总根源,只是当时没有文 字,无法来说明,只好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一画开天”。

这个在现在被看成符号的“一画开天”,当时叫作象,而且一直影响了几千年。

我们中华民族,非常地执象,看天,讲天象;看人,讲人象;看地,讲地象。

老子看到这种状况,就感觉到如果人们再这样执象下去,迟早会被象困住,没有办法再继续往前进。当然,这对伏羲氏来讲,也是很不好的现象。

因此,他决定要破象立道,也就是把象破掉,然后把道引出来。

但是老子也很清楚,伏羲氏画象,大家便执象,因此他也担心一旦说出道来,大家又开始执道了。

所以,《道德经》开篇就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带有警告意味的

意思是说:各位,我是好心好意,把伏羲氏当年没有办法讲出来的事情说出来,起了个名字就叫作“道”,但是你们不要执迷于道。

由此可见,“道可道非常道”实际上是用来破道的,这点我们一定要清楚。

关于“道”,现在我们都很清楚,它是永恒的,代表宇宙万象,包括人生的一切造化。

“道”再加上一个“常”字,就变成“常道”。

“常道”就是恒常的道理,这里面有变的部分,也有不变的部分。

这样大家就很容易明白,其实它跟《易经》的道理很接近。

“名”是名称。伏羲氏当年是没有文字的,所以没有出现“道”这个名称。在老子的时代,文字就比较成熟了,因而有很多名称。

老子说“名可名非常名”,也告诉我们,名是不可名的,任何名称一旦说出来,就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最好不要受它的影响。

“名”再加上一个“常”,就是“常名”,“常名”就是不会有局限性的名号,这叫“万物的自性”。

老子当年讲道,好像很玄妙。实际上,我们现在跟大家讲,宇宙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根源,大家差不多都知道,那就是本体。

本体也叫作形上。现在我们对于道是什么,它究竟存不存在之类的问题,应该比以前的人少很多疑问。

同样说道,孔子多半说的是人道,而老子在《道德经》里面大多都在讲天道。

天人合一在他们两个人身上,我们一定要做很合适的配合。

老子是从天道出发,然后走向人道;孔子是从人道出发,然后走上天道。

但是,最后的目标是一样的,就是要把《易经》背后的那个道宣扬出来。

知道了这点,你就抓住了根本,就可以正式走进《道德经》了。

如何看懂道德经的几个方法(不明白这几个问题你永远读不懂道德经尤其最后一个堪称明道的根本)(5)

本文内容:曾教授详解道德经汇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