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古国主要范围(典籍记载的夜郎古国)

六祖鲁卧城2

典籍记载的夜郎古国

卞伯泽

既然“夜郎”这么抢手,那他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呢?

首先,夜郎国是以竹为图腾的民族。

晋朝蜀都江原人常璩在其《华阳国志·南中志》有这样一段记述:

有竹王者,兴于逐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狄。民以竹为姓,捐所破竹于野,成竹林,今竹王祠竹林是也。王与从人尝止大石上,命作羹,从者曰“无水”,王以剑击石,水出,今王水是也,破竹存焉,后渐骄恣。

夜郎古国主要范围(典籍记载的夜郎古国)(1)

复制图片

常璩,字道将,晋时蜀都江源人,所著《华阳国志·南中志》,自始为世人所重。此则传说,是说彝族的始祖竹王的母亲,曾于豚水的水滨洗衣服,有一大竹流入足间,推之不去,闻有儿声,当她把大竹拿回家劈开后,里面钻出一男儿,养大后,文武双全,称雄于整个西南地区。故此,彝族把竹与水视为本民族的图腾,十分神圣。由贵州民族学院彝文研究所王子尧、刘金才先生发掘,整理的年代最迟不晚于清代,成书时间约在公元664年左右,唯一记载古夜郎神秘历史的彝文古籍专著《夜郎史传》开篇就写道:

武僰夜郎根,

夜郎僰子孙,

夜郎竹根本,

夜郎水发祥。

把竹与水视为本民族的图腾,十分神圣。

其次,夜郎国存在的时间较为久远。

夜郎是中国西南地区由少数民族先民建立的第一个国家,西汉以前,夜郎国之国名无文献典籍可考。夜郎一名第一次问世,大概是在战国时期,《华阳国志》载:“公元前279年,”周之季世,楚威王遣将军庄跻溯沅水出且兰以伐夜郎,值牂牁系船,于是且兰既克,夜郎又降,而秦夺楚黔中地,无路得反,遂留王滇池。《新纂云南通志·族姓考》说:“跻之循江入滇,自楚而巫,而巴,当更经昭通、东川以抵滇池。”此时,人们方知有一夜郎国存在于西南地区。楚王派将军庄跻,卒兵西征,绕道沅江入黔灭了且,然后攻打夜郎,夜郎王投降。《太平御览》说:“既克夜郎,而秦夺楚黔中地,无路得归,遂留王之,号为庄王。”这里说的,即是历史上“庄跻开滇”的史实,从楚将庄跻“伐夜郎王”看,可知战国末夜郎国已经存在,则其建国应当在战国初或更早,相当于公元前475年。即春秋末战国初前后。

夜郎国的灭亡,汉成帝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夜郎王王兴与邻近的王侯发生冲突,最后酿成战争。汉臣太中大夫蜀都郡张匡前往劝其和解,王兴不听,反而“刻木象汉吏,立道旁射之。”于是被牂牁太守株杀。其后,夜郎王兴的妻父翁指又举兵复仇,遭到夜郎臣民的反对,联合其它部落将翁指诛杀,并将其首级出示归降。至此,这个在西南地区存在三、四百年的小国即告灭亡。之后,古夜郎国神秘消失,其中一部分夜郎人被流放到贵州镇宁一带,这个古老的文明古国在汉族史籍留下一团迷雾。

第三,彝族文献所记载的夜郎国历时大概三百多年。

据彝族文献典籍记载,夜郎国兴起于春秋末期,历经武米夜郎、洛举夜郎、撒骂夜郎、全竹夜郎四个朝代,于后汉时终结,历时大概有三、四百年。武米历史时期又分为夜郎、采默、多同、兴和苏阿纳四个历史阶段。夜郎时期,夜郎国只是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君主国,从国王采默即位开始,以夜郎为首,四周的小国建立起了联盟,并与周朝建立起了联系。采默夜郎统治的联盟有五个成员国,多同夜郎统治的联盟有10个成员国,其中7个归其直接统治。苏阿纳夜郎统治的联盟有9个成员国,苏阿纳之后,夜郎盟长转移到佐洛举部落,是为洛举部落,洛举夜郎曾经统治了10个方国,但这一代夜郎王朝在首领佐举死后就断了香火,来自于武部分支的撒骂继任盟主,建立撒骂夜郎,他曾经非常强大,但频繁的战争消耗了这个王朝的实力,它统治下的句町部的幕帕汝含磨部逐渐强大起来,首领金竹于是掌握了夜郎的军政大权,成为了盟主,建立金竹夜郎政权,金竹夜郎统治时期是夜郎有史以来最强盛的时期,也可能是夜郎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可惜的是,金竹夜郎最后一个国王,惹怒了汉王朝,引来了国破家亡的大祸。夜郎国大致存在于世300多年,遭灭国于西汉末期。夜郎的最高统治集团由君、臣、师和匠组成。师有些像祭司,又有些像史官,负责讲解道理、规矩、记载历史事件和君的言行,君则按照规矩发号施令,臣和匠按君的命令行事。臣主要管理行政和领兵征战。匠则专管经济事务、领导生产建设。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夜郎是有着一整套严密的经济、文化、政治和军事制度的。

彝族文献典籍记载的夜郎国,因典籍版本太多,因此在人物、事件上有很大的区别,这里只是其中的一种,可供读者参考。

(未完待续)

编发:范义欣

夜郎古国主要范围(典籍记载的夜郎古国)(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