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东昌府有个什么湖(突然知道了东昌府区的俗话不俗)

聊城东昌府有个什么湖(突然知道了东昌府区的俗话不俗)(1)

作者:李民增(聊城)

入夏一日,散步至聊城市东昌府区龙湾运河桥。站桥头放眼南望,见碧水粼粼,悠悠流淌,两岸柳丝低垂,风光秀丽怡人。

看着看着,老伴忽然道出一句俗话:“二里的直路出娘娘,二里的直河出皇上。”然后指着远处感慨:“你看,不到一里(的距离),(竟有)那么多弯儿!”我明白,她所谓“里”是市里,不是公里。本地人习惯说法。“皇上”即古代皇帝。这句俗话我是第一次听说,不免好奇,故意与她分辨:“不对吧?——如果真是这样,当皇上也太容易了。二里的直路多了,哪有那么多娘娘?”

“你是说现在哎!过去就是没直路呗。”她强调说。

她说的“过去”是指“解放前”,倒也是。不用说旧社会,上世纪58年大跃进开始修公路,从那时往前真没见过直路。都是田间土路,“夕露沾我衣”的羊肠小道。即使所谓“大官道”,也不过两米多宽,还有两道车轱辘沟。中间一溜深深浅浅的牛蹄子印。因为那时运重物都用牛车,两个大木轮。一般物品都是手提肩挑。1955年我考上聊城一中,入学时就是用一根粗葵花杆,扛在肩上,后面挂着铺盖卷,前面挂着包衣物的大包袱,在田间小路上步行20多里,与同学结伴去的。大家都是这样,离家再远点也是。无一例外。一位东阿的同学离家60多里,也是扛着被子一步步量着来的。那时没汽车,也没自行车。別说二里,一里的直路也没有。

河倒是真没直的,据说与借风行船有关。人们这样说,不是要证明当皇上和皇帝老婆多么好,而是要说明河流没直的,旧社会。地上的路没直的。人生路更没直的。很相似。

一条俗语说明了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条件的提高,也揭示了一条人生规律。

作者简介:李民增,男,山东省聊城市人。作品在国内外报刊发表。作品散见于《羊城晚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百科知识》、《聊城文艺》、《鲁西诗人》等报刊。出版有诗集《春雨潇潇》,诗文集《柳园漫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