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火和内火的区别(上火究竟上的什么)

上火和内火的区别(上火究竟上的什么)(1)

“上火”究竟上的什么“火”(下)

文/王 付 教授 河南中医药大学

严格说来,“上火”既不是中医的规范用语,更不是西医的规范用语,而是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通俗用语。从西医角度认识“上火”,很容易被理解为“炎症”一类疾病;从中医角度理解“上火”,常常被理解为中医之热证。那么从医学理论以及临床应用上,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呢?中医是怎样认识“上火”的?“上火”与“炎症”之间有没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又有什么非内在的必然联系呢?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上火”并正确防治“上火”呢?下面笔者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从西医角度认识“上火”

首先,西医中虽然没有“上火”的相关理论文献记载,但根据西医论述疾病的相关症状表现,并结合中医理论,可以找到西医中有某些类似“上火”症状表现的疾病,如牙周炎、牙龈炎、口腔溃疡、咽炎、喉炎、咽喉炎、角膜炎、结膜炎、鼻炎,以及肛周炎、痔疮、尿道炎等,都与中医“上火”的症状表现基本相同。

其次,西医所说的炎症,并不完全与中医所说的“上火”相等。临床上必须根据病人具体症状表现,再结合中医理论才能辨清“上火”属于“实火”和“虚火”。而且我们需要明白,西医之“炎症”,从中医理论辨证,既有“热证”又有“寒证”。如牙龈炎、咽炎、结膜炎等,若病人舌质红、苔薄黄,则辨为中医之“热证”;若病人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薄白,则辨为中医之“寒证”。那么在相对应的治疗方面,牙龈炎、咽炎等之“上火”属于中医之“热证”的,用清热泻火之类方药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若牙龈炎、咽炎等属于中医之“寒证”,即使症状表现类似“上火”,也不能用清热泻火类方药,而应选用温阳散寒的方药,否则不仅不能取得治疗效果,反而还会加重病情,加重病人的痛苦。

可见,从中医辨证“上火”必须分清“实火”和“虚火”,从西医理解“上火”必须分清属于中医“热证”和“寒证”,并不是像普通人认为的“上火”了就必须清热祛火。以此才能合理选用治疗方药。

上火和内火的区别(上火究竟上的什么)(2)

每天阅读3分钟 健康了如指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