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粒子希格斯被发现(上帝粒子发现10周年)

2012年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宣布发现了“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今年是“上帝粒子”发现10周年。希格斯玻色子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的一种玻色子,正是它的存在,基本粒子才拥有了质量。

上帝粒子希格斯被发现(上帝粒子发现10周年)(1)

“上帝粒子”为什么叫上帝粒子呢?这就不得不说到一个人——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利昂·莱德曼(Leon Max Lederman,1922-2018),正是他给这种赋予万物质量的粒子起了一个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

由未读出品的《上帝粒子:诺奖大师写给所有人的粒子物理趣史》和《莱德曼量子物理通识讲义: 诺奖大师给“诗人”的量子物理公开课》近日出版,这是莱德曼的世界科普经典巨著。

上帝粒子希格斯被发现(上帝粒子发现10周年)(2)

《上帝粒子:诺奖大师写给所有人的粒子物理趣史》从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的“原子”理论开始讲起,追述了从伽利略到牛顿、再到麦克斯韦和法拉第等一代代经典物理学家对基本粒子的探索过程。其后量子理论的诞生,在物理学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而大型粒子加速器的出现,又使得粒子物理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惊人的成果不断涌现,人类向着宇宙终极粒子和万物之理不断迈进,若能成功找到希格斯玻色子,即“上帝粒子”,则无疑意味着这条探索之路上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大飞跃……

上帝粒子希格斯被发现(上帝粒子发现10周年)(3)

《莱德曼量子物理通识讲义: 诺奖大师给“诗人”的量子物理公开课》脱胎于利昂·莱德曼为芝加哥大学大一学生开设的一门量子物理通识课,在当年备受各专业学生欢迎,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具有诗人气质的“文科生”,因此作者又称这门课为“给‘诗人’的量子物理”。量子物理是现代文明的基础,量子物理应是每个现代人的常识。智能手机、互联网、X射线、核磁共振成像、电子显微镜、核反应堆和原子弹、激光、卫星定位导航,所有这些文明成果,都是量子力学为我们带来的。在一个发达国家,量子物理所创造的价值能够占到GDP的一半。莱德曼以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严谨、全面地介绍了量子物理这门学科。即使你不懂高深的数学方程,只要你肯思考,这本书就能够带你一览量子力学的全貌。

莱德曼是前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主任,美国科学促进会理事会主席,主持设计了超导超级对撞机建造计划,1988年因发现μ子中微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既能拿诺奖,也能讲段子的物理学大师、科普作家、教育家。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嘉

编辑/弓立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