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钓法有什么缺点(外行人谈梅州钓法)

说实话,不太敢讲这个“梅州钓法”,因为我看了很多篇关于介绍梅州钓法的文章,但评论区总有人吐槽,说:不!正!宗!

平常看那些做菜的视频,涉及到一些特色菜的时候,才经常看到“不正宗”这个形容词,用在钓鱼上倒还真比较少见。

所以我很好奇,好奇正宗的梅州钓法究竟是怎么样的,于是乎就写了这篇文章,先说说自己对这种钓法的看法,算是抛砖引玉吧,希望各位大师给我科普。

梅州钓法有什么缺点(外行人谈梅州钓法)(1)

我眼中的梅州钓法

我在网上看了很多文章、视频,得到的信息如下:这是专门针对鲮鱼的一种钓法,有很多人将其称为“鲮鱼克星”,又因为此种钓法起源于梅州,故称为梅州钓法。

说这种钓法是鲮鱼克星倒没什么,但要说起源于梅州应该打个问号,我觉得梅州钓法就是小跑铅钓法,起码属于小跑铅的一种,所以说除非小跑铅也是梅州人发明的~

当然了,这个问题也没必要死磕,没啥意义,对于大部分钓鱼人来说,只要钓法好用、能搞到鱼就行了,管他谁发明的呢!

梅州钓法有什么缺点(外行人谈梅州钓法)(2)

为啥梅州钓法是鲮鱼克星呢?这就要从鲮鱼的身体构造、习性说起了。

画重点了:鲮鱼口下位,说白了就是“天包地”的嘴型,加上嘴巴小、吃饵轻,所以正常调漂,浮漂的信号不明显,就算出动作也比较快、而且幅度小。

为了让饵料更好的入嘴、也为了浮漂信号更“夸张些”,因此梅州钓法就应运而生了,此钓法线组在水下的状态是八字环触底,子线及钩饵横卧。

不过这种调钓并不是抓鱼的第一入口动作,而是偏向于抓死口,因为一般都是鱼吸入饵料后抬头或转动,浮漂才出现信号(除非是极短的子线)。

再补充一点,鲮鱼有好几个品种,常见有三即土鲮、麦鲮、泰鲮。但不管是哪种鲮,都挺狠,有游速快、拉力猛的特点。也就是这个原因,钓鲮鱼才多用大力马线,当然了还有一个原因是广东罗非多,罗非有牙齿容易磨线,用结实的大力马也可以稍微好一点。用大力马还不够,还得配合硬一点的鱼竿哦。

梅州钓法有什么缺点(外行人谈梅州钓法)(3)

我了解到的关于梅州钓法的线组选择及调漂方式

挑重点讲好了,线组一般是尼龙线 大力马线的配置。浮漂采用短漂脚的细长身浮漂(尾巴可以短点),浮漂其实是不固定的,此类浮漂的特点是翻身快、到位迅速,但是细长身漂型扛水流能力相比枣核漂教弱点,所以小走水的话,枣核漂更好吧。

再说说子线的长度,这个就比较玄乎了,因为我看网上很多人说的不一样,有些说5公分、有些说10公分,还有些说短的5公分、长的7公分。

我总结以后是这样的:大多数情况,单根子线的长度都在10公分以内,且5~7公分是比较多的,但这样的长度属于“偏钝”,如果你想再灵一点,可以再缩短,单根子线在5公分以内,大概二三公分的样子!

对了,鱼钩的话新关东和伊豆用的比较多,也就是采用钩条粗细适中的,太粗入口性差、太细不结实。推荐使用0.3~0.5的新关东,4~6号的伊豆。

梅州钓法有什么缺点(外行人谈梅州钓法)(4)

调钓是重点,但其实也很简单

带钩和不带钩都可以,但不带钩多见一些,方法是:不带钩调平水,挂上钩以后钓1~3目。钓目越少越灵,钓目越高越钝,钓目越高就代表八字环越越贴底。

为啥前面我说梅州钓法就是小跑铅,或者属于小跑铅,因为小跑铅就是这样的调钓啊。只不过梅州钓法由于是针对鲮鱼,所以选择用大力马线,子线也特别短,就这样。

由于这种钓法比较钝,所以能过滤掉一些杂乱信号,抓口多以顶漂为主,顶个半目一目的都能抓。不过虽说调法钝,但由于子线很短,所以也不是特别钝,属于“钝中找灵”的状态吧。

相比正常调漂,这种钓法的命中率是会高一点,但也不是百发百中,毕竟小杂鱼的威力大家懂得,你就算大跑铅也不能完全过滤。

梅州钓法有什么缺点(外行人谈梅州钓法)(5)

最后是一点个人见解

我始终觉得没有万能的钓法,只有适合鱼情的钓法,就算是钓鲮鱼,也不是只能用梅州钓法,在某些情况,甚至其他钓法要优于梅州钓法。

还有,梅州钓法其实并不复杂,至少我看了那么多人的介绍,大家讲的重点都差不多,所以希望不要故弄玄虚,搞的神神秘秘的。

文章就写到这里了,欢迎各位大神补充,我是外行人、不擅长钓鲮鱼,包括本文讲的“梅州钓法”也不过是看了很多文章、和一些钓友交流后总结出来的。如果你觉得不正宗,那很正常,但希望把正宗的方法留下,好让我学习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