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了解流浪地球2(三刷流浪地球2才发现)
憋了3个小时看完的《流浪地球2》,果不其然成了春节档热门。
上映8天,狂砍24亿票房,打破36项纪录,火爆势头一度席卷到海外。
这次中国人拯救世界,真的露足了脸!
作为观影人,可能大家小时候都有疑惑:
以前那些科幻电影的主角为啥都是歪果仁?
星球大战为啥是外国人演?
奥特曼为啥只保卫岛国?
《未来水世界》《后天》等灾难片的主角也都是黄头发绿眼睛的歪果仁?
第一次在国外科幻(末世)片看到中国是在那部十多年前的热门影片《2012》。
《2012》剧照
这部电影里,中国人同意拯救诺亚方舟外的难民,最后人类的栖息地只剩下中国的青藏高原。
科幻电影世界,歪果仁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带中国玩。
甚至,他们还塑造了例如傅满洲那样的反面角色,纯粹为了黑东方人。
如今,咱们自己拍的科幻片,可以和好莱坞掰腕子。
当然,这条路,走得挺累的。
科幻从未知开始
清代人写科幻小说是什么样子的?下面的故事载自1904年清末《月球殖民地小说》:
湖南湘乡人龙孟华因报仇杀人,携妻子凤氏南逃广东,于茶馆巧遇中国义士李安武。
前往松盖芙蓉途中轮船遭遇风浪,龙孟华与妻子失散。
龙孟华在南洋住了八年,在日本人玉太郎的帮助下,搭乘“热气球”寻觅妻儿,从亚洲转向欧美,又到达非洲、大洋洲等地。
他见识了“当时最文明的美国”,看到了乌托邦般的欧洲。
经历诸多劫难,目睹鱼鳞国等荒蛮小岛的恶风陋俗,数度死里逃生,最后,龙孟华在避世高人处重遇凤氏,又在凤飞崖找回儿子龙必大。
此时,他的儿子已经去过月亮了。
小说连载到35回烂尾,无人知道原因,这位作者也消失无影无踪。猜测是受到1905年清末废科举的影响。
在1904年的中国,海外大陆就已经是科幻了,月球则是玄幻。
那一年,书店卖得最好的小说,是程高本《红楼梦》(ps:程本,或者叫程高本,在《红楼梦》的各种版本中,是有着特殊价值的本子。)。
到了民国,江湖爱恨情仇和家族恩怨纷争是读者们的热衷题材,小说家们自然蜂拥去写,比如,鸳鸯蝴蝶派。
到了1954年,郑文光的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乃是新中国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郑文光被誉为新中国科幻之父。
科幻小说在19世纪已在欧洲风靡,热气球和新大陆是当时的热门题材。
所谓科幻,其实就是人类对未知世界基于科学的幻想。玄幻是玄学,不需要有科学依据,一拳可以逼停火车。
科幻不同,小说家会根据科学思考延伸,所以,每个时代的科幻小说,都是基于当时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幻想天花板。
虽然科幻小说,尤其是硬科幻并非主流,但国内仍有一大批有志之士守卫这片领土。
1979年科幻世界杂志社出版的杂志《科幻世界》的编辑们一直努力维护硬科幻领域,可惜的是,后来严重缺稿。
大量新时代作者都去写网文了,而写网文又有“三不写”:武侠、科幻、官场。
科幻小说的大门在中国就这样一会儿开一会儿闭。国内市场一直都不流行科幻小说,这是文化累积的原因。
帝王将相、神魔玄幻、名门纷争,这些题材永远受国人欢迎。
所以刘慈欣《三体》获奖后曾感慨:墙内开花墙外香。
而刘慈欣笔下科幻故事第一次在荧幕上绽放光芒,还是《流浪地球》。
机器人,科幻鼻祖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三体》里,主人公提到过一个人物,阿西莫夫。
这位美国科幻小说家,是刘慈欣眼中的超级大牛。
阿西莫夫肖像
他提出过著名的机器人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不管;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
第三定律: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
机器人,这是国人对科幻世界重点的代表印象。
人类幻想外太空,更幻想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
1895年的法国电影《机器屠夫》是第一部科幻片,片长仅一分钟的短片的漫画式场面,一只活生生的猪从机器的一端进去,数秒之内,在另一端就出来了火腿、香肠、排骨等猪肉食品。
如此自动化的机器在那个年代已经是对未来的最大幻想。
《大都会》剧照
到了1927年,德国电影《大都会》,直接幻想2000年的人类可以生活在一个全智能的都市里,高速公路都修到摩天大楼了。
这的确是那个年代科学界“人定胜天”思想在作祟。
1912年泰坦尼克号的海难则沉重打击了科学家们的盲目自信。
1986年,一部国产电影《错位》直接把机器人这个概念拍出了阿西莫夫三大定律的感觉。
《错位》剧照
电影里,工程师被提拔成了局长,他厌倦每天不停开会不停应酬的日子,就自己造了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且心智匹配的机器人,代替他开会应酬。
久而久之,机器人有了自己的思维,沉迷开会,甚至想恋爱。
电影里有一幕特别发人深省:工程师在梦中遇到了《道德经》作者老子,老子说福兮祸所依。
这似乎已经道出了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内核,在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隐患。
服了吧,这是1986年的电影,已经把道理得你掰扯清楚了。
那时候还引进了施瓦辛格的经典电影《终结者》,配合着看《超人》系列,内地观众开始形成固有印象:
机器人会害人。
《终结者》剧照
1990年代,美国儿童剧《电脑娃娃》引进内地,一个机器人小女孩创造了很多乐趣,这部剧收视率还能媲美热门剧《成长的烦恼》。
《电脑娃娃》剧照
国内也紧跟潮流,春晚小品,蔡明扮演机器人,和郭达一起制造笑料。机器人也有温暖,观众逐渐明白。比如,《我的机器人女友》俗套之下也暖心。
外星人外星人究竟长什么样?来自什么星球星系?历来没有定论。
我们熟知的大眼睛尖嘴猴腮的造型,也是美国好莱坞大片脑补的。
关于外星人的想象,基于科学的脑补已经不足以支撑文艺创作。各家都在用“体系”为支点创造外星人的印象。
比如,日本,通过《奥特曼》系列,把怪兽外星人搞得深入人心,宇宙英雄奥特曼成了几代人心中的光明代表。
美国人在外星人体系创造上分支太多了,《异形》系列,《星球大战》系列,各家都有自己的外星人理解。
《星球大战》剧照
这就是为什么《三体》杀出重围的重要原因。
刘慈欣笔下诞生了独一无二的三体文明世界。三体恒星乱纪元会带来乱序的极寒或极热,三体文明必须要建造非常巨大的建筑来抵御残酷的自然环境,建筑风格类似于金字塔,和人类文明有相似之处,比如用来催眠三颗恒星的大量“摆钟”。
每一次文明进程中,三体人除了纤维状身体构造以外,体型外观都不相同。
传统理解下的外星人是高科技,丑外观,极少提及文明。
三体世界里,有多种宇宙文明。
包括地球文明、三体文明(强大但极有可能被人类超越)、魔戒文明(四维文明)、歌者文明(能毁灭太阳系的文明)、边缘文明(更加强大的文明)、魔眼文明(微观文明),还有毁灭三体第二舰队的文明、致力于重建田园宇宙的文明归零者。
这一次,带领地球和宇宙人对抗的地球文明领军者,是中国人。
中国人写的科幻,中国人拍的科幻影视,这回,“拯救地球”的必须是中国人。
《三体》的故事,歪果仁一直想拍,可他们终究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有所欠缺。他们最大的拍摄优势是烧钱。
没错,当下拍硬核科幻片,烧钱是第一头疼的问题。当然,也要把钱烧对方向,对了就是《流浪地球》,错了就是《上海堡垒》。
写在文末
科幻电影代表着当代电影技术的最高制作水准。中国人拍好科幻片,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道路。
一部好的科幻片,必须具备多种条件。
优质的剧本,脑洞大的导演,超一流的技术制作和拍摄团队,能扛科技感的优质演员,以及大把大把的钱。
中国电影在烧钱这条道路上已经越发放肆,优质演员们也逐渐扛起了科幻大旗。
《三体》叶文洁的饰演者陈瑾和王子文、《流浪地球》系列的主演吴京,没人怀疑中国演员能演好科幻。
制作技术还需要培育更多的优质人才,最缺最缺的,仍旧是剧本。
电影剧本大量源自小说,科幻也是。中国的科幻小说只是刚开了个口子,未来可期。
但相比于科幻小说作品,其实导演更缺。
国内知名大导演更擅长拍故事,对于科幻题材的把控多少有些欠缺。
未来,中国是否也会诞生几个卡梅隆、斯皮尔伯格级别的导演呢?大家拭目以待吧。
无论是口碑炸裂的电影《流浪地球2》,还是热播出圈的电视剧《三体》,也只勾勒出原著科幻世界的冰山一角,翻开大刘笔下的《三体》小说,纷至沓来的才是真正天马行空的科幻文学之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