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杂谈(杂谈员外)
无论历史题材,影视剧,还是文学作品,人们没少撞见员外。话说员外,大概十有八九的人都会说:“员外就是财主。”此言似无错,看那《水浒传》中卢俊义等几大员外,还有更早的《梁三伯与祝英台》中的祝员外,不都是财主么?
其实,员外是一种官衔。员外者,“ 员数外别置”之谓也,也就是超编制的或编制外的官员。如今的官场如厅局处长被称为“长”字号,“员”字号的是平头百姓,但古时候的官都是“员”字号的。编制满了,再要封官,特别是财主们要肯花银子,都可以捐一个官职,只好别置员外。由此不难看出,这员外绝非什么人才济济之征兆,也并非安慰那些年纪大、资格老的有功之臣的权宜之计,十有八九,倒是“冗官”、“冗员”“涨出来”的一个标志。果然,武则天当皇帝时,就有一首讥讽时政的民谣:“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欋椎侍御史,碗脱校书郎。”补阙、拾遗、御史、校书郎之类的官,多得可以用车载、用斗量、用耙推,且都像出自一个模子,批量印出来的一般,可见这封官之多、之滥,实已令人瞠目。
若此,行贿送礼的可以员外,滥竽充数的也可以当官,这“员”这“官”在人们的心目中就大大地掉了价。何况佞人蜂涌,庸才济济,劣币摒良币,被挤掉的不是清廉、正直者,也是能为国为民办点实事之才。
华夏历史上还有过一种叫员外郎的官。隋开皇六年(公元568年),在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次官,或称副郎,相当于今天的副司长。唐、宋、辽、金、元、明、清沿其制,以郎中、员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虽时号员外,实已在编制定员之内。后世因员外类官职可以捐买,故富豪皆称员外。元朝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有载:“俺们这里有几贯钱的人,都称他做员外,无过是个土财主,没品职的。”
“员外”可以卖钱,这也正是它的末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