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杀牛的师傅(苗家杀牛祭祖的来历)

苗族杀牛的师傅(苗家杀牛祭祖的来历)(1)

古蔺是泸州的一个县,古蔺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县,特别以苗族为主,包括马嘶苗族乡、箭竹苗族乡,大寨苗族乡等等。苗族的历史悠久,南越族原住居民与其有渊源,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

商周时期,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从事农业稻作。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至黔(贵州)、至滇(云南)。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

苗族杀牛的师傅(苗家杀牛祭祖的来历)(2)

今天沽酒客就来为大家讲述一个流传在泸州古蔺县苗族地区的民间故事。来了解一下他们的民俗文化。

传说,苗族同胞的始祖,是一个为财主放牛的奴隶娃子。他无家无业,无亲无友,只好与牛相依为命。白天夜晚都与牛在一起。牛很通人性,只要听见他的脚步声,就会抬起头来看;他吹一声口哨,所有的牛就会向他走拢来。风风雨雨,年年月月,日子一长,这放牛奴隶娃子和牛结下了深厚感情。

苗族杀牛的师傅(苗家杀牛祭祖的来历)(3)

这个苗家的始祖放牛娃子,在财主家劳苦了半辈子,终于得到东家的同意,跟一个女奴隶娃子成了亲。为了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养家糊口,独立生活,他几十年工钱不要,只请求财主给他一块山草地,让他开荒种粮,维持生活。

东家想了想划得来,就答应了。划地那天,东家在前面划分士地,他在后边将山草挽成草疙瘩为界。划定以后,他回头看,挽的草疙整整齐齐地圈了一圈。有了自己的土地,他非常高兴地回家告诉了妻子。两口子都为苗家从此有了自己的土地而兴奋得睡不着觉。

苗族杀牛的师傅(苗家杀牛祭祖的来历)(4)

谁知,祸从天降,害自牛来。一天,放牛娃有病不能上山放牛,请另一个奴隶去帮他放牛。不料,牛群进入山草地,将他挽作地界的青草疙瘩全部吃光。他得知后,赶忙去求东家重新指点,以免开启地来多找麻烦。

这个财主是个黑心肠,东家不但不重新指点地界,反耍无赖地说:“土地我已划给你了,地界你也结草为凭的。只要有草疙瘩为界的,你尽管开垦。没有草疙瘩为凭的,不许动一寸土。如有违者,格杀勿论!”

已经到手的土地又失去了。这位苗族始祖,一气成疾,不久就含恨死去。他在临终前,告诉已经怀孕的妻子,要让儿孙知道,牛也是苗家仇敌。其实现在想来还是上了那黑心财主的当。不过当时这位老祖也是太过生气,完全没有想到事情的原因,牛看是惹祸的根源,真正的罪魁还是算计老实人的财主才是。

苗族杀牛的师傅(苗家杀牛祭祖的来历)(5)

苗家始祖的儿子长大成人以后,为了告慰先父英灵,就把牛杀死,在先父坟前祭祀。从此,苗族同胞就一代一代传下了杀牛祭祖的风俗习惯。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不过民俗的来历总有它的一个依据罢了。

事实上,可能各地来历有所差异,传说也不一样, 苗族的祖先蚩尤战败后,苗族人民经历了无数次、规模不等的迁徙,为了躲避其他族人的追杀,一般居住在深山高林,过着远离机器、刀耕火种、靠天靠地的苦难生活。从而形成了一些信奉自然的苗族文化,比如逢年过节拜祭山神、水母娘娘。除此之外,春节过后,下地干活这一天会拜祭锄头、斧等铁具。苗族人对猎物、牲畜也很敬奉,出去打猎前先祭祀打猎工具、烧香拜山神等,以保佑打到猎物,不让族人饿肚子。把肉吃完后,留下猎物的头颅,挂在很显眼的地方,烧香祭拜。

苗族杀牛的师傅(苗家杀牛祭祖的来历)(6)

所以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则是,古代苗族的首领是蚩尤,他被轩辕黄帝打败并杀死,后来大将军夸佛带领苗族人民由北转南,途中夸佛又被轩辕大兵射死。夸佛身边的壮士被选为超度死者的“路师”,歌颂蚩尤、夸佛的功绩,在埋葬蚩尤、夸佛的地方,用吹芦笙、敲战鼓、吹牛角等方式来驱赶虎豹,夸佛的战马听到战鼓齐鸣,以为出站了,奔断缦绳,见主人已死,便四处踏地,两眼落泪,不饮不食,几天后,战马死去。后来,苗族祭祖时,便杀死耕牛,以代替战马,引导亡魂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

当然具体怎么样,对民俗民族文化有兴趣的你还可以深入研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