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亲子阅读才是正确的(孩子阅读习惯培养)
怎么样亲子阅读才是正确的
上节课咱们讲了“自主阅读才是真正的阅读”,这节课我要讲的是另一个重要理念,亲子共读不是真正的阅读,也无法帮孩子学会自己读。
明确地说,我反对把亲子共读作为培养孩子阅读的方法,我认为亲子共读不但无法帮助孩子发展出强大的阅读能力,甚至会毁掉孩子目前的阅读生活和未来的阅读可能。
目前,亲子共读几乎被当成培养孩子阅读能力必经的、唯一的途径,而且这种“共读”几乎覆盖孩子的全部阅读生活。这种现象的成因可能比较复杂,咱们在这里不做讨论,作为一个家庭教育研究者、和爱阅读的孩子妈妈,我只想负责任地跟你说说,为什么父母需要摆脱对亲子共读的执迷。
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我频繁遇到关于亲子共读效果的问题。
父母们先是发现,亲子共读变成了爸妈阅读,大人给孩子读书、讲书的热情很高,但孩子的兴致显然没那么高,总是各种不配合。
这样读过三五年之后,父母认为孩子应该能自己读了,又常常发现,离开亲子共读,孩子对自己看书一丁点兴趣都没有。
通过亲子共读,孩子的阅读能力有所提升,也算是一个收获,但很可惜,这个希望也常常落空。我遇到的提问里,有读不懂课文的,读不懂数学题的,有写作业都得父母先帮着读才能做的,而提问的父母都说孩子上学之前很喜欢阅读,也都读过不少书。
为什么父母这么努力地做亲子共读,却培养出不爱读也不会读的孩子呢?
我认为,根本原因是,亲子共读是一种明显高介入、高干预的阅读培养方式,对培养孩子自己读起到的是完全相反的作用。
首先,它造成孩子在阅读上对父母的严重依赖
亲子共读推崇的方式是,阅读时,父母要陪伴在孩子身边,给孩子读书,给孩子讲解,而且做得越久越好。这种方式一开始就把阅读活动固定在“孩子读、大人陪”的场景,让孩子认为阅读就必须得由父母“陪着做”甚至“帮着做”。
接着,它把阅读变成了填鸭式的活动
阅读原本是主动觅食的活动,一个自主阅读的孩子会积极寻找各种有趣的书来读,边读边活跃地思考,但做亲子共读的父母,常常不顾孩子的接受能力,只管单向输出,而且不鼓励孩子自己思考,不允许孩子提问和讨论。
于是,在亲子共读活动中,孩子的阅读者角色就完全被父母替代了
父母既是阅读的导演,主导读什么、怎么读、阅读进程,同时还是阅读的主角,孩子成了与阅读活动本身无关的听众。名为“共读”,本质上却是“父母读”不是“孩子读”。
我有一个说法,叫“共读如喂饭”。吃饭困难的孩子,通常是从小被喂饭的孩子,他们没有机会练习自己吃饭。很大程度上,亲子共读和给孩子喂饭一样,都是让孩子失去了自己学习和实践的机
曾经有妈妈问我,“如果不做亲子共读,孩子怎么才能过渡到自主阅读呢?”我的观点是,如果一开始孩子就是自主阅读的,又哪儿用得着过渡呢?亲子共读就从来不应该出现在孩子的阅读生活中,听到这儿,你可能会想,孩子小时候,拿着书来找父母读不是常有的事儿吗?这就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到底如何区分亲子共读和自主阅读?
我教你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识别阅读活动由谁主导。由孩子发起和主导的,是自主阅读,由父母发起和主导的,是亲子共读。
咱们用几个典型场景说明一下
比如给孩子读书。如果是孩子找你,跟你说,“妈妈,我不认识这些字,你给我读”,这是孩子在自主阅读。如果是你找孩子,跟他说“宝贝,咱们今天读这本书”,这是你在找孩子做亲子共读。
比如给孩子讲书。如果孩子找你给他讲,是孩子在自主阅读,只不过需要你帮点小忙,如果你在孩子看书时主动去找他,要给他讲,这就是你要做亲子共读。
再比如阅读时提问。如果是孩子主动向你提问,是孩子在自主阅读;如果是你向孩子提问或者引导孩子向你提问,就是父母试图介入,把自主阅读变成亲子共读。
学会识别阅读活动由谁主导,父母就可以有意识地控制参与孩子阅读活动的尺度。我建议的尺度是,父母的参与和帮助不超出孩子的实际需要,不会影响孩子对阅读活动的主导权。简单说,就是孩子要求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不要过于积极地做过了头。
那么,如果孩子已经习惯了亲子共读,还有没有办法过渡到自主阅读呢?
我的看法是,如果你一直坚持亲子共读,这个过渡很难自然发生,但做出有效的改变,过渡也不是无法实现。我有五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让孩子开始与书独处
与书独处就是孩子自己跟书呆在一起。这没什么难的,但习惯了亲子阅读的孩子,就会缺乏与书独处的体验。
其实在一岁以内,有书放在手边的孩子,都会自己拿起书来随便翻看,但父母常常从这里就开始介入。于是自主阅读的萌芽,就变成了亲子共读的开端。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习惯了只要看书就得大人陪着,你可以温和地告诉他:你先自己看,有什么问题再找爸爸妈妈来问。孩子一旦开始尝试自己看,很快就会发现,这比跟父母一起看有趣太多。
第二个建议,让孩子自己发现惊喜
一位读者曾经发给我一段亲子共读的视频,说觉得孩子阅读时一点都不投入,让我帮看看问题出在哪儿。视频里,妈妈和孩子对坐,妈妈拿着本书,绘声绘色地讲解,孩子坐在对面,眼光根本就没有停在书上,对妈妈的讲解也无动于衷。
这样的场景当然让父母挫败,但孩子不投入,其实毫不奇怪。在亲子共读中,孩子得到的,基本上是父母通过语言、语气、表情传达出来的“二手体验”,感染力和吸引力都差得太多。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唯一的办法是把书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惊喜。
第三个建议,帮孩子学会“自己拿书来读”
习惯亲子共读的孩子会缺乏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包括:不道我现在想不想看书;不道我想看什么书;不会找到想看的书;不会打开书看。
要帮孩子学会“自己拿书来读”,父母可以给孩子准备专门的书架,把书架放在孩子拿取方便的位置,告诉他,书架上的书,他想怎么看就怎么看。同时也要克制自己,在阅读上,不再事无巨细地参与,当然,还要给孩子留出自由阅读的时间。
第四个建议,降低对孩子阅读的要求,减少对孩子阅读的指点
对阅读有多重视,对孩子阅读的要求就有多高,这让很多父母在鼓励孩子自主阅读上相当矛盾,我知道应该让孩子自己读,但孩子要是读得不好、收获不大怎么办?
要让孩子能从亲子共读顺利地过渡到自主阅读,父母需要调整心态,降低对孩子阅读的要求,同时在孩子自己读时,减少各种“指点”,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法自由地读。
第五,帮孩子找到适合的过渡读物
一些孩子在亲子共读过渡到自主阅读时出现困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父母操之过急,希望他能一下子从亲子共读绘本,过渡到能读比绘本难度高很多的读物,或者从只读文字量很小的书,过渡到读纯文字书。
当然,这并不现实。长期做亲子共读的孩子,自己阅读能力其实非常有限,所以父母需要接受孩子阅读能力的现状,允许孩子从他现阶段能“读得进去”的书入手。最好的办法,是带孩子到书店去,让他自己选择。
说过如何从亲子共读过渡到自主阅读,我想再跟你讨论一个误解。
一些父母坚持做亲子共读,是因为觉得这件事特别美好,亲子共读的时光特别值得珍惜。我的看 法有所不同。
亲子关系当然很重要,但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都可以密切亲子关系、让父母和孩子共享美好的亲子时光,比如一家人好好吃饭、一家人好好聊天,为什么非得得做亲子共读这种又费时费力又影响孩子阅读能力发展的事呢?
我有一句话,希望能帮你区分这两件事,叫“亲子的归亲子,阅读的归阅读”,让孩子的阅读活动和亲子关系解绑,才是对亲子关系和阅读都更有益的事。
好,来小结一下。咱们这节课主要讲的是,亲子共读不是真正的阅读,也无法帮孩子学会自己读;孩子的阅读培养,需要从自主阅读开始;父母可以通过识别谁是阅读活动的主导者,来区分自主阅读和亲子共读,父母对孩子阅读的参与和帮助,应该不超出孩子的实际需要,不影响孩子对阅读活动的主导权;已经在进行亲子共读的父母需要让孩子开始与书独处,让孩子自己发现惊喜,帮孩子学会“自己拿书来读”,降低对孩子阅读的要求,减少指点,并帮孩子找到适合的过渡读物,引导孩子逐渐从亲子共读过渡到自主阅读
这节课的密度有点大,如果你一时理解不了,也别着急,咱们这个模块后面要讲到的九个具体方法,都是用来帮孩子摆脱亲子共读,达到自主阅读的,你可以边听边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