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二岳飞(精忠岳飞两首满江红)

文 / 文化星河

前言: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其生活的南宋,偏安一隅,在与金朝的战争中处于下风。岳飞及其创建的岳家军,力主抗金,收复旧河山,在金军中留下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叹。但是,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没有抗金的强烈意愿,最后岳飞壮志难酬,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

满江红其二岳飞(精忠岳飞两首满江红)(1)

岳飞的传世作品不多,其中《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满江红·怒发冲冠》,这两首《满江红》是十分出色的诗作,不在于其辞藻有多么的华丽,而是在于诗作里饱含的爱国情怀,让人肃然起敬。下面分别看一看这两首词,感受岳武穆的爱国热情和理想抱负。

一、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岳飞

这首《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是一首抒怀词,抒发了岳飞的志向。南宋绍兴四年,岳飞收复襄阳六州驻扎鄂州(今湖北武昌)。绍兴七年,岳飞要求朝廷增兵以求收复中原,没有被采纳。绍兴八年春,登黄鹤楼北望中原,写下这首词。

满江红其二岳飞(精忠岳飞两首满江红)(2)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以及“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都是写故国汴京的繁华景象。“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话头一转,现在却只是满是铁骑,风尘恶劣。“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士兵都在哪?被屠戮,人民都在哪?被无辜杀害。岳飞的自问自答,饱含了多少的愤恨,其想以兵锋收复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这一句笔者认为是全词,岳飞这篇词的中心句,岳飞心怀人民,希望能够以精锐的军队,收复中原,实现抱负。“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到时候,再来重游黄鹤楼,想来又是另一番景象。全词叙事严谨,表达出岳飞精忠报国的壮志豪情,辞藻虽不华丽,但是饱含爱国爱民的真挚感情。

二、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

这首著名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可以说是岳飞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满篇都是悲愤之意,满篇都是爱国之情。“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这几句饱含着岳飞之怒,愤怒中原未复,愤怒报国无门。“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几句在于岳飞对自己的激励,既是对自己的鼓励,也是对抗金将士们的鼓励,希望自己能够继续立功,为国家作出贡献。

满江红其二岳飞(精忠岳飞两首满江红)(3)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几句十分有名,将对敌人的愤恨和希望收复河山的意愿表现的十分的强烈、具体。“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表现的十分具体,也表现出了自己的忠心为国之情。

《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岳飞的名作,也是其理想抱负的具体体现,没有爱国的忠心,就一定写不出这样让人肃然起敬的诗句。

满江红其二岳飞(精忠岳飞两首满江红)(4)

结语:南宋杰出的抗金将领岳飞,其高尚的品行在千百年来为世人传唱,这两首《满江红》,写作背景和地点不尽相同,但是饱含的爱国之心、爱民之情,却是一致的。正是这精忠爱国的感情,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后人所纪念。

参考书目:《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满江红·怒发冲冠》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本文为原创文字,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与引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