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练是一门学问(专访教练)

乔健

埃里克森卓越校友

ICF PCC教练

当教练是一门学问(专访教练)(1)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午后,埃里克森的卓越校友ICF PCC教练乔健 (在埃里克森大家都亲切的称呼她为乔姐或者Gina姐姐)与我们在线上分享了学习教练一年多以来的体验和觉察。

在她娓娓道来的话语中,她的平和与智慧中流淌着对教练由衷的热爱,一年多的时间教练在她身上发生了很多神奇的化学反应。

以下是根据乔健的口述整理。

我一直就是一个比较喜欢提问题的人,平时工作和生活中对很多人和事都非常好奇,总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直到我来到了埃里克森《教练的艺术与科学》的课堂上,老师讲到什么是教练,怎么聆听,如何提问,以及那些教练工具,我猛然发现,这就是我啊!只是以前不知道这就是教练。

带着浓厚的兴趣与好奇,一口气完成了一模到四模,之后又参加了PCC辅导包,终于今年上半年通过了PCC口试。

01

在这期间,我到处找小伙伴做练习,有点上瘾的感觉。我的助理都知道当我做教练的时候是一定不可以打扰的。

令我非常欣喜的是,在和大家做教练的过程中,不断有人向我反馈,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了哪些进步,做了哪些决定,当大家向我表达感谢和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的时候,我是最幸福的。

所以我也决定,在未来我一定要把教练坚持做下去,帮助到更多的人。

于我而言,教练的意义就像在别人的生命中种下了一颗种子,通过与他/她同在的陪伴与如是的镜像,向他/她的潜意识发出邀请,去观照现状。

这颗种子也许并不会马上结出果实,它可能孕育一年,两年甚至更久,直到有一天破土而出,变成强大的生命力,蓬勃生长,人生从此不同。

回望这个历程,那个播种的过程极其其珍贵的。

教练就像一个个播种的人,好好地呵护每一颗种子,让它自然充分的生长,不企图结果。

每个人的生命历程都会经历从觉察到觉醒的过程,教练就是开启觉察的那把钥匙,很多人因此踏上了英雄之旅。我坚信教练们都有颗助人的心,都愿意用好的方式去帮助别人,以慈悲去陪伴,用祝福去成全。

这也是一个互相赋能的过程,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教练本身也会在做教练的过程中不断修行,觉察,升华。

在不断在投入和抽离中切换,流动的跟随与客户同频,也会让我产生更多学习的愿望,持续学习,关注更多跟生命成长相关的课题,开启了新的大门。

当我走入更加深入的学习之旅去了解自己,了解“道”,再反观,教练的提问和倾听却是最容易走进来的台阶,最容易打开的那扇大门。

02

教练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是,coachee需要自己定义课题。

不同于咨询是就已经设定的课题寻找解决方案,在没有确定拿到合约之前,谁也不知道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哪个地方有卡点,因此无法提前准备。

当教练是一门学问(专访教练)(2)

所以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coachee,而是有改变需求、知道卡点在哪里的人,能够去定义问题本身也是一种能力。

初作教练时,我总是非常希望让coachee进入那个美好的愿景画面,后来,我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被带入逻辑层次,有些人就是很难进入画面感,最多也就停留在战略层面。

这时就需要自己回到教练位置,只做一个管道,跟随着他/她的流动,去到他/她觉得舒服的地方,尊重coachee的特点和节奏。

曾经我非常享受做教练,而不太愿意做客户。

PCC辅导包的辅导老师对我说:一定要多去做客户,这样才能感知到哪些问题和方式是有力量、有成果的。

比如“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我觉得比较机械比较套路,不太理解为什么考官要求每次都要问出来,硬梆梆的。

直到有一次我做了客户,当我的教练在问我“为什么这对你来说这么重要”时,我被深深的感动和震撼。

我似乎并没有深入的思考过这个问题,但在他的启发下,发掘到了巨大的能量。

03

教练的功力一定是需要练的,我是初学者,我尽量会刻意每天安排出时间来做教练。

因为每个人都很忙,如果不刻意留出时间,保持一定频次的练习,别说状态,就连熟悉都做不到。

所以PCC要求500个小时,MCC要求2500个小数是对质量的保证。

当认认真真的练习了500个小时以上,这套模型也好,思维方式也好,就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自己也变成了教练的一部分。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练状态。

就好比练武,最开始肯定要从扎马步,从每个动作的学习、练习开始,之后再串成一套武功。

等到了一定阶段可能就各自成为武林门派,你是武当,我是峨眉,大家互相切磋,华山论剑。

再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所学的所有武功套路都要抛掉,出的任何招数只是跟随流动,是听从直觉和内心。

喜欢做教练的人一定是对人很感兴趣的人,这就是天赋。

这些人也非常注重自己的在实践中修行,认为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

成为一个好的教练是需要把技术扎根在土壤里,有种子,有水有阳光,结合自身的特点,走到自己的内在,才能开出花来。

当教练是一门学问(专访教练)(3)

可能我的人格底色就是对人充满了好奇。

我一直很喜欢面试人,也喜欢观察这个人一年后、十年后会成为什么样。

学习了教练之后,我会把面试做成教练型面试,问问候选人“通过这次面试希望达到什么成果”,有的回答希望更加了解公司的文化,希望得到一些真实反馈,譬如是否和这个岗位匹配。之后我就顺着候选人的思路流动下去。

这个过程非常有趣。有一些候选人在面试时还会比较犹豫,但是面试完了会说,通过面试官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企业文化,这家企业真好,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其实我做的就是在这有限的时间带着好奇去看见他、听见他,并给予共鸣,让候选人感觉到自己的生命能量在被另一个人共振。

去年刚上完二模,学习了迪士尼策略和时间线。回来在我们部门的云业务团队使用了这些工具。

比如问问大家:

这块业务大家希望做成什么样的?

我们希望明年有什么成果呢?

如果从这个时间倒推,我们第一步需要做的是什么?

大家在这个过程中,非常激动,一同畅想希望共创的成果。非常开心的是,今年我们成功地launch了云业务。

当然做为一家公司高管,不可能什么都用教练的方式解决,该说也说,该骂也骂。但在一些跨部门协作以及大家遇到困难卡点的时候,教练就是个好方法。

04

关于考PCC口试,这个过程真的不容易。

我被批评过很多次,甚至一度非常挫败,也在想要不要放弃,好在最后自己坚持下来了。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练习、复习、练习、复习,一点点地把每个坎给迈过去。在每一次doing的时候,不断坚定。

我真的建议大家一定要参加辅导包,如果真的希望自己的教练能力大幅提升的话。因为在每次辅导中,你会得到非常真实的反馈,会遇到不同的人,让自己更加内省,深入觉察。

关于教练的隐喻,我一直在改变,从前我觉得自己是个太阳,但太耀眼会灼伤人;

后来又变成了火把,这刚好跟埃里克森的logo一样,我希望做一个点燃别人的人;

再到后来的流水,可以冲刷流经洗涤;

此时此刻,我的隐喻是大地,肥沃的土地,种子可以发芽,自然生长。

如果阳光灿烂、长势蓬勃,我欢喜,如果冰天雪地、万物枯萎,我也安然。

人都有不同的面向,这便是我作为教练时的样子。我希望把这些分享出来,用真实的力量去唤醒更多的人,与更多的人成为教练路上的同行者。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如此热爱教练?因为那就是我啊。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