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忘的记忆65(零星的记忆六十六)

熬苞米粥里有饭豆是绝配,高粱米干饭、苞米碴子干饭、还是后来的大米饭要是加上大芸豆,那是饺子都不换的。苞米面、白面、粉面子、土豆模糊、粉渣、黄米面等等,要是加上芸豆馅,不能说是奇香无比,但也是百吃不厌的。

每当奶奶、妈妈在包豆包前,烀好了豆馅的时候,我最愿意帮忙怼豆馅了。妈妈总是表扬我豆馅怼得好、怼得细。有时候用擀面杖,有时候用玻璃瓶子,有时候用豆杵子怼得碎碎的,还有的时候用菜刀一顿乱剁,加上点糖精,或者是自己家熬的糖稀,然后就开始攥豆馅。刚刚攥出来豆馅,我总是迫不及待地要吃上几个,真是又香又甜,有时候吃得直打饱嗝还没吃够,还想再吃。

据中医研究:芸豆具有温中下气,利肠胃止逆,益肾补元的作用。芸豆是高钾,高镁,低钠食品,尤其适合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血脂患者食用。芸豆中的独特成分,还有激活

T淋巴细胞,促进脱氧核糖核酸合成等功能,对肿瘤细胞的发展有抑制作用。芸豆还有皂苷,尿素酶和多种球蛋白等独特成分,可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抗病能力。芸豆不宜生食,因为芸豆生食会产生毒素,导致腹泻,呕吐等现象。芸豆在消化吸收过程中会产气体,造成腹胀,因此消化不良,慢性消化道疾病,腹胀患者应尽量少食。

科学研究证明:芸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A、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C、维生素E、钙、磷、钠等成分。经常食用芸豆能够为机体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从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另外芸豆还有丰富的钙元素,每100克带皮芸豆含钙达349毫克,是黄豆的近两倍。其蛋白质含量高于鸡肉,钙含量是鸡的7倍多,铁为4倍,B族维生素也高于鸡肉。

如此说来,应该多吃芸豆,少吃鸡肉了。这种说法你不一定同意!

不管怎么研究,生活实践是最好的证明:饭豆能吃,好吃,营养丰富,而且必须吃熟透了的。并不是因为饭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才吃的,它就是天然的食材。吃得打着饱嗝自然问题不大,但是吃多了,肚子里发出来警告的时候尽量远离人群,因为会有大量的气体从人的下面气道跑出来,可能会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甚至影响你的威望,那个味道你懂的!可能是自然界的一些植物,和某些动物会喜欢的。

进入秋收阶段,活计多了起来,人人都起早贪黑地忙活着收获一年的劳动果实。

淡忘的记忆65(零星的记忆六十六)(1)

图片来源于网络 谷穗子

淡忘的记忆65(零星的记忆六十六)(2)

图片来源于网络 谷穗子

淡忘的记忆65(零星的记忆六十六)(3)

图片来源于网络 谷穗子

秋风起来了,要割大田了。一般是要先割谷子、糜子,因为怕秋风把粒子摇掉了,再加上谷穗子或者是糜穗子被风吹的相互磨蹭,粒子也要掉下来,那样就是到手的粮食白白地损失了。

割谷子或者糜子就怕早晨那二三十分钟,此时,谷子或者糜子上面挂满了霜花。看上去很美,真的很冻手!那时候,一般人都没有手套儿,就是赤手空拳的去抓谷子。几把以后就好些了。但是,霜花下去了以后,谷子秆儿干了,又开始磨手了。割一天谷子,双手磨得十分光滑,再过几天,老茧子都磨满了。母亲告诉我说那是磨漏(楼)了。

割谷子和糜子的操作方法相同,都是要分撇子的。如果你是正撇(右撇),你要站在要割那垅的左面垅沟里,用镰刀搭回来并且稍微压弯一绺谷子或者糜子,然后左手向前抓住谷子穗以下的杆儿上,抓住以后,镰刀下滑从根儿上一刀割下来就行了。如果趟子厚,可能是两刀或者三刀才能割下来。接着前进一步,继续抓住谷子或者糜子,然后一刀割下来,就是这样反复折腾。左撇子相反方向动作。

割谷子或者糜子和以后的高粱、黄豆,都是整工拿六条垅,记十二分,依次递减。我是第一次割大田,傻子过年看隔壁。和我一般大的怎么拿垅,学习一下就知道了。我发现他们都是拿四条垅。好了,我也割四条。先开趟子放腰儿,回来再扶腿儿。扶最后一条腿儿的时候,再捆捆,拿个子。这时候不像割麦子有专人拿个子了,都要自己拿。要是快手就占便宜,因为他的个子是撂底儿,其他人都要往上码个子。和码麦子一样,十四捆一码子。

割谷子和糜子要按垅走,碰上趟地的好手,垅口收得紧,是一个紧口垅,你就方便多了。这时候的谷子或者糜子你一刀就可以掏透,就是一刀就能割下来。如果趟地的垅口没有收上去,是一个敞口垅,你就占大便宜了。人家一刀,你要两刀。要多锻炼你一次,苦不堪言哪!我的趟子只摊上一条敞口垅,还算是天照应吧!但是我是第一次割谷子,手把儿还不行,还没有见过这个阵势。不干不知道,这才是真刀真枪地上阵了,不玩儿虚头巴脑的,你不用力气就割不下来。你用力气就累挺。没办法!这真是拼命了。

老打头的经常说:“你说的这个活儿这玩应,谁也交不下它。它妈的它没亲没厚,谁干它妈的它累谁!”

看看快要到肩膀头高的谷子,我开始放腰儿了。因为排刀,我放腰儿的时候,就让大家落得老远了。人家都扶腿儿了,我的腰儿还没有放完呢。我还是老办法,卖气儿了。看看我的同龄人,只有两个比我慢点的,其他人都在前面。我放腰儿到了地中间的时候,邻居家的那个庄稼活特别好的、割麦子时候和我学习磨镰刀的姑娘跟我招手。让我过去到她的趟子上去,她和我中间隔着一个四条垅的趟子。她拿着整刀,六条垅。我横穿过几垅,到了她的趟子上,她示意我不要出声。附近有两三个人,都在聚精会神地拽镰刀呢。她往地下指了指,我低头一看,啊!好家伙!一棵硕大的黑悠悠(天天)秧,快要和谷子一样高了。上面满满的都是黑透了的果实。这也不是哪个不长眼睛的,放秋垅的时候留下来的,也可能是故意留的。不管他了,我们两个蹲下来开始享受这人间美味了,足足吃了半小时,我都吃饱了,秧上还有许多没有吃没呢,这棵秧太大了。看看我不吃了,她示意我赶紧回去割谷子。我猫着腰回到自己的趟子上,一边儿打着饱嗝,一边割谷子。反正也是落后了,着忙也要把谷子割下来。我有了割稗子的教训,这次是把茬口压得低低的,镰刀割在垅上的土里面了。为的就是多割下来一点儿马草。

割谷子或者糜子也是有技巧的,空有力气不行。除了趟地的影响之外,手上功夫也是拼搏的大项。如果一把儿一把儿地割,就像是小鸡啄米~零签。应该是抓住一大把割下来,叫割一刀;然后用大拇指掯住不撒手再继续抓住一把割下来,叫两刀;再继续抓住一把割下来揽在手上和腕子里,有的人能连续抓住三把,也叫三刀,有的人能抓住五把,再放下来到腰儿上去。能抓住大把的,放的腰儿也稀,捆的捆也大,个子也少拿,这样就省工省事,比平常人快多了。

据说后屯三队有一个姓王的,他可以上抱,一抱差不多就是一捆了,那样的效率真高啊!我们队也有几个厉害的手把儿。像那个老叔、黑瞎子、三叔、姚十三、胡家三兄弟、栾老大、还有一个王大哥、姚老姑和另外的四个姑娘,队里人都叫她们四个姐妹的等等,都是庄稼地里的好手!这些人干起活来,个个犹如猛虎下山,蛟龙出海,势不可挡!

传说是传说,我亲眼看见的我才信服。就说那个王大哥和老叔两个吧,他们的手里都可以掯住四五刀谷子,就是小半捆。我是打柴火出身,练习练习也很快就能掯住三刀以上的谷子了,但是走刀没有人家煞楞。站在旁边你看,人家的镰刀你似乎都看不见怎么出手,又怎么搂回来的。就是能听见唰唰唰的割下来谷子的声音,能看见一把又一把放下手里掯着的大把谷子。他们扶腿儿几乎像在垅沟里走路一样,而且还是舞蹈姿势。微微猫着腰,微微低着头,两只手一左一右,抓得抓,割得割,一收一放,没有多余的动作,没有多余的脚步,配合得天衣无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