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人讲述的故事(天南地北金东人25李国平)

2018-09-03 17:51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金东报道组 徐盼 文 缪小芬 摄

金东人讲述的故事(天南地北金东人25李国平)(1)

“新新鲜鲜李子园”,这是一句几乎每一个金华人,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们都熟悉的广告语。伴随着这样一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语,李子园企业已经走过了23个年头。去年,李子园全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超过了历史最高点。 把时光往前追溯34年,19岁的李国平靠着三头奶牛开始创业。随着养奶牛的农民越来越多,牛奶过剩卖不出去,于是李国平和三个伙伴一起办起一家炼乳作坊,产品供应上海、江苏等地的奶糖企业。一晃十年,进入而立之年的李国平决定创办一家自己的企业。1995年4月28日,浙江李子园牛奶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金东人讲述的故事(天南地北金东人25李国平)(2)

从1995年创办到1998年开始扭亏,进入2000年,李子园发力狂奔,保持50%以上的增长,个别年份销售额翻倍。到2003年,李子园的液态奶、塑瓶装灭菌奶产销量在全国进入前十。2004年,李子园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中国驰名商标,第二年成为中国名牌。李子园从一家不起眼的小厂成为浙江省乳品行业的佼佼者。

就在李国平快速扩张布局全国之时,有些项目缺乏论证,产品不对路,奶源不配套,造成亏损严重。“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在金华畅销的产品在外省也一样畅销。简单的复制导致市场不认同。”李国平反思道,意识到决策失误的李国平不得不断腕求生,不少项目黯然收场。

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三聚氰胺、毒奶粉、黄曲霉奶等行业危机更是让乳制品行业大起大落。“当时只要有行业问题,我们这些没问题的企业也要被下架、被高频率抽检。”李国平很无奈地说,“下架的损失只能是企业承受,经销商要安抚、库存要占用资金、给奶农的收购价不能低,这些都让企业很受伤。”

金东人讲述的故事(天南地北金东人25李国平)(3)

经历了高峰到低谷的历练,李子园的20年可谓跌宕起伏,而创新和诚信,一直都是引领李子园不断前进的动力,带动企业走出低谷。从2005年开始,李子园进行玉米汁开发,与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合作,经过上千次的试验,开发成功了玉米含量达25%的玉米汁(国内一般企业目前只能达到10%左右)。近几年,又开发出“牛奶煮咖啡”、“牛奶煮椰子”等“煮”字系列饮品,成为李子园新的增长点。 在李国平看来,“专业专注专心”是自己23年创业历程的深刻感悟,也是支撑李子园走出低谷重新出发的信念,更是李子园始终坚持“做好一瓶奶”的初心。“我们把一个东西做好就足够了。都说国内第一瓶液体奶出自金华,那么作为金华的本土品牌,李子园更要传承下去,坚持做好每一瓶奶。”李国平说。

金东人讲述的故事(天南地北金东人25李国平)(4)

作为土生土长的金东人,李国平感触最深的,是近几年来家乡的新农村建设,不仅环境干净整洁,村里的配套设施也齐全了,像文化礼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百姓生活有了质的提高。“每次有外地的朋友过来,我都要带他们去农村里看看,感到很自豪。”李国平说,自己的根基在金东,未来也会继续尽自己之力,为金东发展做更多实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