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场没法预知的旅程(生命是一份奇特的礼物)

生命是一场没法预知的旅程(生命是一份奇特的礼物)(1)

在成人的世界,死亡是必然会面临的事实。面对长辈的日渐衰老、自己年龄的日益增长,对于死亡的恐惧感也愈加清晰,这种难以消逝的情绪在用各种方式提醒我们,离别并不是再见的前言,而死亡是每个人人生的落幕。

我们努力珍惜挚爱的人存在的每一天,却害怕那一天的出现......

几年前,一位朋友的奶奶逝世,从未见过父亲流泪的她,在葬礼那天发现父亲哭得像个孩子。她说奶奶在世时,每顿饭都会小酌一杯,而在每年忌日那天,父亲都会对着月亮敬一杯酒。

我们深知死亡是每一个人的终点,却从未真正认识死亡的含义,谈及死亡,更多的是恐惧。

最近关于“死亡教育”的话题持续发酵,我们向勇敢面对生命真相的人推荐这9本书。从“死亡”出发,思考生命的方向和意义。

生命是一场没法预知的旅程(生命是一份奇特的礼物)(2)

施米特“生命读本”系列

生命是一场没法预知的旅程(生命是一份奇特的礼物)(3)

《奥斯卡与玫瑰奶奶》

[法]埃里克-埃玛纽埃尔·施米特 | 著

徐晓雁 |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8.8

本书与《圣经》《小王子》一起入选法国《读书》杂志“改变一生的书籍”书单。

故事讲述了10岁的倔强男孩奥斯卡的抗癌历程。奥斯卡原本机灵活泼,调皮捣蛋,却在经历了手术失败后,变得脾气暴躁,郁郁寡欢。直到有一天,古怪的玫瑰奶奶来到他的身边,告诉他“神奇12天”的传说。在玫瑰奶奶的鼓励下,他开始每天给上帝写信,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他认真观察每一天,把每一天当作十年来过。透过这些书信,奥斯卡得以想象自己人生的各个阶段:爱情、友谊、信任、危机、衰老……

当12天的“浓缩人生”即将结束时,奥斯卡重新认识了生命的意义,他说:“生命是一份奇特的礼物,我们应该试着配得上它的高贵。”

生命是一场没法预知的旅程(生命是一份奇特的礼物)(4)

《诺亚的孩子》

[法]埃里克-埃玛纽埃尔·施米特 | 著

徐晓雁 |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9.1

这本书与莫里哀、伏尔泰、雨果作品一同位列法国教育经典Top 10。

《诺亚的孩子》改编自一个二战时期的真实故事。1942年,身处战火之中的犹太小男孩约瑟夫·伯恩斯坦被改了名字和年龄,成为了“诺亚”的孩子。

这位“诺亚”是蓬斯神父,他在一座长得像猫一样的黄别墅中建起了二战中的方舟。在炮火与种族仇恨的冲击下,他在黄别墅里藏匿犹太孩子,保护犹太文化。

面临被抓捕的恐惧,小约瑟夫不断产生疑问:犹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为什么不能和别人一样?他无比期望变为其他人,摆脱自己的犹太血统。

但在“诺亚”的黄别墅里,他学会了希伯来语,接受了自己与生俱来的身份。当长大后的约瑟夫推己及人,拾起巴勒斯坦人的圆帽,他终于成为了新一任“诺亚”,也明白了任何人都值得被尊重,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而我们的生命不只对我们自己有意义。

生命是一场没法预知的旅程(生命是一份奇特的礼物)(5)

生命是一场没法预知的旅程(生命是一份奇特的礼物)(6)

《暮色将至:伟大作家的最后时刻》

[美]凯蒂·洛芙 | 著

刁俊春 |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8.5

“你务必先知死然后生,务必要知道生命临近终结的脚步急促而紧密。”

《暮色将至:伟大作家的最后时刻》是美国知名文化评论家凯蒂·洛芙的长篇传记类非虚构作品,她将死亡写进了书里,通过查看六位伟大作家人生将尽时的场景,洛芙逐渐理解了她本人对死亡的恐惧。

自父亲去世之后,悲伤一直萦绕着她,她决定通过研究死亡,来探寻人生最后时刻的真相。在序言中,她说她意欲查看死亡,故有此书。

在选取研究对象时,几个名字跃入她的脑海:苏珊·桑塔格、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约翰·厄普代克、狄兰·托马斯、莫里斯·桑达克、詹姆斯·索特。这些作家在自己的作品里描写死亡时,仿佛拥有认知死亡的智慧。洛芙认为,如果用语言捕捉死亡是不可能的事,那么这些作家是最有可能做到这件事情的人。

每个人的人生,从死亡开始,缓缓地展开,洛芙通过与艺术家生前亲人和好友交谈,梳理文字资料,重现了作家们的最后时刻,《暮色将至:伟大作家的最后时刻》便是这样一部死亡逆向传记。

出现在尾声中的詹姆斯·索特说,生命变成了书页。于是,查看死亡最终走向了对生命的阅读,将至的暮色从来不是黯淡的,而始终透着瑰丽的光亮。

生命是一场没法预知的旅程(生命是一份奇特的礼物)(7)

生命是一场没法预知的旅程(生命是一份奇特的礼物)(8)

《奇想之年》

[美] 琼·狄迪恩 | 著

陶泽慧 | 译

新星出版社 2017.1

作为“伤恸文学的经典之作”,本书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奇想之年》是美国当代作家琼·狄迪恩垂暮之年的真情告白,在狄迪恩70岁时,共同生活四十年的丈夫因病突然离世、女儿病重。她没有号啕大哭,也没有失魂落魄,平静得让亲朋以为她不需要太多安慰。事实上,她与所有失去挚爱的人一样极度脆弱,随时都会出现精神崩溃。

狄迪恩阅读了大量的医学书和与死亡相关的论文,不断推翻自己对死亡、疾病、悲伤原本的理解。她意识到,悲哀也是一种严重的疾病,要积极行动予以消解,而非等待时间去抚平……

这本充满力量的纪实作品,记录了狄迪恩生命中艰难的一年,讲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平复痛苦后的重生。

生命是一场没法预知的旅程(生命是一份奇特的礼物)(9)

生命是一场没法预知的旅程(生命是一份奇特的礼物)(10)

[美]舍温·B.努兰 | 著

林文斌/廖月娟/杜婷婷 |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9.3

“一种现代的死亡发生在医院里,在那里,死亡可以藏身,自然的腐败得以洁净,然后再用现代的葬礼来包装。”

本书英文原版How We Die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书中集中对病症进行描写,涵盖了易夺走人类生命的大多数疾病。作者作为耶鲁大学医学院教授,他将自己在诊治每一个病症的真实经历公布于众,并结合生物学与临床医学的知识,真实呈现了死亡的全貌,让人们接受——死亡是不可违逆的自然规律。

作者试图表达,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尊严地死去,只有了解死亡及病症的真相,我们才能超越对未知的死亡世界的恐惧。

生命是一场没法预知的旅程(生命是一份奇特的礼物)(11)

生命是一场没法预知的旅程(生命是一份奇特的礼物)(12)

《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

[美]欧文·亚隆 | 著

张亚 | 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1

同前部作品一样,这本书的作者欧文·亚隆也是一位医生,作为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的荣誉退休教授,他说《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是完全个人化的,来自于他自己直面死亡的经历。

书中除23个实际案例和众多文学名著、电影作品中的例子以外,作者作为一位75岁高龄的老者,探讨人们心中普遍存在却又被长期否认和压抑的对死亡的恐惧。

虽然直面死亡就如同直视骄阳一样——是一件极痛苦又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想要活着,就要真正了解人类生存的处境、人生的有限性以及短暂的生命之光。

“死亡虽是终点,但人生的意义却不会因此湮灭;死亡虽是宿命,但看待死亡的视角却可以让人们获得拯救。”

生命是一场没法预知的旅程(生命是一份奇特的礼物)(13)

生命是一场没法预知的旅程(生命是一份奇特的礼物)(14)

《当呼吸化为空气》

[美] 保罗·卡拉尼什 | 著

何雨珈 | 译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6.12

全世界只有0.0012%的人会在36岁前罹患肺癌,本书作者保罗·卡拉尼什是其中之一。当你读到这本书时,他已经不在人世。作者的身份从医生到患者骤然转变,他在用亲身经历告诉读者如何在短暂的人生中做有意义的事情。

作者曾获得过美国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并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

2013年,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自此,他开始以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身份,记录自己的余生,反思医疗、人性与生死。

有读者读后感叹:“读这本书如同读一篇长长的遗言,包含着对生的热爱、对死的诚实、对科学的坚持以及对生命的思考。生与死缠绕共生,失去任何一者,剩下的都毫无意义。感谢保罗与他的妻子,我想我会在某一天,带上一瓶威士忌,到他定居的那座小山上看看吧。”

生命是一场没法预知的旅程(生命是一份奇特的礼物)(15)

生命是一场没法预知的旅程(生命是一份奇特的礼物)(16)

《自杀作为中国问题》

吴飞 |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7.11

“中国的自杀问题,就是中国的现代性问题的一个反映。”

2002年,中国的高自杀率向全世界披露,从此自杀成为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

作者吴飞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他在书中透视自杀问题,反思中国文化中的生命观以及当代中国的文化处境。作者通过梳理西方自杀思想的传统,理解当代自杀学背后的文化假设。他认为,要理解中国的自杀问题,不能靠搬用那些自杀学理论,而要寻找中国文化中相应观念;要解决自杀问题,也不能仅仅铆在自杀这一个现象上,而要通过它来反观更重要的思想文化问题。

生命是一场没法预知的旅程(生命是一份奇特的礼物)(17)

生命是一场没法预知的旅程(生命是一份奇特的礼物)(18)

《影像中的生死课》

陆晓娅 | 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8

《影像中的生死课》的作者陆晓娅是著名的心理学专家。本书是她自2012年起在北师大开设的同名公共选修课的授课笔记实录。书中以纪实性的手法,逐一呈现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展现课堂教学过程,在解析相关生死议题的同时,分享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法。

全书以“什么样的生活值得过”为核心关切点,选取中外优秀电影,搭建与“生死”相关议题的思考平台,跨越心理学、社会学、医学、人类学、伦理学、哲学、美学等多个学科,在观影、阅读和讨论的多重对话中,协助学生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建构自身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价值观。

作者开设生死课的动机,是让死亡成为生命的参照系,在困境中审问个人的自我价值。

“告诉轻生的孩子‘你要珍惜生命’,我不太相信是有用的,所以我更愿意采取一种对话的方式,去和他们一起进行探索死亡和生命的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