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毕业什么学校啊(哈佛博士为回报祖国而学习农业)

在留学史上,很多人都怀抱着学成报效祖国的心情前去的,竺可桢院士当初就是为了回报祖国,才努力考取了第二期留美庚款公费生,而他也没有食言,他将先进的科学知识带回祖国,成了中国历史气候学、中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

竺可桢院士出生于1890年的浙江省绍兴县,少年时他的成绩就名列前茅,直到1910年,他成功考取了第二期留美庚款公费生。

竺可桢毕业什么学校啊(哈佛博士为回报祖国而学习农业)(1)

当时能够去国外留学的他,思考了很久终于选择了学习农业知识,因为当时他觉得中国是农业大国,同样也是以农立国的国家,学习农业知识更能够为祖国尽一份力,于是他进入了伊利诺大学农学院。毕业后,他成功转入哈佛大学地学系,主要是为了能够进一步学习关于农业的知识,于是他继续研读气象学。

在校期间,他因为一章文章成为了“中国科学社”的第一批成员。说起来这个“中国科学社”其实有些人并不知道它成立的初衷,当时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的任鸿隽、杨铨等中国学子组织了一个科学社,并且创相关的报刊——《科学》,目的就是为了向国内介绍科学知识与科学思想。这对当时科学知识不完善的中国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心怀同样理想的竺可桢院士,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科学》杂志最重要的作者之一。

在1918年,竺可桢院士获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这一刻,与祖国阔别了8年之久的他终于能够带着先进知识回国,实现自己最初的心愿了。令人十分钦佩的是,竺可桢院士回国之后并不接受任何的官职厚禄,反而是直接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受聘做一位老师,就讲授他在国外学到的知识,即地理和天文气象课。当时的他自己编写讲义,将先进的地理与气象学说都编进去,内容可谓是非常的丰富与新颖。另外他还在课外带领学生去参观学习。

竺可桢毕业什么学校啊(哈佛博士为回报祖国而学习农业)(2)

在国内小有名气的他,却依旧在各个学校讲授气象学与地理学,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南开大学等高等学校,当然,其中的东南大学就是他筹建而成的。

直到1928年,竺可桢院士应当时的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院长之邀,在南京北极阁成功筹建气象研究所,并任所长。

自此,竺可桢院士就开始带头开拓气象研究,全力创建了气象台高空观测、天气预报和气象广播等业务,为全国气象台站建设提供了模板,另外他还出版了中国第一本近代《气象学》,在8年的时间里,他发表论著约50篇。

1948年竺可桢院士众望所归,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他又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竺可桢毕业什么学校啊(哈佛博士为回报祖国而学习农业)(3)

竺可桢院士不仅在历史地震学方面有突出的贡献,还是“可持续发展”的先行者,在2008年,被评选为“中国十大科技传播优秀人物”

当然在研究气象学的时候,他还没有丢掉自己的老本行,担任了浙大的校长,并且让原本只有16个系的浙大发展到了30个系与10个研究所,从原来的70余名教授发展到200余名。

他提出大学要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领袖人才,而浙大的学生钱人元、叶笃正、谷超豪等人都是心怀天下,几乎全都成了新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这一点不是常人能够做到的,向竺可桢院士致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