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爱因斯坦有关的小故事(与爱因斯坦并列)
这里是世界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拥有着丰富的矿物资源和动植物资源。
可你是否知道,
这片辽阔而充满野性的大陆,
也是疟疾肆虐的地方!
2017年,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全球约有2.19亿疟疾病例,
大约80%的疟疾病例发生在非洲。
去非洲工作过的中国人笑称,
没有得过疟疾,
你都不算去过非洲。
其实疟疾这个病,
中国人并不陌生,
它是由一种叫疟原虫的寄生虫
侵入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
发病后常常表现为
发高烧、全身出汗、时冷时热,
俗称:打摆子!
上世纪60年代,
疟疾开始在中国疯狂肆虐。
是她用50年的求索、
甚至不惜亲自试药,
才发现了治疗疟疾的最有效、
且廉价的青蒿素药物,
她就是:屠呦呦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没有人会预料到,
“屠呦呦”这个取自《诗经》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中的名字。
似乎在冥冥之中预言了,
2000多年后,
屠呦呦与诗句中的那株“蒿”的缘分。
而这缘分也改变了全世界无数人的命运……
“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
在上世纪60年代,
越南战争陷入拉锯。
无数士兵因为感染疟疾死亡。
中国南方也成了疟疾重灾区。
越南主席胡志明亲自来到中国,
提出了支援抗疟药物和方法的请求,
而在革命战争时期
曾感染过疟疾、深知其害的毛泽东回答:
“解决你们的问题,
也是解决我们的问题。”
于是,在1967年,
全国60多个单位,500名科研人员,
一个特殊的科研集体,
悄悄开始了一项代号“523”的使命,
研究的重点是防治疟疾新药。
在中医研究院工作了14年的屠呦呦,
既是北京大学高材生,
同时还具备中医背景,科研成果丰富且勤奋。
于是39岁的屠呦呦,
被任命为“523项目”研究组的组长,
分配给她的任务是寻找抗疟新药。
在此之前,美国曾耗资4.5亿美元,
筛选了21.4万个化合物,
想攻克这一人类难题。
可惜他们全都失败了。
所以当所有人走进实验室,
面对着如此简陋的设备、
如此艰苦的研究环境时,
大家都产生这样的质疑:
“人家美国那么先进的技术都不行,
国内的条件这么艰苦,
设备这么陈旧,我们能出奇迹吗?”
屠呦呦听到大家的质疑后,
坚定地说:
“没有行不行,
只有肯不肯坚持的问题。”
“事业肯定是放在第一位的”
于是有着中医药工作经验的屠呦呦,
带领小组成员,
开始把目光转向了老祖宗的智慧中。
他们走访了无数中医,
研究了近千份的药方。
当时有2000多个关于疟疾的药方,
需要一一实验排查。
屠呦呦就带领着小组的研究人员,
每天没日没夜地翻阅这些书籍药方。
巨大的工作量,耗费了她的全部精力。
为了新药的研制,
她不得已将孩子们送去寄养。
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
送回宁波老家。
由于长时间的骨肉分离,
女儿们都模糊了对妈妈的印象。
甚至在之后有条件接女儿回北京时,
女儿一度不想和妈妈回北京。
那时候女儿们非常不能理解,
为什么他们可以为了科学,
为了事业,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要。
对于女儿心中的委屈和不解,
屠呦呦只是简单地回答到:
“生活上有矛盾的时候,
我们是坚决让路的,
事业肯定是放在第一位的!”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
屠呦呦始终抱着为科学献身的态度!
尽管每次想到两个孩子,
她都会忍不住流泪,
但她擦干泪水后,就回到实验室,
继续进行“青蒿素”的研究。
研究的过程异常艰难,
一次次实验,依然颗粒无收。
时间一天天过去…
有一天,
屠呦呦在查阅东晋医书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时,
看到了这样一句话: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这个两千年前的古老方法,
让屠呦呦忽然意识到,
青蒿或许就是治疗疟疾的良方。
有了思路的屠呦呦,
立即独辟新径采用乙醚
对青蒿进行低温提取。
在那个特殊时期。
工厂停工,实验室关门,
科研人员们只好买来7个大缸,
来进行“土法”提炼。
用于提炼青蒿的乙醚有毒 ,
可实验室没有通风系统,
没有防护措施。
导致科研人员们
开始出现头晕眼花、鼻子出血、
皮肤过敏等各种不适的反应。
屠呦呦甚至因为长期吸入乙醚,
得了中毒性肝炎。
提取青蒿萃取液的实验过程
复杂而又漫长。
1次、2次、3次 ……
189次、190次,
他们的研究都以失败告终了。
终于,在第191次试验中,
科研人员们发现了有效部分。
于是他们将青蒿萃取液编号191,
为了保密,取名为“91号”。
青蒿萃取液的成功提取,
让所有科研人员重新鼓足干劲儿。
然而就在他们夜以继日加大提取工作时,
在动物身上的实验又出现了波折。
在一次狗疟用药实验中,
有一只狗出现了毒性反应,
这一毒性反应,
让一些人开始怀疑青蒿的作用。
但是,屠呦呦对自己研究出来的药物
有着十足的信心,
她决定以身试药。
于是,在1972年7月下旬的一天,
北京东直门医院,
住进了三位特殊的“病人”。
她们肩负着一个特殊的使命,
冒着生命危险来当“小白鼠”。
刚刚得过病毒性肝炎的屠呦呦
就是其中一位。
为了验证药物的毒副作用,
他们义无反顾地服下了
远远超过治疗用药的剂量。
一天、两天、三天 ……
经过七天的焦急等待。
屠呦呦三人在七天后,
健康地走出了病房,
科研人员们用事实证明了,
青蒿提取物191号是安全的。
这一次,
他们成功了!
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开始进行推广应用。
因为青蒿素的造价极为低廉,
青蒿素更是被推广到全世界。
2015年,据世卫组织的数据,
在过去几十年里,
青蒿素在全球共治疗了2亿多人,
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青蒿素的问世,
大大降低了疟疾的死亡率,
它为全人类的健康,
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序曲就是一种准备”
2015年10月5日,
上午11点30分,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她在致辞中说到:
“凡是过去,皆为序曲,然而,序曲就是一种准备。”
2019年4月22日,
当国际顶级医学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载了
一篇关于“青蒿素抗药性” 研究的最新文章时。
大家才突然明白,
这个老人在大家还在为她的获奖喝彩时,
她就已经开始在进行青蒿素的抗药性研究了。
这位停不下来的老人,
始终坚信青蒿素的作用,
一定不是单一的。
于是,2018年,
她的团队又有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突破性进展。
根据临床试验,
团队早前发现的青蒿素,
不仅对治疗疟疾有效,
对治疗系统性和盘状红斑狼疮的有效率分别达到80%和90%。
美国女星赛琳娜因红斑狼疮进行肾移植手术
红斑狼疮,
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这个可怕的杀手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
如果这项研究成功了,
那将拯救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这将是人类医学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今年一月,
屠呦呦入围了,
由英国BBC发起的“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
和她一起入围的,
还有爱因斯坦、罗斯福、曼德拉、甘地、居里夫人等人。
今年9月17日,
屠呦呦获得“共和国勋章”。
面对这些荣誉屠呦呦说:
“荣誉的根本问题是责任。
荣誉多了,责任也大了。
中医药确实是‘伟大宝库’,
应该把它更多有价值的成果发挥出来,
为人类造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