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家水质监测指标(沪苏浙环境部门联合为TA)

沪苏浙环境部门为示范区“体检”啦

结果如何?

昨天是世界环境日,长三角示范区执委会对外发布了示范区2021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此次评价范围涵盖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全域,是全国首次跨行政区域开展的生态环境质量年度评价。

上海国家水质监测指标(沪苏浙环境部门联合为TA)(1)

本次评价基于统一尺度、统一标准,系统评估了示范区2021年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一起来看看~

环境空气质量

2021年,示范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率为87.4%

优级天数

107天

占29.3%

良级天数

212天

占58.1%

轻度污染天数

45 天

占12.3%

中度污染天

1 天

占0.3%

无重度及以上污染日

上海国家水质监测指标(沪苏浙环境部门联合为TA)(2)

示范区AQI各级别天数比例年际变化

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和臭氧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SO2)和一氧化碳(CO)浓度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上海国家水质监测指标(沪苏浙环境部门联合为TA)(3)

示范区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变化

上海国家水质监测指标(沪苏浙环境部门联合为TA)(4)

青西郊野公园

地表水环境质量

2021年,示范区优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4.6%,无劣Ⅴ类断面,主要河湖水质基本持平。

上海国家水质监测指标(沪苏浙环境部门联合为TA)(5)

示范区地表水水质类别年际变化

太浦河水质

Ⅱ-Ⅲ类

总体水质较好

淀山湖各功能区水质

均达到Ⅴ类(按湖泊标准评价)

水质差别较小,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和总氮

上海国家水质监测指标(沪苏浙环境部门联合为TA)(6)

太浦河

声环境质量

2021年昼间时段,示范区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均值在52.7-53.3分贝之间,均值为53.0分贝,评价等级均为较好

上海国家水质监测指标(沪苏浙环境部门联合为TA)(7)

2021年,示范区各类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均值均达到相应的声环境质量标准。

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本次评价对示范区近三年来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呈现稳中有升趋势。

2019-2021年示范区

AQI优良率总体有所上升

三年间均无重度及以上污染日

上海国家水质监测指标(沪苏浙环境部门联合为TA)(8)

中度污染天数、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

上海国家水质监测指标(沪苏浙环境部门联合为TA)(9)

西塘古镇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发布以来,示范区在生态环境领域开展了生态环境管理“三统一”(统一生态环境标准、统一环境监测监控体系、统一环境监管执法)、水体联保共治等诸多制度探索和实践。

两年多时间里,沪苏浙两省一市持续推动生态环境领域的一体化制度创新,强化联保共治,不断夯实示范区的生态绿色基底,环境质量的改善示范区内的居民都亲身可感。

上海国家水质监测指标(沪苏浙环境部门联合为TA)(10)

淀山湖

下一步,两省一市三级八方生态环境等部门还将采取哪些行动,合力共建清洁美丽示范区?

进一步加强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统一监测和评价工作,积极探索生态环境统一监测制度;

针对重点环境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加快协同改善局部区域和水体环境质量,开展淀山湖等跨界重点水体的岸线生态修复和功能提升工程,持续提升滨水生态环境,增加生态韧性;

持续加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深化生态系统网络建设,整体提高生态环境实时感知和跟踪监测水平;

深入开展跨界联合执法检查和联合监测,一体协同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力度,在持续提升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共同探索更多、更实的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制度创新成果。

守护蓝天碧水净土

打造长三角绿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