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好的长焦变焦镜头(全画幅大变焦镜头演化史)
对于喜欢旅游,的摄影爱好者而言,使用什么题材都能拍摄的“一镜走天下”大变焦比镜头是非常好的选择。之前我们给大家科普了“大三元”镜头的发展历史,今天我们就乘胜追击,聊一聊全画幅大变焦比镜头的发展历程。
要说到大变焦比镜头,我相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品牌就是腾龙。同样的,在谈到大变焦比镜头历史时,腾龙也是唯一绕不开的品牌。
1992年,腾龙推出了一支自动对焦的全画幅大变焦比镜头,AF28-200mm F3.8-5.6 Aspherical,变焦比达到了7.1倍,而重量仅有430克。在这支镜头之前,也有不少手动对焦的全画幅28-200mm镜头,不过无论是体积还是重量,都要夸张不少。不过这支镜头并没有做到尽善尽美,比如放大倍率这个腾龙一贯的强项,这支镜头只能做到0.1倍,所以腾龙迅速在之后的几年里迭代了多款28-200mm,补足缺点。
1993年,佳能推出了EF35-350mm F3.5-5.6L USM,一举将大变焦镜头的变焦比提高到了10倍。不过这支镜头1385克的重量和35mm的广角端确实吸引力差了一点,好在白炮的外形与当时来说不错的锐度让佳能用户颇为自豪。
1999年,腾龙推出了AF28-300mm f/3.5-6.3 Asp. LD IF Macro,是第一支具备28-300mm焦段的全画幅大变焦镜头,不仅保持住了体积重量,还在放大倍率上发力,做到了0.27倍,即使放在如今也算是不错的规格。与28-200mm一样,此后腾龙也多次迭代这个焦段的产品,在性能和使用体验方面逐步完善,为腾龙在大变焦镜头领域中的优秀口碑奠定了基础。从这支镜头起,各大品牌的全画幅单反大变焦镜头规格基本上都固定在28-300mm,所以这支镜头可以算是28-300mm焦段的创造者。
2000年,图丽推出了AT-X 242AF,规格为24-200mm F3.5-5.6。是大变焦镜头中第一支做到广角端24mm的产品。虽然我根据现在眼光来看,显然24-200mm要比28-300mm更能吸引我购买,但在当时,这个焦段并没有成为潮流。
2004年,佳能发布了EF28-300mm f/3.5-5.6L IS USM,是第一支具备光学防抖的大变焦镜头。虽然距今已经有16年历史了,但这支镜头至今还在佳能的销售列表中,并没有想要更新换代的意思。与EF 35-350mm f/3.5-5.6L USM一样,这也是一支推拉式变焦的重量级产品,重量达到了1670g重,三支腾龙28-300mm的重量才抵佳能这一支。
作为腾龙的冤家对头,适马一直在追赶腾龙的步伐。2005年,适马连续推出了DG 28-300mm F3.5-6.3 Macro和EX DG 50-500mm F4-6.3APO HSM。DG 28-300mm F3.5-6.3 Macro在放大倍率上做到了0.333倍,但其他方面特色不太明显。但EX DG 50-500mm F4-6.3APO HSM是当时长焦端最长的大变焦镜头,对于一些喜欢跑西部川藏的朋友来说非常的方便。不过因为具备500mm的长焦端,所以适马EX DG 50-500mm F4-6.3 APO HSM的重量也达到了惊人的1830克,比佳能更加健身。而适马的28-300mm在迭代了几版后,由于竞争力不足最终选择了停产。
在之后的几年里,入门APS-C画幅单反相机的价格快速的下降,销量快速上升,各大品牌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APS-C画幅的大变焦镜头的研发升级迭代中。竞争之激烈,升级之迅速更胜全画幅市场。当然,这个领域的主角自然也还是腾龙,不过我们今天主要讲的还是全画幅的大变焦镜头,所以我们下次有机会再来聊聊这个话题。
经过了4次迭代后,2014年推出的腾龙28-300mm F/3.5-6.3 Di VC PZD是目前所有在产全画幅大变焦镜头中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产品。我们文章头图上左起第二支镜头就是它,540克的重量甚至比某些变焦比更小,光圈也更小的全画幅镜头更轻。
随着全画幅微单强势抢占市场,索尼在2015年发布了FE 24-240mm F3.5-6.3 OSS,既是第一支全画幅无反大变焦镜头,同时也是第一支具备10倍变焦比和24mm广角的镜头。虽然这支镜头的画质只能用稀疏平常来形容,但毕竟在规格方面也是有了长足的突破。之后佳能和尼康跟随索尼的步伐推出了RF 24-240mm与Z 24-200mm也可以说明,广角端提高到24mm是相当明智的。
2018年,适马推出了60-600mm F4.5-6.3 DG OS HSM,是第一支长焦端达到600mm的大变焦镜头,说不定可能是最后一支单反系统的大变焦镜头了。与当年的EX DG 50-500mm F4-6.3 APO HSM一样,这支镜头特别适合那些跑到西北川藏拍摄的风光/生态摄影师使用。
接下来,腾龙可能在最近即将发布一款全画幅无反系统的大变焦镜头。在大变焦镜头领域独树一帜的腾龙能否给我们带来规格上的惊喜,我觉得可以拭目以待一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