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长的安全飞行纪录(46天完成环球飞行)

1939年,动物保护者里奇代尔夫妇驾车来到新西兰的泰亚罗阿角,伸手从一只鸟妈妈的巢里掏出一只幼鸟,令人意外的是,就坐在巢穴上的鸟妈妈只是傻傻的看着。

全球最长的安全飞行纪录(46天完成环球飞行)(1)

而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动物保护者们仍然是一样的操作,熟门熟路地把幼鸟掏出来,将另一只幼鸟放回巢穴,鸟妈妈全程围观,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

全球最长的安全飞行纪录(46天完成环球飞行)(2)

这个看起来呆呆的鸟,就是信天翁,俗称就叫“呆鸥”或者“笨鸟”。当然这个名字一开始说的是它们落在地面时走路摇摇晃晃的模样,现在看来确实恰如其分,当面被换了幼崽,它还一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模样,坐下来继续带娃。

全球最长的安全飞行纪录(46天完成环球飞行)(3)

但其实动物保护者拿来的这个幼崽,才是它真正的孩子,因为被风吹到了巢穴外,生命垂危,被动物保护者们带回去救助,等到幼崽恢复了健康,才被送回来。而它之前带着的那只幼崽,其实只是寄养在这的,动物保护者们还得把它送到另一个鸟巢里。

巢穴才是辨别孩子的唯一标准

这个画面看起来好笑,哪有父母认不出自己的孩子的?但信天翁就不行。与其他鸟类通过外形、声音、气味来分辨自己的孩子不同,信天翁辨认自己孩子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看它在不在自己的巢里。

全球最长的安全飞行纪录(46天完成环球飞行)(4)

信天翁幼崽的食量很大,当它们成长到一定体型时,信天翁父母不得不共同外出去寻找食物,在它们离开的这段时间,幼崽只能在时速达到110公里的狂风中努力呆在巢穴中。生存的危机从此时开始,一些幼崽被冻死,一些幼崽被吹出巢穴,摔在泥泞的土地中。

全球最长的安全飞行纪录(46天完成环球飞行)(5)

一旦离开巢穴,信天翁幼崽就只能靠自己再爬回巢穴中。即使成鸟飞回,面对近在咫尺的幼鸟它们也一样无动于衷,只会疑惑自己的孩子哪去了。信天翁的巢穴建在地面,看起来像是一个碗,巢穴的边缘建得很高,本意是为了保护孩子,结果却成了雏鸟生存的障碍。

全球最长的安全飞行纪录(46天完成环球飞行)(6)

努力爬回巢穴的幼鸟

幼崽不得不一次次的尝试,用自己的喙和翅膀勾住巢穴边缘,只有幼崽爬回巢穴中的那一刻,信天翁才会猛然发现:哦,这是我的崽。连忙张开嘴给雏鸟喂食。

全球最长的安全飞行纪录(46天完成环球飞行)(7)

当然,撇开认崽问题,信天翁父母还是非常称职的。信天翁父母从产卵到照顾幼鸟直到它们能够独自飞翔,期间体重往往会下降1/4左右。每次觅食一来一回可能需要飞出上万公里。

它们会将一路上捕获的小鱼、鱿鱼等食物吞咽到嗉囊里,回到巢穴里反刍喂给幼崽,如果飞行距离很长的话,这些食物还会被消化成一种富含蛋白质的浓缩油质喂给雏鸟。

全球最长的安全飞行纪录(46天完成环球飞行)(8)

在丰富食物的支撑下,雏鸟长得飞快,破壳后仅需要5个月,就能长到和自己的父母相差无几的地步,长出坚实的羽毛。开始自己驾驭风浪的一生。

风中骑士

信天翁被称为世界上翼展最长的鸟,即使是信天翁亚种中最小的印度黄鼻信天翁翼展也能达到2米,最大的信天翁翼展甚至能达到3.7米,相当于两个人的臂展长度。对它们来说,一生中有90%到95%的时间是在风中度过的。

全球最长的安全飞行纪录(46天完成环球飞行)(9)

它们的翅膀长且窄,非常适合滑翔,在汹涌的海面上,无论是顺风还是逆风,信天翁都能巧妙地利用气流的变化进行滑翔。越是狂风呼啸的海面,对于它们来说,能借助上升气流的机会就越多。

全球最长的安全飞行纪录(46天完成环球飞行)(10)

在迎着风时,它们能够以近乎垂直的角度向上极速攀升,等达到一定高度后,信天翁就会翻身向下开始滑翔俯冲。高度每下降1米,信天翁就能滑翔前进大约20米,等到将要触及海面时,它们已经滑翔了几百米。

此时它们又会再一次转向,调整羽翼的角度,通过伸开或闭合脚蹼自如地改变飞行的方向,再次攀升到高点。整个滑翔过程就像是在坐过山车似的,它们在空中的灵巧与它们在地面上的笨拙形成了鲜明对比。

全球最长的安全飞行纪录(46天完成环球飞行)(11)

通过这种方式,它们无需扇动翅膀就能飞出几百公里,在它们的肩膀和肘关节间有一根肌腱能够固定双翅,让它们在这几百公里的旅途中都不会感到疲惫。

而且信天翁的飞行时的能耗也非常之低,是目前所有已知鸟类中耗能最少的,即使在飞行过程中,它们的心率也只比休息时提高了10%~20%。

全球最长的安全飞行纪录(46天完成环球飞行)(12)

曾有跟踪记录显示,一只信天翁仅用了46天就完成了一次环球旅行,一天之内能够飞行八百多公里,时速最高可达110到130公里。它们从离开陆地开始,能够一次性飞出1.5万公里,这一点甚至许多喷气飞机都做不到。

在信天翁的一生中,它们总共能够飞出830万公里,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距离的22倍,一只刚刚成年的漂泊信天翁,在海上的第一年平均就要飞出18.3万公里,即使是在繁殖期以后体重下降了1/4的时,它们一年也需要飞满12万公里。

几乎一生都在飞行中度过

信天翁在离开陆地后,能够5年不落地。当海面风平浪静时,信天翁会落在海面上做短暂的休息,但更多时候,它们是边睡边飞。

全球最长的安全飞行纪录(46天完成环球飞行)(13)

落在海面上休息的信天翁

它们拥有一种特殊的睡眠方式,被称为慢波睡眠,能够让一边的大脑保持工作,另一边大脑睡觉。海豚、雨燕这样的动物也拥有这样的本领。这也是它们能保持长久飞行的原因之一。

而除了休息,信天翁还解决了淡水的难题,它们拥有特殊鼻部构造,鼻管沿着长长的喙与嗅腺相连,能感受到风向的细微变化,同时在鼻管旁边还有去盐腺,其中有着许多细管与血管交织在一起。

全球最长的安全飞行纪录(46天完成环球飞行)(14)

信天翁可以直接饮用海水,并通过去盐腺将喝下去的海水里的盐分分离出来,实现海水淡化,剩下的盐溶液会从一侧鼻管排出,而另一边还能保持正常的呼吸。

至于食物,对于信天翁就更不是问题了,在丰饶的大海上,以信天翁的飞行速度总能找到接近水面的鱼群,而信天翁就能趁此机会迅速进行捕食。比起海鸥这样的鸟类来说,信天翁才是真正的以海为家。

如果不是需要繁殖后代,它们几乎永远也不会回到地面。但近些年来,它们生存的岛屿也不再安全。它们繁殖地之一的戈夫岛,出现了许多体型极大的老鼠,它们会肆无忌惮地攻击岛屿上的雏鸟,将它们作为食物。

全球最长的安全飞行纪录(46天完成环球飞行)(15)

人类带来的老鼠

而岛上的信天翁,因为从没被哺乳动物攻击过,甚至不会自卫和保护雏鸟,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老鼠把自己的孩子吃掉,连一些成年的信天翁也会被这些老鼠攻击。而这些凶残的老鼠,正是随着人类一起闯入岛屿,并成为这里的入侵物种。

而全球的信天翁还面对着人类制造的另一个威胁——海洋垃圾。信天翁无法分辨食物和塑料垃圾,所以当饥肠辘辘的雏鸟讨要食物时,从信天翁父母嘴里吐出的,却是一团无法消化的塑料,许多雏鸟因此而死。

全球最长的安全飞行纪录(46天完成环球飞行)(16)

如果人类再不对它们进行保护,恐怕这些可爱又神奇的“笨鸟”,也将要因人类而灭绝。

全球最长的安全飞行纪录(46天完成环球飞行)(17)

参考资料

《海鸟精灵 信天翁与军舰鸟》 李念华

《信天翁生活探秘》 建平

《海上独行侠—信天翁》 陈孝渝

《信天翁 在世界尽头展翅翱翔》 卡尔·萨菲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