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公馆渣滓洞当年关的人有哪些(为追求理想与真理)

来源:重庆日报网

原标题:

为追求理想与真理,渣滓洞、白公馆200多位革命志士倒在黎明前

奋起反击放声歌唱 他们坦然面对死亡

白公馆渣滓洞当年关的人有哪些(为追求理想与真理)(1)

三月二十三日,渣滓洞监狱旧址,众多游客前来缅怀革命先烈,聆听工作人员讲述红岩故事。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白公馆渣滓洞当年关的人有哪些(为追求理想与真理)(2)

3月23日,渣滓洞监狱旧址,众多游客前来缅怀革命先烈。记者 罗斌 摄/视觉重庆

“新中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1949年11月27日,枪声、口号声久久回荡在歌乐山山林间。当天,国民党反动派在歌乐山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惨案,200多位革命志士恨饮枪弹,倒在了黎明之前。

他们如何面对死亡?他们有着怎样的家国情怀?近日,重庆日报记者来到歌乐山,一寻究竟。

“你们死的时候,敢像我们这样潇洒吗?我们为人民、为祖国而死,是无尚的光荣!”

雨后的歌乐山,空气清新,入目皆是绿意,不知名的小花点缀其间,一派岁月静好的景象。

“71年前,这里却是灭绝人性的屠杀现场。”站在松林坡上,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文博副研究馆员王浩说,为了人民,为了理想,为了真理,200多位革命志士在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49年11月27日,歌乐山上依稀能听见人民解放军逼近重庆的枪炮声。在国民党西南长官公署二处处长徐远举办公室里,徐远举向特务雷天元、龙学渊、熊祥下达了屠杀渣滓洞、白公馆“政治犯”的计划。

当天下午4时,屠杀开始。特务们分批从白公馆、渣滓洞押出了黄显声、李英毅、许晓轩、刘国鋕、吕英、陈俊卿……

“你们死的时候,敢像我们这样潇洒吗?我们为人民、为祖国而死,是无尚的光荣,你们今后的死,将不耻于人类,将是一堆臭狗屎!”在白公馆通向松林坡刑场的路上,共产党员谭沈明将背挺得笔直,一脸从容。

1940年4月,因受人牵连,谭沈明的中共党员身份暴露并遭特务逮捕。被捕后,敌人对谭沈明严刑拷打,要他说出其他同志的下落,但他咬紧牙关,宁死不屈。敌人见硬的不行,就让谭沈明写篇“悔过书”,发表一个脱离中国共产党的声明,就可以放他出去。

“我是一名中共党员,我干的是堂堂正正的革命工作,是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没有什么可以悔过的。发表声明更不可能,我是党教育培养出来的,决不会叛党。”谭沈明严词拒绝了。

见谭沈明软硬不吃,敌人便将他关在积水的防空洞里长达半年之久。防空洞十分潮湿,顶上又不断滴水,半年中他几乎没穿过一天干衣服。

就在屠杀前几天,他还向难友们说:“大家思想上要作好牺牲的准备。”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祖国,母亲,永别了!”几声枪响,谭沈明倒在血泊中,年仅34岁。

“每个人的生命仅有一次,革命志士们并非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王浩感慨地说,他们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透彻的认识,他们是以奉献为最大的人生情怀,去战胜为自我的求生。

“希望组织上能够切实研究,经常注意党内的教育、审查工作,决不能容许任何非党的思想在党内潜伏”

1949年11月27日这天,特务从白公馆、渣滓洞一批又一批地往外提人,中共党员许晓轩也在其中。

许晓轩曾任中共川东特委青委委员、青委机关报《青年生活》主编,1940年因叛徒出卖而遭逮捕。

许晓轩看着瘦弱,在狱中威信却很高,这是为何?

在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来往的游客总会驻足在一张薄纸前,“宁关不屈”四个字传递着力透纸背的力量。这正是出自许晓轩之手。

当得知亲人正在设法营救他,许晓轩便用铅笔在一张包香烟的薄纸上写上这四个字,托人捎出,向党和亲人表达自己坚贞不屈的革命意志和斗争到底的决心。

一次,狱友宣灏在阅读传递纸条时,被看守长杨进兴当场抓住并严刑拷打,追问纸条上的消息是从哪里来,是谁写的?

紧急关头,许晓轩挺身而出,承认纸条是他写的。敌人问他消息来源,许晓轩拒不回答。

敌人见硬的不行,便改用软的花招,许诺让许晓轩当会计,并诱以相当高额的津贴,他却回答说:“我对倒马桶、洗茅房很有兴趣。”

又有一次,白公馆所长丁敏之说:“我们打算释放你,并介绍你去教书。”许晓轩答:“先无条件放出去,再谈工作吧!”

白公馆大屠杀前,许晓轩告诉罗广斌,他们被捕前已发现消极隐蔽下,个别同志的思想、生活有脱党腐化的倾向,并已着手整风,“没有想到,后来这种腐化甚至破坏了整个组织,真是太沉痛、太难过了。这种损失,是对不起人民的!希望组织上能够切实研究,深入地发现问题的根源,而且经常注意党内的教育、审查工作,决不能容许任何非党的思想在党内潜伏。”

面对敌人的密集子弹,他像钉子一样死死守住牢门:“你们这些强盗也活不了多久了!”

白公馆的分批屠杀一直持续到晚上。这时,白公馆还剩下十几个人,而渣滓洞尚还有近200人。

深夜,渣滓洞看守所牢房里的每一个人都十分警惕,他们密切地注视着牢房门外的一切动向。当他们被以“马上转移,要办移交”为借口,集中关押在楼下八间牢房的时候,他们知道这是最后的时刻了。

死亡渐渐逼近,他们没有恐惧和惊慌,《国际歌》渐渐在狱中响起。

牢门外,特务们端着机枪、卡宾枪,疯狂地对着牢房内扫射,子弹密集地射向牢中那些手无寸铁的人们。

胡作霖挺起了胸膛,扑向牢门,试图用单薄的身体挡住敌人的机枪扫射;

何雪松高喊:“你们这些强盗也活不了多久了!”像钉子一样死死地守住牢门;

张学云从牢房的死角猛地跃起,用双手抓住敌人的枪筒朝里拖,意图夺枪还击……

一阵疯狂的扫射后,特务们又进入牢房补枪射击:一颗子弹从黄绍辉的左眼打进去;“监狱之花”卓娅在尸堆里哭喊着妈妈;陈作仪身中数弹时,仍在高呼口号……

11月28日凌晨,特务们补枪完毕,将木柴堆积在楼下,泼上汽油后纵火焚烧。霎时间,烈焰腾空,浓烟滚滚,整个渣滓洞都在燃烧。最终,仅15人逃生。

“在敌人枪口前,看着纷纷倒下的难友,何雪松等中共党员却主动迎向枪口,拥抱死亡,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真正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情怀。”王浩说。

策反 花钱“买人” 武装劫狱

众多营救计划为何没能实现

从来壮烈不贪生。身陷囹圄的革命志士们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但他们也决不是坐以待毙,活着出去建设新中国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狱外的党组织一直千方百计为解救狱中同志而多方努力,可营救计划为何没能实现?近日,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文博副研究馆员王浩向重庆日报记者讲述了缘由。

1949年7月,中共川东特委在原市中区临江路45号召开了一次会议,会议传达了上级党组织对川东地下党的指示:保存力量、保护城市、迎接解放、配合接管。其中,专门提到要千方百计把被捕的党员和进步群众营救出来。

会议就加快营救狱中同志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决定“在不放弃通过个别上层人物和个别社会关系……营救个别被关押战友的同时,还应积极作好准备,采取里应外合的办法进行劫狱。”

4月18日,记者来到临江路45号,此处已是高楼林立,难寻当年的印记。

王浩说,按照会议精神,1949年9月,中共川东特委正式决定派人打入敌人内部,具体由中共党员林向北负责。

林向北接受任务后,找到中共党员张平和,利用他哥哥张平江的关系,潜入渣滓洞附近二十四兵工厂,并设法打入警卫队。可工作刚起步,警卫队要与其他蒋军合并攻打游击队,林向北只好撤出来。

为摸清楚集中营内情况,地下党同志还设法打入交警一旅,他们利用各种机会,在集中营内侦察。

王浩分析说,在重庆军统集中营大屠杀前,狱外的川东地下党试图通过策反、花钱“买人”、武装劫狱等方法进行营救,但当时军统集中营是国民党重点布防的地方,有重兵把守,加上川东地下党对集中营里的情况不熟悉、营救时间紧等其他因素,营救行动都失败了。

1949年10月28日,敌人在大坪公开枪杀陈然、王朴等十人。1949年11月14日,又在电台岚垭秘密杀害江竹筠等30人。狱中停止了每天一次的放风,岗楼上又加派了双哨,日夜巡逻,集中营里的气氛越来越险恶而紧张了。

胡其芬以“吉祥”为化名,综合狱中党员骨干研究的营救意见,给地下党组织写了一份报告,由争取过来的看守黄茂才带出交给负责与狱中联络的地下党员况淑华。况接信后当即转交给了中共沙磁区工作组负责人刘康。

刘康接信后,深知狱中同志已危在旦夕,决定单独组织武装劫狱。刘康与有关同志不断碰头,日夜奔走,在短短的几天里,为武装劫狱作好了人员、武器方面的准备,并筹集了五十两黄金作为劫狱经费。孰料大屠杀开始,劫狱计划最终流产。

“狱中的革命志士虽然都在想办法自救,但策反的对象都是底层的看守、狱医,不能提供更有力的支持。”王浩认为,狱外党组织的营救和狱内革命者的自救行动,都是中共党员在强大敌人面前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生动体现。

本文来自【重庆日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