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有多昏庸(咸丰脑子笨身体差)

咸丰有多昏庸(咸丰脑子笨身体差)(1)

(紫禁城)

道光皇帝最近很烦。

他一共有二十多个妃子,为他诞下了九位皇子,十位公主。

儿子的数量虽然很客观,但可选择的余地却并不是很多。

原因在于,长子奕纬死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二子奕纲,三子奕继陆续夭折,五子过继给了别人当儿子,皇七子,皇八子,皇九子又太小,嗷嗷待哺,少不经事。

所以,实际上道光皇帝能选择的继承人,只有两个,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

四子奕詝,是诸皇子中最为年长的,成熟稳定,性格仁孝,六子奕訢,虽然年轻,但小伙长得倍精神,能文能武,是个全面发展的六边形战士,尽管出身不好,是侧妃庶出,但清朝传家不论嫡庶,不论长幼,所以道光皇帝对俩儿子没有高下之分,素来是一视同仁。

手心手背都是肉,皇帝烦就烦在这儿。

奕詝是长子,广有好名,素来贤德,奕訢是虽然庶出,但却能力出众,皇帝在两个儿子中间摇摆不定,一时间居然难以确定要在自己一朝归去之后把江山交给谁。

皇帝犯了选择困难症,但大臣们却很快看出了端倪,他们十分清楚地认识到,相比之四子奕詝,六子奕訢似乎更有希望继承皇位。

咸丰有多昏庸(咸丰脑子笨身体差)(2)

(奕訢)

原因在于,四子奕詝除了年长贤德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本领。

这位仁兄文化水平不高,说话吞吞吐吐,在朝堂里和大臣们也素无旧交,也就没有什么深厚的政治背景,并且,奕詝身体素质不太好,不善骑射,更在年前“从猎南苑,驰逐群兽,坠马伤股”,由此落下了个跛足的毛病。

这句话的意思是,奕詝曾经到皇家园林去打猎,骑马追逐野兽的时候,一不小心从马上摔了下来,结果摔到了屁股。

挨了摔的奕詝对自己的病情没太当回事儿,没找太医去诊治,而是在宫里找了个按摩正骨的师傅治疗,结果老师傅医术不精,屁股没治好,反而给奕詝治出了个走路一瘸一拐的毛病。

在这样的文不达武不济,身体还有点小残疾的状态下,奕詝很显然在皇位继承上十分不利。

不光是大臣们看出了他的不利,上书房里教育奕詝的老师杜受田也感觉到了深深的忧虑。

咸丰有多昏庸(咸丰脑子笨身体差)(3)

(杜受田)

杜受田,字锡之,山东滨州人,时任工部尚书,左都御史,以及上书房总师傅,专门辅导奕詝的功课。

自己是奕詝的授业恩师,跟奕詝关系极深,俩人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奕詝如果以后能当上皇帝,那么自己就是大清帝师,荣华富贵那就别提了,可如果在奕詝在皇位之争中落败,那惨了,那这一老一少可能就会混个被人排挤打压,然后无处容身,最后凄凉度日的结局。

不行不行,无论是为公还是为私,杜受田都绝不允许这样的情况成为现实。

然而,道光皇帝对两位皇子的考验和选拔已经开始,留给奕詝和杜受田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大约在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左右,老皇帝突然向诸位皇子发出一道命令,让他们整备行装,一齐跟自己到南苑狩猎。

皇帝说是狩猎,其实是借着狩猎的由头来考验一下诸位皇子的武艺。

咸丰有多昏庸(咸丰脑子笨身体差)(4)

(行猎)

在皇帝看来,女真人始于游猎,饶善骑射,而身为帝王者,更要身体强健,有武艺在身,所以这既是游猎,又是考试。

谁打的猎物最多,谁就是我的好大儿,谁就是我爱新觉罗氏最为英勇的子孙。

按照清时的成例,皇子们外出时,为了表示诚孝尚儒之心,需要向上书房的老师们告假,而当奕詝临行之前找到杜受田告假时,杜受田却神色凝重,语重心长的对奕詝说了这么一段话:

别人是去打猎的,但你是去考试的,老师知道你不擅长骑射,无论你多努力,恐怕本领也不如奕訢,所以,尽力打猎不如不打,索性你到南苑游猎时,不要拉一弓,不要开一枪一炮,一只猎物也不许打。

奕詝天性愚钝,既然师父发话,他自然照做,结果到了南苑,众位皇子打鸟的打鸟,打兔子的打兔子,自己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六皇子奕訢更是满载而归,熊鹿兔獐应有尽有,只有奕詝,两手空空,只有身后背的箭囊满满当当,看来是一箭未发。

看到奕詝一无所获,道光皇帝的脸上着实是有点挂不住了,你是嫡子,又是诸子中的长子,出来打猎你应该做表率才对,念你身体有疾,大型哺乳动物我都不指望了,但怎么着你也得给我打两个鸟下来吧?

咸丰有多昏庸(咸丰脑子笨身体差)(5)

(奕詝,即后来的咸丰皇帝)

面对老皇帝的询问,奕詝不慌不忙,而是把老师杜受田提前教给他的话原封不动地背诵了一遍:

《清史稿》:时方春,鸟兽孕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

奕詝表示,不是我打不了猎,不是我不如诸位兄弟,而是现在正值春季,无论是鸟儿还是野兽都正处在生育繁殖的时期,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只是实在不忍心杀害生命而已。

皇子们面面相觑,心中暗骂:可恶,居然被奕詝给装到了。

打不了猎就打不了猎,你整那么多没用的干什么?

你好意思吗?你整这些穷言酸语你要不要脸?

明白人都知道这套话不过是冠冕堂皇的说辞,但此番言论,在道光皇帝听来,却别有一番意味。

因为皇帝突然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有可能是错误的,大清未来的接班人,不一定非要是一个文治武功的强悍君主,也未尝不能是一个善良博爱的仁主。

在这一刻,道光突然觉得,这个两手空空,既无文治又无武功的四皇子奕詝,才是一个真正有君主之度的人。

不过,仅凭杜受田这一句指点,还不足以让道光皇帝下定决心,想要击败文武全才的六皇子奕訢,杜受田还需要一个机会。

巧的是,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

咸丰有多昏庸(咸丰脑子笨身体差)(6)

(皇位)

其实平心而论,老四奕詝和老六奕訢一比,实在是啥也不是,啥也不行。

文化水平不行,骑射武艺不行,才智能力不行,就连身体素质也不行。

在这样的全面压制之下,老皇帝只要不是傻子,一定会选择老六奕訢来接班。

诚然,虽然在围猎活动中老四奕詝的言论打动过道光皇帝,但老皇帝在人生中的最后一段时间里,还是倾向于把皇位留给老六奕訢。

不过,传皇位不是丢手绢,兹事体大,道光皇帝还是要下最后的决断。

这一场决断,在两段对话中拉开了序幕。

那时节,病榻之上的道光皇帝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即将谢于人世,病危之际,他先叫来了自己最为中意的皇六子奕䜣。

奕䜣十分明白这场父与子之间对话的重要性,所以在道光皇帝的病榻之前,奕䜣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大谈治国方略,几乎把自己一生之才学都展示了出来,目的就是为了告诉父亲道光,相信我,我才是最合适当皇帝的人。

咸丰有多昏庸(咸丰脑子笨身体差)(7)

(道光皇帝)

道光很满意,十分满意,他甚至有些庆幸,自己能生出这么优秀的儿子来,在这一刻,道光几乎已经有了最终的决定,他就要把皇位留给这个聪敏多才的皇六子。

但为了公平起见,抑或是走个流程,皇帝见完老六奕訢,还是顺便把老四奕詝也叫了过来。

老四对父亲的传唤不明所以,但其师杜受田却十分敏感地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明白,最终的考验来临了。

但杜受田同样明白,老皇帝叫去奕詝,无非是询问治国安邦之策,考验奕詝的才能,而奕詝的水平捉襟见肘,到了皇帝面前支支吾吾说不出来,高下立判,一切可就都完蛋了。

所以,如果要在这一场最后的考验中取得胜利,奕詝必须另辟蹊径,由是,这位殚精竭虑的老师祭出了最后的法宝——哭字诀。

他告诉奕詝,到了皇帝的近前,什么都不必说,什么都不必做,哭就完事儿。

奕詝十分听话,到了道光皇帝的床前,扑通一跪,可就算是哭开了。

这哭有假意,因为这毕竟是老师教给他的法子,他只是照着做罢了。

咸丰有多昏庸(咸丰脑子笨身体差)(8)

(登基)

不过,这哭也有真心,因为床上躺着的,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当年,年富力强的父亲抱过他,哄过他,给予过他关心和爱护,并且没有因为他资质上的拙劣和身体上的残疾而轻视他,冷落他。

自己记忆中的父亲,威严,强壮,健康,可如今,老父亲身材枯槁,脸色蜡黄,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似乎已经大限将至了。

所以,奕詝的感情,越来越悲伤,他的眼泪,也越来越真实。

道光看着已经泣不成声的四子奕詝,心中居然生腾出了一股十分复杂的情感,这情感开始动摇他的理智,让他做了一个自己都无法相信的决定——把皇位,留给自己这个憨憨傻傻的儿子,奕詝。

老皇帝放弃了正确的答案,听从了自己的本心,即便那是错误的本心。

若你要问这是因为什么,作者实在是不能回答。

也许是因为亲情,也许是因为感动,也许是因为父爱,也许,什么都不为。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道光皇帝病逝,传皇位于四子奕詝,即咸丰皇帝。

靠着哭一嗓子登临帝位的奕詝直到这一刻也无法全然知悉,自己是如何击败奕訢成为帝王的,但这并不重要,因为他的老师,幕后推手杜受田早就先他明白,这个世界上最能让人折服,也是最厉害的武器,绝非能力和智商,而是情感和泪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