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蚁入侵我国(我国部分地区又遭小火蚁入侵)
生物入侵事件近年来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由于入侵物种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繁殖能力和破坏力都很强,使用传统的方法又很难消灭,因此对于入侵地区的人们来说,对之十分苦恼和无奈。比如,历史比较久远的澳大利亚野兔泛滥、日本虎杖入侵英国、亚洲鲤鱼入侵美国等等。
生物入侵的危害我国地大物博,拥有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和本地生物种群,但是多年来也屡受生物入侵之苦。特别是随着全球贸易、宠物饲养等,一些外来物种以多样化、复杂化和难以控制的特点,开始进入我国,并逐渐在新环境下成长为新的优势种群,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冲击。
据统计,我国目前已经发现近700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有70多种已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威胁或者潜在威胁,这些物种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我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受外来物种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比较有代表性的,大家在网络上或者新闻中或许都有所耳闻,比如红火蚁、小龙虾、巴西龟、非洲大蜗牛、水葫芦等,在自然保护区以及其他一些生境内,形成了高密度的种群,严重挤占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疯狂掠夺生存资源,对本地的农林业生产、人畜健康以及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
小火蚁在我国首次被发现去年,我国农业主管部门向外发布信息,指出红火蚁已经成为危害非常大的入侵物种,这种体长1-1.5毫米、身体颜色呈红褐色的蚂蚁,已经在12个省(区、市)的400多个县域“站稳了脚跟”,不但将所在之处的其他蚂蚁驱逐殆尽、疯狂啃食树木和农作物,对农林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而且还经常叮咬人和牲畜,让大家苦不堪言。
在红火蚁的危害还没有彻底得到根治之时,我国近期又遇到了另外一种入侵的蚂蚁。4月初,据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提供的信息,该机构在我国境内首次发现了小火蚁的野外种群。通过基因鉴定和生物形态学鉴定,与南美洲“臭名昭著”的小火蚁匹配度高达99.5%以上,于是按程序紧急上报。
小火蚁和红火蚁的“原产地”都是在南美洲,也都是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最具破坏力的100大的入侵物种。小火蚁的学名其实叫做金刻沃氏蚁,并不属于“火蚁”一族,但是由于它的身体颜色、性强凶猛程度、对入侵地区的破坏性等方面,都与红火蚁有相似之处,同时加上它的身型要比红火蚁偏小一些,平均下来只有1毫米左右,因此人们习惯称之为小火蚁。
小火蚁的危害及应对之策
小火蚁由于体型比较微小,很容易伴随其他物品、货物以及粘附在人畜身体上进行迁移,再加上它们具有超强的繁殖速率、甚至种群具有“克隆繁殖”蚁后的能力,无论是精准识别还是有效防控的难度都比较大。
更让人头疼的是,小火蚁具有发达的螫针,在叮咬住目标后,会释放出较强的毒液,人的皮肤一旦被它蜇刺,就会产生强烈的灼痛感。据有关信息显示,小火蚁在南美洲的一些岛屿上,能够吃掉刚刚孵化的小海龟,并能攻击成年大海龟的眼睛,严重的会造成失明,可见它们的杀伤力多么惊人。
同其他入侵物种一样,小火蚁一旦在我国大面积蔓延开来,由于它强大的繁殖能力和凶猛的个体和团队作战能力,首先就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冲击,区域生物多样性势必会出现下降问题。其次,它们会疯狂啃食植物(包括农作物)的花朵、叶子和根系,造成生物链的损害甚至部分缺失,同时对农、林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第三,由于它的毒液威力较大,人畜一旦被叮咬,不但会造成皮肤瘙痒、红肿、皮炎等症状,还可能引发点状角膜病变,严重的还可能会失明。
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虽然发现了小火蚁的踪迹,但是至于小火蚁目前在我国境内的种群数量、分布情况到底如何,现在我们还不清楚,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深入调查,才能确定这些小火蚁究竟是偶发事件还是入侵事件。不过,由于小火蚁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超强,即使是偶发性的事件,也不能大意和轻视,如果防控措施和预案跟不上,极有可能从偶发现象升级成种群扩散直至形成大规模的生物入侵事件。
目前应用较多的、专门针对危害较大的蚂蚁的灭杀方法,主要有饵料诱杀蚁后法、药剂灌巢法、粉剂灭巢法等,这些方法虽然使用的“原料”不同,但核心都是相通的,即“擒贼先擒王”,将它们的蚁后和巢穴先端掉,这样一个群落的蚂蚁就会失去“后援”,而且不再具备繁殖能力。
如果在野外发现小火蚁的踪迹,为了避免被叮咬,可以在衣服表面或者皮肤上喷洒一些风油精、万金油或者酒精等刺激性比较强的药剂,这些药剂对其他蚊虫也具有很好的驱除效果。而一旦被叮咬上,可以使用肥皂水或者盐水进行冲洗,如果感到皮肤非常灼痛或者眼睛不适的症状,需要立即就医诊治,耽误不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