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阳上亢和肝火上炎共见症状(肝阳上亢无法区分)
天气干燥时候特别容易上火,相信不少读者朋友有这样的经历:咽喉肿痛、长口腔溃疡、嘴唇干裂、吃点热性的食物就会上火,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等,当然,绝大多数的上火多因脾胃虚弱,造成人体火太过。今天就来详细说说肝火的哪些事儿。
为何会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因肝经之火炽盛,故“气逆冲上,火气炎上故也”(《素问玄机原病式》),“火有炎上之性,故皆见于上部也”(《引经证医》),多表现上部症状。或扰乱神明,或上扰清窍。肝木升发,肺主肃降,一升一降,调节气机的动态平衡。肝之经脉贯膈上肺,若肝火循经犯肺,肺失清肃,则气逆喘咳。若火热极盛,风火相煽,引动肝风,而致热极生风。若热邪炽盛,耗灼津液,阴液亏损,筋脉失于濡润滋养,则引发痉病。若肝火横逆,克犯胃土,则肝胃蕴热。
为何会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多由肝肾阴亏,阴不制阳。故表现为阳亢于上,阴亏于下。亢阳无制,风阳上升,闭阻灵窍,引动肝风,而致卒中。若肝阳偏亢之体,外因大怒则导致肝气横逆,气机逆乱,血随气升,气血壅滞于上,阻塞隧窍,而发生血厥。或素有脏气不平,痰浊内宿,肝肾阴液不足,无以敛阳,易生风生热,一有七情失调之怒恚、忧悲、恐惊等诱因,则风阳暴张,引动伏痰,痰火气逆,蒙蔽神窍,走窜经脉,病发痫证。
肝肾阴亏于下,虚火内生,则可见阴虚火旺证的表现,同时亦有肝肾精血俱亏的症状。因肝藏血,肾藏精,肾中之精,有赖于肝血的不断化生,而肝血的生成,则需肾中精气的气化。即血能生精,精能生血,故称之谓“精血同源”。若肝血亏虚,则血亏无以化精,遂致肾精随之而虚,若肾精不足,肝血不得肾中精气之气化,则肝血亦随之而少,故肝肾之精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肝肾阴亏,临床可同时并见肝血虚证和肾精不足证的证候表现。
总之,肝肾同源,故肝肾生理、病理关系极为密切,相互制约,互相影响。如肾阴亏虚,水不涵木,导致肝阳上亢,或相火妄盛;若肝阳、肝火过旺,多下劫肾阴,而致肾阴亏虚。
口腔溃疡
临床表现
肝火上炎【实火内炽气火上逆之象】
头晕胀痛,面红目赤,胁下灼痛,急躁易怒,不寐或恶梦纷纭,口干口苦,胁肋部灼热疼痛,便秘尿黄,耳鸣如潮,耳内红肿热痛,甚则溃烂化脓,甚则突发耳聋,吐血衄血,舌红苔黄,脉弦数 。
失眠
肝阳上亢【上实下虚阴不制阳之象】
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无力,头部发重,两足飘浮,步履不稳,舌红,脉弦有力或弦细数。
如何调理?
肝火上炎调理宜清肝泻火,凉血生津,正如《王旭高医书六种》所云:“肝火燔灼,游行于三焦,一身上下内外,皆能为病,难以枚举,如目红、颧赤、痉厥、狂躁、淋闭、疮疡、善饥烦渴、呕吐、不寐、上下血溢皆是。一法曰清肝;一法曰泻肝。”
肝阳上亢调理宜平肝潜阳,滋阴降火,正如《知医必辨》所云:“肝阳太旺,养阴以潜之,不应,则用牡蛎、玄武版介类以潜之,所谓介以潜阳,五法也。”
温馨提醒
1、图文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未涉及具体用药)具体症状还应辨证为主。
2、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3、有任何不明白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我将竭尽所能为您解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