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设计大师有哪些(为何设计生肖邮票)

新京报快讯(记者 吴婷婷)今天(11月27日),新中国第一位邮票总设计师、邮票设计家邵柏林作品展在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展出《庚申年》(1980年)整版猴票、猴票原稿、《曾侯乙编钟》小型张等重量级展品。

除了重量级展品,本次展览还聚焦邮票背后的故事。邵柏林在设计《曾侯乙编钟》小型张时,开创性地将微型唱片收入邮折中,这张微型唱片收录的是有2400多年历史的曾侯乙编钟演奏的古曲《竹枝词》。这套编钟面世后仅有三次演出,这张碟片的灌录正是其中一次。展览期间,观众将能聆听到这首古曲。

邮票设计大师有哪些(为何设计生肖邮票)(1)

邵柏林介绍《庚申年》猴票背后的故事。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邵柏林在担任邮票发行局总设计师期间,邀约众多艺术大家操刀邮票设计,令当时的邮票百花齐放、精品频出。本次展览也将展出邵柏林约稿的精品邮票作品,同时展出他的110余幅摄影作品。

为纪念本次展览的举办,中国集邮总公司限量发行纪念封一枚,北京邮政将进行现场销售。据悉,本次展览为期一个月,自本月27日至12月27日。

■对话邵柏林:《庚申年》猴票首日封灵感来自日全食

邵柏林是新中国第一位邮票总设计师,从事邮票设计工作近30年,创作设计了23套、共103枚邮票,许多都是载入史册的邮票精品。新京报记者对话邵柏林,了解这些精品邮票设计背后的故事。

与黄永玉约画猫头鹰,获制作生肖邮票建议

新京报:你设计的《庚申年》猴票是众多经典邮票之一,黄永玉先生绘画了这幅猴票。请介绍一下你和黄先生之间的故事。

邵柏林:猴票现在非常受欢迎,1980年发行时它才8分钱一枚。我为什么请黄永玉先生画这猴呢?其实我跟黄先生不是普通的约稿关系,我跟他认识有60多年了。1979年元旦,我去看望黄永玉,当时我想约他画一幅猫头鹰,印刷成邮票,但他建议画十二生肖。我觉得这个主意太好了!

当年1月9日,我就拿到了黄先生画的这幅猴票画稿。拿着画稿后,我回到单位,把黄先生画十二生肖邮票的建议跟单位领导说了,领导也很支持这个想法。就这样,猴票得以印刷。

新京报:当时你还设计了一幅庚申年的首日封。你的创作想法是什么?

邵柏林:黄永玉先生画了一只挺精彩的猴,我就想这首日封画什么好呢?我觉得不能再画猴了。正当我苦思苦想时,看到媒体报道说,庚申年正月初一,在亚洲、非洲一个狭长地带将发生日全食,这一下子启发了我,所以,我就画了这幅太阳。

邮票设计大师有哪些(为何设计生肖邮票)(2)

中国集邮总公司为此次展览发行纪念封一枚,邵柏林在纪念封上签名。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邮折中的唱片录制于凌晨两点

新京报:在设计《曾侯乙编钟》小型张时,你开创性地将微型唱片收入到邮折之中。请介绍一下设计经历。

邵柏林:曾侯乙编钟是稀世珍宝,面世后仅有三次演出,这张碟片的灌录正是其中一次。

当时,编钟收藏在湖北省博物馆,我去的时候编钟靠墙陈列,前面是玻璃幕墙,通道很窄,我只能拍局部。后经湖北省委决定,为发行邮票将整个编钟全部移至指定位置拍摄。

为了拍好编钟,我邀请了当时故宫博物院首席摄影师胡锤先生和我同赴湖北拍摄。此外,我还想灌制一张编钟的录音唱片放在邮票里。

刚开始我们想得挺简单,一切就绪就开始录吧?没想到,当时正是夏天,博物馆旁边是湖,湖边都是蛤蟆、青蛙,呱呱直叫,我们一直等到凌晨两点,这蛤蟆、青蛙终于不叫了,才开始录制。

录完后一个棘手的问题又出现了。以前的黑胶唱片很大,大概有四五十厘米,怎么才能做成小唱片,放进邮折呢?我们先找到北京的唱片公司,被一下子回绝了。我们不甘心,又找到上海唱片公司,经过专家的苦心钻研,才最终完成。

邮票设计大师有哪些(为何设计生肖邮票)(3)

1956年发行的《天安门放光芒》邮票和1957年补发的《天安门放光芒》邮票同柜展示。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邮票一定要做成艺术精品

新京报:你在任职邮票发行总设计师期间,坚持“敞开大门做设计”,张仃、叶浅予、李可染、吴作人等大师都曾参与邮票绘画。你认为,这一举措起到了什么作用?

邵柏林:被任命为总设计师,我觉得我不是去做官的,而是要干事业,把中国邮票整体的艺术水平提高上去,是我的职责。

当时我决定要“敞开大门做设计”,面向全国把最优秀的画家组织起来,参加邮票设计。

社会上的邮票投稿来了,谁说了算?我们组织了一个邮票投稿评审委员会,这里有张仃先生、华君武先生、周令钊先生、黄永玉先生等。投稿来了后,我们将这些作品进行编号,而不是署名,然后请这些专家来评审。这个办法让我国的邮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京报:如今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邮票不像以前那样受关注了,尤其是年轻人对邮票的热爱远不如以前。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邵柏林:现在年轻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多了,欣赏、放松的渠道也多了。所以我认为,邮票一定要在技术上做到一流,做成艺术上的精品,这样才能屹立在历史长河中。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摄影记者 李木易

编辑 白爽 校对 卢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