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说支原体(被妖魔化的支原体)
不知道从何开始,“支原体”成了医疗广告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也成了许多“懒”医生“诊断疾病”的挡箭牌和借口。甚至“不良”医院只要患者以尿频、尿急、尿痛就诊,就告诉患者,这是“支原体”导致,需要长期、大量使用抗菌素,但“治疗”的效果却甚微。花费金钱不说,病人背上的沉重的心理负担足以让人感叹!那么支原体的危害性有那么大吗?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要搞清楚的一个概念:“感染和寄居”。人体并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干净”。体内寄居着大量的微生物的,同时身体有一套完善的免疫系统,正常情况下,微生物与人体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相互得益,在免疫系统的保护下和微生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医学上称之为“菌群平衡”,而这种寄居微生物即称之为“正常菌群”。
人体肠道内寄生约10万亿个微生物
支原体是目前所能发现的能在无生命培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微生物。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有80余种,与人类有关的支原体有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和生殖器支原体。
支原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它也可以是人体内的“正常菌群”之一。如何理解“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这一概念呢?举个例子:实验室作细胞研究对卫生条件要求十分严格,但即使这样,细胞培养(特别是传代细胞)被支原体污染是个世界性问题。连世界上那么多的严格的实验室细胞培养都免不了受到支原体的污染,何况生活在自然界忙忙碌碌的人们!所以,人体内有支原体寄居是正常的,接受这个现实吧。
这引出了另一个概念“环境性病原体”或“环境性致病菌”:这些“正常菌群”只是相对而言的,它们不会和人类老老实实“和平相处”的,它们一有机会就大量繁殖,侵噬我们的机体。当它们寄居的环境一改变,有机会时它们就大量繁殖,出现“感染”的表现。
有益菌、与有害菌不是绝对的
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在任何人的皮肤身上检验出来,它由于“皮肤屏障”的保护,它不会造成什么问题,此时,它就是“正常菌群”了;当受伤、皮肤破损后,环境发生了变化,“皮肤屏障”受到破坏,它可以轻易进入皮下组织大量繁殖,出现“感染”。此时,这“正常菌群”就变成了“环境性致病菌”了。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吧?皮肤出现破损后,如果处理不及时、不正确,很快就会出现伤口“化脓”的。造成伤口化脓的最常见的病原体就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又例如:白色念珠菌(霉菌、真菌)在自然界也是广泛存在,也是人体最亲密的“伙伴”(无处不在),又是造成女性霉菌性阴道炎(男性真菌性龟头炎)的罪魁祸首。为什么呢?因为女性的生殖器解剖上的特点,它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优良场所”,它是最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的。女性如果不注意生殖器卫生、盆腔慢性充血、性交摩擦造成阴道粘膜的损伤等等都为微生物大量繁殖提供了条件,或加上免疫力低下,这就容易出现“感染”了。男性同样,如果包皮过长,也非常容易发生感染。
总结:“寄居”是指病原体在人体内生存,但数量受到控制,不会造成身体出现不适、症状的表现;“感染”是指局部环境改变、局部抵抗力下降后,病原体乘虚而入,在局部大量繁殖,损害、吞噬了正常的组织,出现了症状、不适的表现。两者的差别在微生物的“量”上。判断“量”的客观标准是是否有临床症状的表现。如果没有症状,那就不要管化验单上的“量”是多少。因为这只是实验室数据,未必准确的。
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的霉菌
所以,我们要接受这样一种概念:我们是生活在“浊世”之中的,人体本身就存在各式各样的微生物,它们之间相互制约,同时,人类在免疫系统的保护下和它们形成了一种动态平衡。如果这种平衡受到打破,微生物大量增生、繁殖的话,身体就表现出症状和不适了。
这里要强调的是,如果单单只是发现支原体阳性,而本身没有任何症状、不适,是不是一定需要治疗呢?正确的观点是,不需要治疗。
总之,支原体可以正常存在于泌尿生殖道(尿道、前列腺等)。流行病学调查表明,34%正常男性可分离到解脲支原体。据《福建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第33卷第2期资料:福州地区273名无临床症状妇女进行生殖道Uu(解脲支原体)培养,132名阳性,阳性率48.35%。在对孕妇的研究中:解脲支原体(Uu)在孕妇下生殖道的寄居率可高达50~80%。由上面数据可知,检查出支原体是很正常的事。事实上,如果医生为你进行全身的微生物培养,至少可以分离出数十种病原体,但这并不代表你有数十种疾病。
以此类推,基本上所有疾病的诊断,实验室数据都只能是参考依据,因为数据是死的而个体有差异,必须由医生通过详细收集病史资料,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比如不育症,看着精液化验单的单个指标看病;前列腺疾病,盯着前列腺液检查单诊断或评价疗效;如果仅凭化验单就能诊断,岂不人人都可以做医生了?相反作为医生过度依赖化验单,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思维积极性,往往误己误人!医生的责任也正在于拨云见日,透过繁杂的病情表象,如优秀的将士一样于万军丛中直取敌蒋首级,准确判断患者的情况(正所谓西医的诊断明确、中医的辩证准确),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