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探匿名表白配对成功(探探恋爱公开课)
在年轻人越来越习惯于“网恋”的今天,相亲和线下似乎变得越来越“复古”。社交软件上能找到真爱吗?怎样看待社交软件?如何在探探上自我呈现、与人交流,才能找到更适合你的人?使用社交软件之前,该有怎样的心理准备和心态?
近期,社交平台探探邀请知名心理咨询师、心理科普作家史秀雄,围绕《社交软件能找到真爱吗?》为用户做了一场恋爱公开课,该课程在史秀雄的个人播客《Steve说》发布,讨论社交软件、亲密关系和自我认知的问题,讲解社交软件的正确打开方式。
真爱=成熟度*社交广度
“好的亲密关系是一个人一生最有价值的事情之一。因为在一段健康的关系里,你变成一个更好的人。”
史秀雄表示,真爱的概率并不低,更多人的问题是社交半径太小。“以我自己为例,从成年到现在大概6年时间单身。保守计算每一年遇见300个异性——任何场合遇到的异性都算进去,我可能会和其中10个人约会、交往。6年一共认识了1800个异性,最终现在的伴侣成了我的真爱,这个比例大概是两千里挑一。”他指出,中国20岁到30岁的男性、女性大概各有1亿人。“假设其中1/4的人单身,其中20%的人你看得上,然后其中一半人看得上你,那就是250万,250万乘以两千分之一,那我在中国就有1250个真爱。”
史秀雄指出,传统的交友方式,问题在于效率太低。“就算一年里面使劲儿相亲,你也就见几十个人而已,但社交软件是一种非常高效、能大大提升概率的方式。假如你在探探上手速快一点,没准一晚上就能滑几百个人。”
作为长期关注亲密关系研究和咨询的心理咨询师,史秀雄特别强调内因对寻找信服的影响。“幸福的概率,其实等于成熟度乘以社交广度。从内因来说,你的成熟度会决定你和他人交往的过程。如果你情感上比较成熟、自信、自尊水平比较健康,当你遇到合适的人的时候,这个关系就能顺利发展下去”
是自我中心还是连结、分享?识别不同的动机
史秀雄提醒希望用探探寻找亲密关系的用户,“软件承载了不同的动机,不一定所有人都和你的动机一样。”他举例说,探探这样的社交软件有很多功能,有的人是日常来此找人交流、疏解情绪,并非寻找恋爱对象,也有人希望通过与人交流来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获取反馈,还有人是旅行到陌生城市,想找当地人游玩。“不要假设他们目的和你一样,甚至不要假设他们是足够成熟、足够了解自己在干什么的。用这样一种比较开放的心态去看待这一切,才能更好地使用。”
对于女性用户,史秀雄还给出了一个特定的建议:如果有不尊重你、骚扰你的人,直接剔除他就好了,不要让这些人破坏你使用APP交友的情绪。“其实很多人这样做,可能真的只是很寂寞、很痛苦、很挣扎,或者很歇斯底里地渴望着亲密,所以才会用这样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渴望。”
在使用探探交友的时候,如何识别不同的目的和动机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你看看对方在和你交往的时候,是以自己为中心,还是主要在和你分享、在探索你这个人、在对你产生好奇。在对话中,这其实蛮容易看出来的。”
相信自己的真实魅力:不要在探探上“过度补偿”
史秀雄分享了自己的观察,他认为,很多人在探探上呈现自己的时候,是在“角色扮演”。
“在探探上,大家都被审视。吸引力、魅力都在被考验。很多男性就会去依赖传统男性气质的偏见、套用一些角色,去呈现自己。”他认为,传统男性气质要求男人比较强势、或是个好老公没,或身体强壮性感,只有做到这三点,男人才会认为自己有魅力。所以男性在社交软件中总努力去呈现这些,来减轻自己的不安全感,以为这样子会更讨女生喜欢。“女性也有类似的问题,扮演传统女性气质要求的角色。有人觉得要扮成一个软妹子,有人觉得要打扮成网红脸。”
史秀雄认为这些都是“过度补偿”,或许可以让人有虚假的自信感,但并不是一个人真正的魅力。“要尽量坦诚,不要过度补偿或吹嘘自己,可以用比较轻松、有幽默感的方式去交往,这样是最好的。你要相信,每个人审美不一样,你真实的样子虽不能被所有人喜欢,但一定有一部分人会喜欢。”
互联网已经成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不论是获取生活服务,还是交友、寻找伴侣,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只要充分了解自我、并识别风险,学会恰当地使用社交软件,能够大大拓展社交半径,增加找到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的可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