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为什么要接演庆余年(当面放过梅执礼)
才看《庆余年》的时候,若没有看过原著,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一部沙雕喜剧。
随着剧情的深入,我们发现,这部剧值得细细品味。
在第10集中,庆帝召见梅执礼,陈道明与李建义的对戏,可谓精彩至极。
陈道明饰演的南庆皇帝,心机城府深不可测,云淡风轻中,透露着杀气腾腾。
李建义饰演的梅执礼,把一个老臣的诚惶诚恐、心虚胆小,演绎得淋漓尽致。
梅执礼,从表面上看,这个人好像就是个没有什么智力,胆小如鼠之辈。可是,这样一个人,如何被庆帝看重,力排众议,从虚职跨越到京都府尹的位置上?
京都府尹掌京畿诸事,历来都是由皇室子弟担任,这是何等千钧重任。
且不论京畿关乎皇权巩固,京都乃贵族子弟扎堆的地方,能在此任上经营多年,若是皇家子弟,可以借助皇室威严,而梅执礼并非皇室子弟,可见,他凭的并不单单是一个“忠”字。
范闲和郭宝坤这样的案件很难办吗?确实很难。一个是司南伯爵的私生子,一个是礼部尚书的儿子,无论哪一边,都不是梅执礼可以得罪的。
但是,这样的案子对于京都府尹来说,难吗?恐怕不会很难。因为他处理过太多。想来,这位梅大人别的本事没有,至少“和稀泥”是驾轻就熟的。
可是,这一次,他没有拿出自己“和稀泥”的看家本事,而是完全倒向了太子一边,不惜在公堂之上动用私刑,甚至帮助太子抓了滕梓荆。
正是因为滕梓荆被抓,太子占据绝对优势,差点以欺君之罪结果了范闲。
滕梓荆是监察院中人,人人都知道滕梓荆已经死于范闲之手,这位梅大人是怎么找到滕梓荆的,是谁给他传递的消息?
范闲是皇上投下的鱼饵,帮助太子对付范闲,梅执礼明显越位了。
这些都成为梅执礼心虚惶恐的原因,也是他隐藏实力,表现出“没智力”的原因。
梅执礼与庆帝初见的时候,庆帝还不是皇帝,而梅执礼也只是个小人物。
我们不难想象,在政权交替的过程中,梅执礼扮演过什么角色。这是显而易见的。他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庆帝,也对庆帝的秘密有所窥探。
因为他的那份奏疏,极力表达自己的忠心,这才赢得信任,得到了重要岗位。
曾经的梅执礼因为感恩于庆帝的信任,呕心沥血,多年在任上没出过事情。
可是现在,梅执礼丢了忠心,装作糊涂,走进了太子阵营。
这是庆帝无法容忍的。
庆帝问梅执礼,是不是有看相之能,看出自己大限将至。
这话再明显不过。庆帝尚在壮年,臣工们忙于站队,参与皇权斗争,任谁在位,都无法容忍。依照国法,这是死罪。按照庆帝的一贯作风,同样是死罪。
这一点,梅执礼非常清楚。从他见到候公公的那一刻,他就明白自己要面对什么。
如果说那时的他还抱有一丝侥幸心理,那么在他见到蜜浆的时候,在庆帝对他说“听说你喜欢喝蜜浆”这句话的时候,他便明白,皇上洞察了一切,包括他那微不足道的喜好。
他以为庆帝会毒死他。
怎么可能?
如果是这样,为何不用国法?
庆帝说了,你是老臣,是两朝元老,用国法会显得自己凉薄。
庆帝没有必要用国法处死一个老臣,让不明实情的人觉得他凉薄,而这样的实情,并不需要太多人知道。该知道的人自然心知肚明。
梅执礼怕是吓糊涂了。他选择自己投井,希望以此为筹码,让庆帝放过自己的家人。
首先,到了这一步,他真的已经没有筹码了。家人是否能保得住,完全在庆帝一念之间。
其次,人人得知他进宫见了庆帝,出宫之后就投了井。此事一出,难免引发各种议论,庆帝凉薄的名声还是会传出。纵然没有人敢说出口,依旧是人人心中的一道梗。
庆帝虽然是个凉薄之人,却要让人人觉得他是仁君。
所以,庆帝表面上会让梅执礼告老还乡,而背后又会让人杀死他,做成意外。
梅执礼回乡途中被劫杀。当这个消息传出的时候,不知实情的人会感叹他运气不好。而知道实情的人,会被敲打。而那些有意或者打算参与皇子夺权的人,会因为敏感而心虚。
这可能就是庆帝要达到的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