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乌啼霜满天为什么不是霜满地(月落乌啼霜满天)

诗、词、歌、赋,是古人们有感而发的抒情之作。

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将情感赋予诗词之中,或是惆怅、或是伤感、或是喜悦、或是赞美。

他们将这一种种感情写在诗篇当中,流传于后世,然而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文人雅士们不计其数,所作诗篇更是不知几何,但是真正能够保存、流传下来的却只是众多诗篇中的十之三四。

月落乌啼霜满天为什么不是霜满地(月落乌啼霜满天)(1)

此外,能够流传至今的诗篇,无一不是经典之作,无论是从用词的严谨程度,还是从诗篇的韵律程度,都堪称经典之作。

可有一首诗不同,它明明有着一个明显的错误,还能被流传至今,它就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在这首诗中,“月落乌啼霜满天”这句话的错误明显是致命的,那这首诗为什么还能争议之中千年流传呢?

一、郁郁不得志

同许多郁郁不得志,而将情感寄托于山水景物之间的诗人一样,在张继身上也有着唐朝特有制度下,为官者的无奈。

张继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善于交谈,每每与别人谈论军国大事之时,都能夸夸其谈,高谈阔论一番之后无人不钦佩于他。

月落乌啼霜满天为什么不是霜满地(月落乌啼霜满天)(2)

后来,凭借着真才实学,张继考中了进士,但是却在铨选落榜,导致他的仕途遇到了停滞。

落榜之后的张继回到家乡,等待着官府的征召,这一等便是9年。

在这9年当中,张继并没有因为没有当上官而郁郁不振,反而是专心于学问,一心研究诗词歌赋。

后来因为朝廷的征召,张继如愿以偿地进入官场,弃笔从戎。

可因为张继的性格刚正不阿,为官清正廉洁,无意中影响了许多人的利益,这也致使他被同僚所排挤,仕途之路无比坎坷。

当张继好不容易熬到盐铁判官的职位后,仅仅一年就病逝于任上,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月落乌啼霜满天为什么不是霜满地(月落乌啼霜满天)(3)

不过,张继虽然病逝,但是却曾经写下了诸多诗篇,流传于世的诗篇有近二十首,其中唯一一首较为有名的就是《枫桥夜泊》,还曾被改编为歌曲。

这首诗之所以能够被人们广为流传,除了其中的意境之外,还有一处原因,就是其中有一句诗有一个致命的错误,对于这错误的争论至今仍然没有停止。

二、是夸张手法还是离奇错误?

《枫桥夜泊》作为张继最为知名的一首诗,也是张继唯一一首较为著名的诗篇。

它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不仅是因为其中的多种意境,更是因为在这首诗中,多处让人诟病的地方,尤其是这首诗的第一句所犯的错误,最为致命。

月落乌啼霜满天为什么不是霜满地(月落乌啼霜满天)(4)

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

单单是这一句就体现出了张继作诗的手法高超,短短七个字,月落、乌鸦啼叫、寒霜满天。

三个要素就交代了一个略有凄凉的场景,让人们脑海中迅速形成了一个“黎明前”的黑暗寂静的场景。

可众所周知,结霜都是在地面上,或者物体上,但是却不会在空中结霜。因此这一现象,严重违背了人们的常识以及物理现象,而这一句诗也成为了这首诗最为诟病的地方。

对这句话不满的人有许多,尤其是以大文豪欧阳修为主,纷纷对这句诗发起了讨伐。

月落乌啼霜满天为什么不是霜满地(月落乌啼霜满天)(5)

可有认为这句诗是病句的,也有认为这句诗无错的人。

他们纷纷说道,“寒霜满天”,只是用来形容雾气极大,而且也有因为天气较冷,湿气较大,进而在雾中含霜的现象发生,因此这句话并非病句。

两方人各执一词,一直以来谁也不能彻底地说服另外一方。

此外,而且除了第一句外,还要第三句话以及第四句话:“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有人也对这句话发出了疑问,明明都夜半三更了,寺庙中怎么还会响起钟声呢?更何况,也不会专门为到来的客船而敲响钟声。

月落乌啼霜满天为什么不是霜满地(月落乌啼霜满天)(6)

面对这个疑问其实很好作答,因为就连大诗人白居易都曾不止一次写过“夜半钟声”,因此寺庙在那个时间段敲响钟声,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而且还有人作证,姑苏城附近的寺庙,真的会在夜半三更之时响起钟声。

由此可见,这首诗被人诟病的“超现实夸张手法”,只不过是一种现实存在的现象,而所谓的致命失误,也只不过是源于人们对于当地情况的不了解而已。

况且更多的人认为,诗的意境主要是通过作者寄情于景的手法进行体现的,不必事事求真,句句写实。

同样,也正是这种略显夸张的手法,才使得这首诗被张继赋予了极深的意境,让人们可以切身体会到张继那种郁郁而不得志的孤寂之情。

月落乌啼霜满天为什么不是霜满地(月落乌啼霜满天)(7)

三、究竟是谁成就了谁

不过不管如何,哪怕是真的存在着让人诟病的问题,《枫桥夜泊》这首诗仍然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作为一名诗人,张继只有这一首诗是被众人所熟知,广为传唱的,因此他也不如其他那些诗词大家,有着较高的知名度以及文学成就。

此外,甚至还有许多人曾经提到,如果不是《枫桥夜泊》,甚至不会有人知道张继这个人。

的确,张继能够在如今还被人们所知晓,《枫桥夜泊》这首诗功不可没。

可如果没有张继,《枫桥夜泊》也不会有如此意境,更不会被人们所诵读,也自然不会有如今的知名度。

月落乌啼霜满天为什么不是霜满地(月落乌啼霜满天)(8)

究竟是《枫桥夜泊》成就了张继,还是张继成就了《枫桥夜泊》,这个看似矛盾的问题,其实很好解答,那就是彼此成就。

正是因为张继创作了这首极富意境的佳作,才使得他的大名被后人所知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