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起源研究(关于黄梅戏起源地之争)

关于黄梅戏的起源地是湖北黄梅还是安徽安庆之争,愈演愈烈宿松县人民政府网刊登了我省地方志学者廖理南的文章,称宿松才是黄梅戏的发源地,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黄梅戏起源研究?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黄梅戏起源研究(关于黄梅戏起源地之争)

黄梅戏起源研究

关于黄梅戏的起源地是湖北黄梅还是安徽安庆之争,愈演愈烈。宿松县人民政府网刊登了我省地方志学者廖理南的文章,称宿松才是黄梅戏的发源地。

起源之争只因史料不多

廖理南十分有学者气质,他还担任着省政府决策咨询员。他对记者说,关于起源之争,大家谁也说服不了谁,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早期的史料不多。从事地方志研究的廖理南,近年一直注意收集黄梅戏的相关资料,积累了大批翔实的一手资料,为黄梅戏起源“拨云见雾还其本真”,提供了有力证据。

据介绍,以前大家一般认为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县,《中国戏曲词典》就有这样的解释:“黄梅戏,行于安徽、江西、湖北部分地区,源于湖北黄梅一带采茶歌。”黄梅县在“黄梅概况”中也自称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的故乡”。

廖理南说,据考据,黄梅戏渊源于唐初的黄梅采茶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代已经形成独树一帜的地方戏曲。“是安徽宿松和湖北黄梅一带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吟唱的一种曲调艺术形式。两县毗邻,有很长的边界线,很多东西是无法分开的。”

宿松最早为黄梅戏定名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廖理南列举了宿松在黄梅戏发展史上的十几项“第一”。

第一个专演黄梅采茶戏。清代中叶,每年农历三月三,宿松人就开始在松梅岭街上,专演黄梅采茶戏。

第一个将黄梅调剧目写入戏台楹联。清朝道光年间(1840年前后),当地人把黄梅戏剧目写入廖河戏台楹联。联语就点出了《送香茶》、《西楼会》等几个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黄梅调剧目。

第一个进行“官方公演”。宿松于1853年将黄梅戏由草野请进官方的县城公演。比《黄梅县志》记载的“黄梅戏1934年才进黄梅县城公演”早81年。……

“在这十几个‘第一’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第一个正式地把流行于民间千余年的黄梅采茶歌定名为黄梅戏。”廖理南说,在民国10年(1921年)出版的《宿松县志》中,第一次正式提出“黄梅戏”这个名称。事隔31年之后的1952年11月15日,上海《大公报》才公开提出“黄梅戏”这个名称。“黄梅戏的定名,在其发展史上具有丰碑性的意义。”廖理南说。

“随着黄梅戏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更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廖理南说,作为发源地的人民在为其骄傲的同时,亦应深感义务和责任之重,要更好地为她浇水施肥,以让其生命之树常青、绚丽之花常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